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普利兹克
导语:在建筑界,普利兹克的意义相当于诺贝尔。王澍,是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经济观察报 纳狄/文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于1979年创立,每年授予一位作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及其通过建筑对环境和人类所作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在建筑界,普利兹克的意义相当于诺贝尔。王澍,是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王澍住在杭州,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1997年他和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创建了“业余建筑工作室”。

普通人不熟悉他。在一线城市的摩天大厦与奇怪外观的楼宇里,没有他的作品。最重要的项目是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区。

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在这一点上与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有不谋而合之处。只不过,王澍文人气质与不可规避的艺术性早已深入其作品的肌理。

80年代,他研究各国艺术史,并把研究领域扩大到当代艺术、哲学、文学、人类学和电影。在长期的阅读和研究中,他找到了许多的“热爱”:17世纪的业余艺术家李渔、沈从文、博尔赫斯、罗兰·巴特。

从1990年到1998年,他没有接任何建筑设计项目,而是与工匠们在一起干活,了解一颗钉子如何进入木头。积淀之后,发现“想做的建筑,是要传达那种文化里最好的状态和精神,用一种很急的心态是做不出来的,用简单的摹仿也没有意义”。

在得知获奖后,王澍说:“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而中国建筑圈的反应却不太一致。有些同行表示了欣慰和感慨,还有一些声音却并不和谐,他们认为王澍在建筑上有主动向西方“讨好”的嫌疑,虽然这么做的中国建筑师不在少数。有趣的是,象山校区的真正使用者,中国美院的学生们得到消息后,在豆瓣网上抱怨道:“冬天宿舍比冰窖还冷,窗户特别小,几乎晒不到太阳。”“外头很好看,18号楼里像一个迷宫,每次去都找不到出来的路。”看来,由普利兹克奖引发的讨论将持续一段时间。

以下是本届普利兹克奖评委们的评价:

2004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说:“他的设计综合了雕塑性的力量以及当地文化的底蕴。他创新地使用了原始的材料和古老的符号,展现了极致的原创性和感染力。”

“非常建筑”的张永和说:“王澍的作品扎根本土并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证明了中国的建筑不全是平庸的批量生产和张扬设计的复制。”张永和也是第一位担任普利兹克奖评委的中国人。

智利建筑师亚历山大·阿拉维那说:“王澍的作品是恒久的,超越了目前城市化的难题,他的作品保留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国际化设计。”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