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沉船:映射农村教育危局
导语:

谢良兵

13岁的彭惠(化名)一点都不想离开父母。小学时,她一直都跟随父母在广东省惠州市度过。但因为户籍限制,她最终还是得回到老家邵阳县参加高考,为了不耽误学习,父母决定让她从初中开始便在老家的中学就读。

这是她在邵阳县塘田市镇中学度过的第二个周末,9月9日下午1点30分左右,就读初一的彭惠已经上完上午的课程开始放假。她和同学一起向镇上的渡口走去。由于学校在山上,从学校到渡口大约要走半小时。

乘船渡河几乎是塘田市镇人到达夫夷水对岸唯一的方式。在夫夷水邵阳县境内,上游10多公里处有一座金称市镇大桥,下游30公里处就是邵阳县城的夫夷水大桥。但对于彭惠来说,回家显然不能选择这样绕远的方式。

坐船回家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乘渡船直接到对岸的对河村,然后坐中巴,再换三轮车改造的客运车即当地人称的“慢慢游”;另一种方式是乘渡船沿下游一直走,可以到达沿河的各个村落。由于换乘麻烦,费用也高,学生们通常选择后一种方式。

两点多的时候,彭惠和同学们上了一艘船号为“湘邵0018”的渡船,此时,船上挤满了人。这是当天最后一班能到达沿河各村落的渡船。从镇渡口到最远的沿滩村,要途经谢塘村、王家渡村、水西村、下一村等7个村庄。

下午2点50分左右,船开动。但没多久,便开始下沉,随后发生事故。官方后来公布的沉船事故发生时间是,下午3时20分许。官方公布的伤亡数字,是沉船死亡人数12人,38人获救,其中20人受伤。罹难者多为塘田市镇中学或镇中心完小的学生。

彭惠很幸运地被同班一位男同学救了上来。但回忆那一刻,她依然心有余悸。

农村教育城镇化

中国的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小学办到家门口(自然村)”或者“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模式延续已久。但过去十年来,这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农村教育逐渐城镇化。

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农村的中小学校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大调整。塘田市镇中学正是在这一轮的撤并关停潮中新成立的学校。1999年秋,原育红中学、河边中学、三角中学三所学校合并搬迁,成立塘田市镇中学。

这一撤并关停潮的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各地为减轻财政压力,进行了撤乡并镇,现在的塘田市镇即是当时撤区并乡建镇时,由原河边乡、龙井镇及芙蓉乡所辖的6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二是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生源减少,导致原有的学校格局受到冲击。

以塘田市镇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该镇原有中小学校24所,而到了2010年,仅存公办学校10所,私立学校3所,在校学生4128人,教学班级106 个,教师208人。塘田市镇中学成为全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

沿滩村位于塘田市镇与白仓镇交界处,距离塘田市镇码头约十公里。据沿滩村村民说,村里原有一所小学,几年前被撤销,如今村里的小孩上学只能去5里地外的石山小学。也有部分人选择去塘田市镇中心学校读小学。

整个邵阳县情况大抵如此。根据邵阳县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年末,邵阳全县小学的数量为368所,但到了2010 年末,这一数字已经减少到214 所,减少近41.8%。而小学生的数量同比仅减少4.3%。

高中学校同样由农村走向了城市。塘田市镇夫夷水北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时讲学院遗址,原本是邵阳县的第四中学,为当时塘田市镇及周边乡镇唯一开办有高中的学校,但由于生源因素,2005年,该学校被关停。

2005年时,邵阳县批准招生的高中校共有包括邵阳县四中在内的18所,但到了2009年时,已经减少到13所,其中还多为民办高中。这些高中学校多集中在邵阳县县城所在地的塘渡口镇,仅有邵阳县二中和三中地处农村。

学校的撤并关停导致学生上学路途变得艰难。由于邵阳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村村通工程滞后,在不少县已实现水泥马路通向各自然村时,邵阳县的农村依然是石子路居多。沿滩村的村民说,去石山小学途中的土路一旦遇上下雨天,就更为难走。

在记者体验学生上学途的过程中,当地交通工具的简陋以及道路的贫瘠令人难以忍受。在轮渡换中巴或换一种三轮车改装的客运车“慢慢游”与直接渡船到村口的选择中,免费的渡船到村成为孩子们的最佳选择。

争抢生源

城市化的进程和计划生育的实施,让农村上学适龄儿童减少,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逐年下降。学校的撤并关停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在撤并关停潮中,抢夺生源也成为地方教育的一大怪现象。生源由农村流向县城,由县城流向地级市甚至省城。

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小县城与大城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在邵阳市的各县区内,邵阳县教育相对落后,一直位列后三名。这样的教育质量也导致邵阳县的高中生源外流,间接导致初中生源外流。

1996年,与邵阳县相邻的隆回县开始在邵阳县的黄亭市、长乐、蔡桥、长阳铺等乡镇抢夺生源,而隆回县一中作为湖南省的重点中学,也吸引了不少邵阳县的中学生就读。尽管这几年各县打击生源买卖,但这一现象几乎延续至今。

邵阳县某中学的一位负责人透露说,邵阳县生源外流的重灾区主要是西部的黄亭市镇、长乐等镇,主要流向隆回县的一中、二中;北部的谷洲镇、九公桥镇等主要流向邵阳市一中、二中;金称市镇、塘田市镇、白仓镇等南部乡镇也主要流向隆回县。

◆下转14版

◆上接10版

而在邵阳县城,家庭条件好的则选择将孩子送往长沙市读书。尽管一年至少3万元的费用,但家长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在省城的优质教育资源中获得成长。

这位中学负责人担心,生源的外流,导致了邵阳县的“财源”外流,更是影响了邵阳县教育的投入。他甚至算了一笔账,以外流生源1500人左右计算,保守估计,邵阳县每年流失的费用大概在1000万元左右。

生源的外流,也导致师资的外流。这位中学负责人称,这样就导致当地的教育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地步——没有好学生——考不出好成绩——没有好教师——没有好学校——生源再外流。“买卖生源”甚至成为邵阳县部分教师的生财之道。

即便是在邵阳县境内,生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各类民办学校不惜减免学杂费来抢夺优秀学生。除此之外,民办学校还以高薪从农村学校挖走优秀的教师。比如邵阳县二中虽为邵阳县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但因为地处农村,这几年势头逐渐式微。

此番事故中学生乘坐的免费渡船,也是塘田市镇中学争取生源的一种方式。夫夷水塘田市镇段最下游的沿滩村,其实距离白仓镇的千秋中学更近。不过,作为邵阳县唯一的示范性(重点)初级中学,塘田市镇中学的吸引力要强于千秋中学。

而在邵阳县学校普遍缺失校车的情况下,塘田市镇中学的免费“校船”无疑是千秋中学等乡村中学难以比拟的。塘田市镇中学政务主任肖小明坦承,学校采取免费渡船的方法是为争取较远村庄的生源。

农村教育空心化

邵阳沉船悲剧的背后,无疑是一个瘠弱的农村。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农村留守妇女4700万,留守儿童5000多万,留守老人约4000万,共计1.3亿多农村留守人员。这个逐渐消失的农村,其教育也正陷入空心化的境地。

据邵阳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李军介绍,邵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也是农大工弱、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近100万人口中在外务工人员多达22万,学龄阶段的留守学生为53108名,占全县在校学生的45.4%。

在塘田市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是外出务工。囿于限制,很多孩子不能去父母工作地就学及参加中考、高考,只能回乡就读沦为留守儿童。塘田市镇中学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事故遇难的9名学生中就有8人的父母在外务工。

陶行知研究会的专家称,部分地方农村的学校撤并关停片面强调所谓“学校进城”、“教育进城”,造成农村学校的“空壳化”;而乡镇和县城的学校则由于班额过大,人满为患,也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根据2008年邵阳县教育局的一项检查显示,全县城乡初中平均班额60.7人、普通高中平均班额64.6人、小学县镇班额达66.7人,均超过湖南的省定标准。其中地处县城的邵阳县一中,有四个班班额甚至超过了100人。

而在农村的学校,生源却严重不足。地处农村的邵阳县三中是一所高中学校,2005年学校在校高中生达650余人,当年高一新生达300人。但到了2008年,其在校生已经不足300人,当年高一新生仅为118人。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另一个结果是教师纷纷进城。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塘田市镇中小学近5年来非正常外流的教师为17人。农村教师的收入极低是外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塘田市镇的学校,教师平均工资仅为520元,这样的水平在邵阳县农村教育系统尚属较好的水平。

学校撤并之后导致农村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成为这几年的一个重点。塘田市镇中学是在2005年邵阳市全市农村寄宿制中学评定中成为全市首批和全县第一所农村示范性初中。但更多的农村学生还是在简陋的宿舍和危房中度过。

而安全的“校车”,在农村更是成为一种奢望。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