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日本(二): 居酒屋的诱惑
导语:日本的料理店随便一道菜都得上千甚至几千日元,若想多吃几样,即便胃受得了,钱包也受不了。居酒屋简直就是“馋虫救星”——菜品种类繁多、味道鲜明可口、分量不大、价格也便宜。三四个小菜、两杯酒通常两三千日元可以搞定。

 

客人选好烤串,就递给厨师现烤。

经济观察网 曾榛/图文 晚八九点的东京,霓虹灯依然璀璨,但商场、店铺相继打烊,西装革履的上班族陆续从各写字楼里鱼贯而出,穿过灯红酒绿的大街,向高楼大厦背后那些暗淡、狭窄的小巷走去,分散消失在一家家亮起灯笼和挂着布帘的小店中……在东京游玩的日子,无论白天玩得多累,晚饭吃得多撑,一到这时,我的胃都会闹钟般固执地发出信号——“居酒屋时间”到!

家一般的体贴

在日本,点菜是最令我纠结的事情之一。我从小就有“眼大肚皮小”的毛病,胃口不大却总喜欢在一餐里吃很多花样。然而,日本的料理店通常术业有专攻,每家店都主营一种菜式,如寿司店只买寿司、鱼生,而天妇罗店绝对吃不到烤鸡翅。最实际的问题是,料理店随便一道菜都得上千甚至几千日元,若想多吃几样,即便胃受得了,钱包也受不了。居酒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馋虫救星”——菜品种类繁多、味道鲜明可口、分量不大、价格也便宜。三四个小菜、两杯酒通常两三千日元可以搞定,但换做去料理店价格起码翻番不止,而且订位不易。我们常省去晚饭环节直奔居酒屋,为的就是留出肚子多尝几种花样。

炸鸡块、烤竹荚鱼、酒蒸蛤蜊、腌渍白菜、煎饺子、玉子烧、茶泡饭、亲子丼、关东煮……人气日剧《深夜食堂》每集都围绕其中一道美味展开一个温情故事,常看得我流完口水,又掉眼泪。这些美食不但常现于日本家庭餐桌,更是居酒屋里最常见的菜品。居酒屋里的食物无论用料、做工、摆盘都不如料理亭、寿司店那么精致、考究,但却朴实、可口,充满亲切的诚意。好像家里妈妈的手艺,没有名贵的食材,也不用太复杂的烹制,更不必摆盘华丽,但却做得用心尽力,能让你开心吃下两碗白饭,喝上一壶小酒,胃里和心里都那么踏实、舒坦。

我还记得在东京光顾的第一家居酒屋,那是一家挂着红灯笼,主打烧烤、炸鸡、关东煮的大众酒场。掀帘而入,这里和“深夜食堂”一样有着昏黄的光线,陶质的碗碟,厚重的木质条形吧台,以及吧台前和老板、厨师相谈甚欢的熟客,还有炸鸡块、腌白菜、玉子烧、烧肉等家常的美味。四张小桌前有公司同僚欢乐聚会的,也有三两个朋友把酒聊天的,一个个喝得面若红霞,聊得眉飞色舞。虽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却能体会那种借着酒劲卸下面具的轻松、畅快。这里的食物虽然不及高级餐厅那么考究、精美,但却诚意十足:食材新鲜,调味用心,烹制认真,口味鲜明,像家庭料理一样带来朴实的愉悦与满足。烤串和炸串80日元均一,其他小菜也不多两三百日元。在东京,这样的价格实在便宜到令人感动。轮廓俊朗的中年烧烤师头包一条雪白的毛巾,手脚麻利地在吧台里一边烧烤一边传菜给台前的客人,忙碌间不忘观察大家对食物的反应。见我们吃得兴高采烈,便会投以感谢的微笑。席间,一位心事重重的中年男子将西装挂在墙上,把公文包塞在桌下隔层,点了一瓶啤酒、一碟腌白菜,一个人安静而缓慢地打发着夜晚的时光。这就是居酒屋的魅力所在,无论你是结伴,还是孤身;是喜悦,还是忧闷,总能找到一处妥帖的角落安顿自己和自己的心情,可闹可静、自在安逸。

 

 

酒蒸蛤蜊

煎得薄脆馅香的饺子是居酒屋人气超高的酒肴

酱烤五花肉包饭团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