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战冬梅:保存较好的历史遗迹是城市复古重要条件
2012-09-21 11:33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孙黎 沈念祖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城市复古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有保存较好的历史遗迹。”中国旅游研究院管理学博士战冬梅如此表示。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孙黎 记者 沈念祖 中国城市“复古”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先是开封千亿巨款再造“汴京”,再是凤凰55亿欲复制“凤凰古城”,期间,大同、郑州、敦煌都有相应的“复古”动作,且投入金额巨大。

“城市复古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有保存较好的历史遗迹。”中国旅游研究院管理学博士战冬梅认为,比如,山西平遥古城,抓住了晋文化内涵,在保存古城的基础上进行复古旅游开发,成为中国城市复古的成功案例。

在原有历史遗存的基础上进行复古,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开支,同时可以更好地保存历史遗迹。

同时,战冬梅表示,复古要根据地方特色,设计鲜明的旅游形象以及宣传口号。能走出独特的复古路线,不仅是古色古香城市的专利,现代化的大城市也可以进行创新复古,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复古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业体系,促进城市发展。

不过,一些经济条件差、文化积淀不足的城市盲目跟风复古,很可能将当地经济陷入困境。城市复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投入,项目投入百亿甚至千亿。有些地方顶着赤字进行复古。“大手笔”的投入,长远来看,可能会是昙花一现。

大同百亿元的古城再造计划,在调研十天之后就拿出规划,显然是缺乏民意的充分酝酿。根据大同市统计数据,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62.26亿元。

在战冬梅看来,山西太原阳曲县青龙古镇就是典型的范例,虽然在开发初期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经营不当,对自身发展经济、文化及市场开发方面考虑欠缺,对当地经济造成负担,古镇不仅无人游览,甚至没有居民入住,大量建筑闲置,如今,古镇旅游到了无从发展的尴尬境地。另外,畸形复古还会破坏原有文化,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

此轮复古浪潮,将一些城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城市以“城市复古”为发展噱头“火”了一把。战冬梅认为,短期内的造势宣传或许可以带来当地旅游的发展,然而,一旦浪潮过去,那些不适合发展“复古”的城市的旅游经济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对于城市复古城市所需投入的大量资金,战冬梅建议,除了地方财政预算转移,可以通过社会投融资吸引社会资金,或是利用复古旅游相关行业进行行业互补,以此减少举债投资的比例。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