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的图片世界
导语:就在图片摄影被纳入《纽约客》的杂志内容后不久,摄影的数字化进入了发展最迅速的年代。这本以出色的文字收获名誉的刊物,图片作品也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传播,很快,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经济观察报 王隽/文 “无以言表:《纽约客》摄影展”是一个前期工作量巨大的展览。

从1992年到2010年《纽约客》刊登过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65位摄影师的100多幅作品,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困难,更是质量上取舍的困难。对于这一点,联合策展人《纽约客》视觉编辑伊利莎白·比昂迪与《Fantom摄影季刊》的创始人之一并及主编凯·索菲·罗比诺薇兹都很认同。“《纽约客》诞生于1925年,却是到了67年后才开始刊登图片摄影。1992年,当时的发行量实在糟糕,一路下滑,出版商决定更换主编,Tina Brown就来了。你知道,每一任《纽约客》新主编都带来他们强烈的个人风格。Tina决定从此以后,图片于《纽约客》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杂志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使用的第一张图片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理查德·艾夫登创作的《马克西姆X》。”

在《纽约客》工作了十几年的比昂迪告诉我,在这20年间,起初,只有一小批摄影家受该杂志委托进行定期拍摄,包括理查德·艾夫登、欧文·佩恩和罗伯特·波利多里等,后来它逐渐聚集了更多元化的实践者,包括如林赛·阿达里奥、卡尔·德·凯泽和郑永仁等知名记者。接着,于尔根·泰勒、卡恩和塞莱斯尼克和翁奋等当代艺术家也加入了《纽约客》的创作队伍。同时,由摄影家鲁文·阿法纳托、杜安·米卡尔、普拉东、布里吉特·拉孔布和梁永光等用特殊手法创作的人像照片会和一些档案资料一起,定期夹杂在摄影系列和摄影文章中一同出版。

巧合的是,就在图片摄影被纳入《纽约客》的杂志内容后不久,摄影的数字化进入了发展最迅速的年代。这本以出色的文字收获名誉的刊物,图片作品也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传播,很快,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比昂迪耸耸肩:“所以,我和索菲需要挑选的作品太多了。”

在文本上倾注全力的杂志,会诞生这么多高质量的摄影作品,与他们的工作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比昂迪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那张很著名的《大卫·林奇肖像》,大约我一提,你的脑海里就能浮现大卫那张似乎带着下床气的乖戾的脸。

“他是一个极其讨厌拍照的人。大卫·林奇曾对我说,最讨厌的事是看牙医,而拍照比看牙医更让人厌恶。但是,他是一个蜚声国际的人,人们都认识他,并且他本身极富视觉性,对于这样的拍摄对象,没有什么比肖像照更好的选择。我们选择了同样富有视觉性的德国摄影师马丁·舍勒(Martin Schoeller),怎么说呢,马丁很帅,长发,个人魅力常常不输给采访对象。他有很强的说服人的能力。他可以保证图片效果与被拍摄对象的情绪是吻合的。大卫这张肖像拍得很成功,他的不高兴你都看见了,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当时他仍藏匿在一个隐秘的地方,只有《纽约客》操作这篇稿件的写手能联系到他。摄影组只能静待佳音,后来沟通终于成功,获准找一个隐秘的地方进行拍摄。“我们挑选的摄影师菲利普,拍摄过和互联网与游戏相关的作品。这对我们很有帮助,毕竟阿桑奇是一个网络背后的人。”比昂迪说,后来他们将这幅肖像照故意加上了一些后期处理,让人物的部分脸部有细格,让它看起来像是从电脑屏幕上抓取下来的。一开始他们担心读者会误解,但后来发现,大家都领悟了这一点。

也许正是“不把读者当傻子”的这种心态,让《纽约客》的摄影作品一直都秉持着独立的态度,不依附于文字,试图通过做更多的功课、拍摄更多的角度来达到传递更多丰富内容的目标。最好的例子莫过于《马里奥·巴塔利,厨师》这幅肖像,摄影师镜头下的这位厨师戴着巨大的帽子,有傲人的体重,通篇与他有关的事物都是“大”的,只有他骑着的那辆威士牌摩托车是“小”的,“他是著名的厨师,这张照片很好地传递出他强大的自我。”

当然,人人都会问到PS的问题。

比昂迪不回避,她说起日常的工作流程——摄影师在完成拍摄后,会亲自到后期制作室去修片,确保调色不会失真,不会失去他本来拍摄的意图。“有一次,摄影师交来的两张图片,一张12只小狗全部腾空跃起——这非常不容易,但驯犬师却扭过头去,没有正脸,另一张,小狗们没有全部跃起,训犬师的表情很棒。当时有人提议,只要把脑袋换一下即可。但我们还是很谨慎地询问了摄影师,摄影师回答,若你们真要这么做,请一定在照片下标明是PS的。但我们所有的照片都几乎做到不裁剪,保持它原有的尺幅。”说到这里,她拿出翁奋的一幅《凝望海面,6号》举例,“一位摄影师曾说过,一幅作品如果真的好,它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意向,不需要裁剪,更不需要添加任何文字。”

所以,在UCCA举行的将持续到6月中旬的本次展览,主题被定为“无以言表”。在另一策展人索菲看来,这四个字足够表达她们的初衷:“我们是希望将图片独立于文字来面对观众,被思考、被欣赏,它们都是独立的艺术品,而不是文字的附着物。”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