花生离谱涨价 谁在推?
导语:

151

庞丽静

杨全相是全国花生之乡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林家村的农民。他不仅种花生,还在山东省花生主产区收购花生,进行初加工,加工成通货花生米(粗加工后脱壳的花生未经过分级和包装),他的客户就是——鲁花和益海嘉里。

在蓼兰镇何家店花生交易市场,集中了200家左右的花生加工厂,最大的加工厂加工能力达到12000多吨。这些加工厂,收购大量的通货花生米,不仅加工花生,分出不同等级、包装出售,还出售通货花生米给收购商。全国的花生收购商都是何家店的常客。

食用油加工企业鲁花和益海嘉里一直是该交易市场最大的买家,通货花生米的收购量占整个交易量的60%-80%。

杨全相今年种了8.5亩花生,比去年多种了4亩。他说,今年花生收购价最高已经达到每斤8元左右。而价格大涨背后,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炒家炒作,而是鲁花和益海嘉里等企业的大量囤积和收购。

涨价推手

从事花生经销20多年的平度蓼兰镇相先生表示,今年花生涨价涨得离谱,与种植面积减少有关系,也与需求旺盛、加工厂大量收购有关系。

平度市农业局农技站副站长张素芹表示,平度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从2009年至今呈逐年递减趋势。2009年为50.2万亩,单产332公斤;2010年46万亩,单产322公斤 ;2011年43万亩,估计单产330公斤左右。

相先生表示,去年全国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总产量较往年低很多。鲁花和益海嘉里等大企业看到货源的紧缺,就抓紧在第一时间把需要的货源组织到位,放进自己的仓库。导致五一之后原料缺货,价格自然往上猛蹿。

在平度花生主产区,相当多的花生农、花生商贩、花生加工厂都是鲁花和益海嘉里的上游原料供货商。

尤其是蓼兰镇何家店交易市场和周边林家村等花生主产区,很多花生农、花生商贩、花生加工厂都常年给鲁花和益海嘉里供货。他们收购的通货花生米大都卖给了这两家企业。剩余的部分,则卖给了当地的花生油加工企业天祥和太阳石。

蓼兰镇一位花生收购商表示,鲁花和益海嘉里,每到新花生上市后,一直到第二年五一前后,都派出很多“探子”在何家店花生交易市场和花生农户、商贩中间出没。他们探听农户的想法,获知交易市场对于价格的第一手信息,然后报给企业,作为收购定价的依据。

鲁花和益海嘉里会在网站公布他们的收购价格信息,也会安排专门人员回答花生户的各种咨询。然后农户把花生运到企业指定的地点交货。

鲁花和益海嘉里为争夺货源,竞争招数并不相同。

鲁花同期给出的收购价格一直高于益海嘉里,去年新花生上市开始,从每斤4元多起价,一直到今年的五一前后每斤6.7元,基本完成收购。

益海嘉里的收购价格一直低于鲁花。

在收购原料的品质要求上,两家又各不相同。鲁花对于货源的要求比较挑剔,而益海嘉里则相对宽松。

这样,鲁花和益海嘉里在货源争夺上几乎打了个平手。货源数量上,几乎平分秋色。在蓼兰镇,花生农、花生商贩、花生加工厂手中的通货花生米80%的货源都卖给了这两个大鳄,而这两家分别占据这些货源的一半。

7月上旬,市场传出鲁花花生油涨价的消息,鲁花集团市场部负责人表示,鲁花集团当时实施的是一个捆绑销售计划,各分公司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执行。

这个捆绑销售计划,就是将5升装花生油捆绑500毫升葵花油,进行销售,总价大约上升10元左右。幅度大约在5%-10%。而这个捆绑销售设计的初衷是为减缓鲁花花生油的销售速度,保证鲁花花生油存货可以销售到中秋节来临之际,否则产品有断档可能。

鲁花称,他们对于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都不敢随意提价。他们受到上游原料供应的严重制约。但对于花生原料收购价格不敢随意提高,因为原料收购价格不断上涨,会导致农民预期不断增加,惜售严重,甚至很多农民捂得花生烂在家里,不得不在第二年低价抛售。但更不敢给出的收购价格太低,收购价格低,农民第二年就不种花生了。减产导致原料成本更高,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压力还是要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受到很大伤害。

鲁花集团相关负责人8月4日表示,8月的市场与7月不同。7月一直称不涨价的金龙鱼等企业,8月1日已经开始在市场终端提价。终端食用油价格开始普涨,消费者出现抢油的情况,鲁花产品在一些区域已经出现断货。鲁花按目前涨价的价格出售产品,能够持平。此前一直是“亏着卖”。

上游生态

杨全相所在的平度蓼兰镇林家村,目前只有一半的农民种植花生。此前则是大部分人都种植花生。这几年的行情波动,让一部分农民信心不足改种了蔬菜。

张素芹表示,花生总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种植效益较低。以2010年为例,一亩粮食(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平均纯收入1200元左右;一亩花生平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昔日花生经济作物高收益的优势不再凸显。

二是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粮食作物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花生收获只能算半机械化,需人工拾果,费工太大,且收获时如遇连日阴雨,易造成芽果、烂果增多,丰产不丰收。

三是花生价格不稳定。近几年来,国家落实粮食安全政策,对粮食作物实行保护价收购,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花生价格则完全受市场左右,基本呈现“大小年”现象,农民种植花生收益如何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如种植粮食作物保险,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

四是花生种投入大。国家对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均实行良种补贴,每亩补贴额为10元,但小麦、玉米用种量小,每亩只有6-7公斤(玉米4公斤左右),而花生种每亩用量为25公斤,且花生几乎全部实行地膜覆盖,播种时的物化投入比粮食作物每亩多150多元。

杨全相却是坚定的花生农,他对于花生的未来行情很乐观。他说,他的信心是有根据的。他在山东省日照、龙口、潍坊、安丘、五莲等花生主产区收购花生时看到,很多农民嫌花生收益低,操心多,不种花生了,改种玉米或者蔬菜。而且杨全相听说,花生减产是全国的行情,种的人少了,市场肯定缺货啊,所以他今年增加了花生种植面积。

他估计今年9月10日左右新花生上市之后,每亩地毛利至少在4000元左右。而去年的毛利只有2600元左右。

他也算了一个成本账,种花生,每亩地的投入:种子150元,化肥和其他肥料280元,农药和地膜60元,机械作业和浇地50元,机械收获200元,他的8.5亩地,都是国家分给他的承包地,不是租种的,所以不用花费每亩550元的租地费。这样毛算,他每亩地的成本大约总计是740元。去年每亩地净赚大约2000元左右。

杨全相总结了一下,他觉得每年元旦是花生价格最高的时候,所以他去年的花生在元旦前后就全部卖掉,当时的售价是每斤4.7元,并没有等到眼下最高峰的价格,每斤8元多。

他的亲戚杨升相却坚持到了5月1日,才把他收购到的通货花生米和加工后的分级产品大约5000吨左右出手,部分成品每斤出货价7.5元,这让杨全相心里很是羡慕。但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只是说,他的亲戚杨升相今年改种了土豆,并没有种花生。

何家店交易市场看到的情景,多少让杨全相心里平衡了些。何家店交易市场,一些花生加工厂刚刚高价收购的通货花生米还没有出手,收购价格在每斤7元以上。而这几天的花生价格行情没有那么乐观,有下跌迹象。在等待一个月之后,新花生上市。有的加工厂几十上百吨的货还在仓库里,发出霉变的味道。有的加工厂已经赔掉几十万元钱,这对于小本经营的农民而言,是苦不堪言的事情。

何家店交易市场,更多的花生加工厂,花生原料早已断货,闭门休业。一条街道上,同合、长全、何伟、恩甫、益民、德成、鹏山等花生加工厂,都显得冷冷清清。

林家村书记杨升相预测,一个月之后的新花生上市,起价不会很高,他估计通货价格大约在5元左右比较合理。

杨升相表示,去年新花生上市,腊月是农民普遍看好的高价出售的月份,那时的价格也只有每斤4.2元。今年五一之后,价格才开始疯狂上涨。直至最高峰时每斤8元。这是百年不遇的事情。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