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瓶事件把孩子变成含添加剂的考试牲口
导语:如果接受注射的学生认为药物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捷径,那么我们所将要面临的问题就不再考大学,而是他们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代人将组建出怎样的社会。

经济观察网 杨涛/文 远看像医院,近看似课堂,这情景发生在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据《武汉晚报》5月7日报道,在50多人的教室里,近半数的学生打着吊瓶上晚自习!5月5日,《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图片出现在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上。图片中,偌大一个教室内多名同学的桌子旁边都挂着一个吊瓶,桌子上书本堆成了小山。教室半空中拉上了绳子,很多同学一边打吊瓶一边低头复习,老师在过道中巡视。图片中显示的教室内至少有30名学生在输液。

据学校所说,打吊瓶不是在输液,而是在打氨基酸,以增强体质、补充能量。学校还规定,注射一瓶500毫升的氨基酸,学生只出10元,超出部分由学校承担。而记者找到几家药商核实,孝感一中医务室提供品牌的氨基酸,价格确实不止10元一瓶。如此看来,学校确实是在学雷锋做好事了,贴钱为学生增强体质了。

且不说专家告诉我们,打氨基酸是愚蠢的,因为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随意注射氨基酸,可能造成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绝对有害无益。此外,静脉注射本身也有风险,可能会出现发冷、寒战、发热,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学校将这种可能对人身健康有影响的注射液当作能“增强体质、补充能量”的营养液,给学生注射,本身是不尊重科学的愚蠢做法。

但更愚蠢的是,学校是将学生当作正在出栏的“考试牲口”,为了达到能考上大学、提高升学率这个“出栏数”,他们不惜用一切手段,让学生催长,所谓的“增强体质、补充能量”,换个说法不过是,让学生能更有精力甚至是透支未来的身体和精力去参加高考,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升学率。而升学率的提高,则能满足当地政府官员的政绩,从而也决定了校长等一干官员的升迁,决定了教育资源向学校的倾斜。正是为提高升学率这个急迫心情作祟,才让学校作出了注射氨基酸这个愚蠢的决定。

令人诧异的是,不仅是学校,甚至还家长也充当了让学生尽快“出栏”而注射氨基酸的帮凶。报道说,注射氨基酸,前提必须是学生和家长自愿。这话的题外之义是,为了能让孩子考到大学,能在起跑线上超过其他人,家长也愿意借助药物来“增强体质、补充能量”,不惜拔苗助长。正是学校与家长的合谋,才上演了一场在教室打吊瓶的大戏。

为了帮助猪尽快生长,我们不惜搞“廋肉精”、不惜注射营养素;为了让大米尽快生长,我们过度使用农药;为了让学生能精力更充沛地完成升学率,我们不惜注射氨基酸。至于吃了“廋肉精”、过度使用农药的大米,会给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注射了氨基酸的学生考上大学后能否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人才,都不是某些人考虑范围。在这里,我们将手段当作了目的,升学率只是为了多出人才的手段,却成为了一些人升迁的目的。或者,进一步地说,在某些官员、教师甚至是家长眼中,孩子、学生作为人,本身就是他们的手段,他们要借助人作为手段,去完成他们的政绩、升学率和光宗耀祖,至于学生、孩子本身有什么追求,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在所不问。当学生作为他们的手段榨取完剩余价值后,他们那管人会怎么样。

这件事情可悲地地方还在于,如果注射各种冠以“营养素”、“强脑药”名目的药物可以被当做是合法合理合乎道德的行为和观念,并被不仅是学校、老师、家长,还有孩子接受,实行并延续,那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和教育意义本身,还是孩子们对人生遇到考验时做出的选择。

如果,现在接受注射的学生认为,药物是一种可以帮助人达成目的的捷径,或者可以帮助他们掩盖、回避自身的问题,或者最简单的理由,可以提供短暂但不计后果的轻松,那么我们所将要面临的问题就不再仅仅是一个考上怎样的大学,而是他们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代人将组建出怎样的社会。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