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10.12: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导语: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广州城管房叔 行政审批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背景:10月11日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虽然很多人,特别是莫言自己,更希望这是一个“文学”的奖,更渴望人们对其文学的品质作出更切实,更多元,也更中肯的评价,但无可回避的,获奖本身,似乎已经构成了超越其本来范畴的意义。 

                                                                                                          ——《经济观察网》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成就,而不是因为其他。大家既没有必要将其获奖过度拔高,也无须上纲上线。

                                                                                                          ——《新京报》

在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的交融中,我们不难看出莫言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更因为他看到了世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作品价值的获胜,也并非证明写作方法的技高一筹,而是不同思想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结果。这是莫言们的成功之道,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赋予中国作家所带来的启迪。

                                                                                                          ——《南方都市报》

今天的中国文学,依旧需要在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中,通过砥砺自身来寻找抵达民族心灵的力量。心灵不死,文学不死。诺奖不是山巅的高标,而是中国文学走向民族内心的一块路标,且已在身后。

                                                                                                          ——《燕赵都市报》

一位作家获奖也不说明中国文学从此打了个翻身仗,一步跨入世界文学巅峰,因此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平常心。尤其是作家们,可以做“诺奖梦”,但梦想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静下心下,脚踏实地,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无愧于“作家”这个称号。

                                                                                                          ——《广州日报》

莫言的获奖,以及以莫言为代表的一批作家的创作,将使人们在欣喜之余更加公允、客观地认识汉语写作的方位,从而更加沉静地面对这片土地和自己的内心。

                                                                                                          ——《长江日报》

莫言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令人赞叹,但他不断用貌似“癫狂”的语言与现实碰撞,在看似荒诞的表达中透露出隐秘的真实,并陆续地显现他内心的世界观。

                                                                                                          ——《人民日报》

中国在高速发展,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堪称波澜壮阔,我们创造了经济奇迹,几十年没有战争,诺贝尔和平奖、经济学奖和文学奖要从中国主流社会中找到促成了这一切的突出贡献者并不困难,把眼睛盯着中国社会的各种边缘、以刺激中国为乐是狭隘的。

                                                                                                          ——《环球时报》

狂欢的中国文学之夜,同时是知识界的伤心之夜。如果莫言是一个纯粹的民间文学写作者,他们会不费力地接受这个事实,而莫言恰恰是一个党员作家,是既得利益者,其言行缺少知识分子气味,绝不属于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褒奖的对象。

                                                                                                          ——《FT中文网》

对于一名真正的读者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否,都不妨碍他/她的自由阅读和理解。而作家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成就上,而不是他的个人道德上。

                                                                                                          ——《纽约时报中文网》

广州城管房叔

背景:针对有网民曝光广州番禺区城管局政委蔡彬及其妻儿名下拥有21套房产一事,番禺区纪委作出回应,经查,蔡彬家庭房产数量与网帖所列数量基本一致,此前蔡彬在其每年的财产申报中,均称自己拥有住房两套,存在严重的瞒报行为。鉴于蔡彬的错误行为,番禺区委作出对其停职的决定,并作进一步调查。

官员财产申报,关键不在于申报本身,而是申报之后怎么办。社会公示和事后核查,应当成为官员财产申报的两个必选项,在内外部的强大监督之下,官员才不敢有所隐瞒,财产申报的反腐意图才能实现。

                                                                                                          ——《新京报》

在权力背景下,官员难以自证其财产清白,只有通过制度和程序进行公开,才能为其财产开具合法证明,逐渐走出斩不断、理还乱的腐败猜想。

                                                                                                          ——《京华时报》

正是监督和约束离这些涉嫌贪腐的官员还“有一定距离”,他们上报的和呈现在公众视界的财产和廉政状况才和真实情况“有一定距离”。这不是光靠一个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就能解决的,吏治整顿,肃贪反腐,必须弥合这个暗藏无限可能的“一定距离”。

                                                                                                          ——《华西都市报》

行政审批

背景:10月10日,中央政府网站公布了《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取消171项,调整143项行政审批项目。

这不仅是一项触动既得利益蛋糕的攻坚似的改革,还是一项细水长流、朝着明确方向、必须持续下去的改革。这项改革从宏观的角度看,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放权。其过程虽然表现为行政审批范围的减少,本质却反映了中国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

                                                                                                          ——《东方早报》

反观社会领域,社会力量尚在襁褓之中,政府挪开身位换来的可能反而是当地民众的不适应。恰恰是基于这一考虑,政府减少审批固然值得欣慰,但社会力量积极截留下放的制度空间,努力实现自身力量的壮大方为根本。

                                                                                                          ——《南方都市报》

从实践看,也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对审批权有没有异化为寻租的考量。当一些审批权,变成了攫取部门、团体和个人私利,变成了必须通 过“交租”才能获得或放行,那么它就具备了必须进行改革的理由。不能取消的,也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决斩断权力伸向公民口袋的黑手。

                                                                                                           ——《燕赵都市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