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未分类 >
高峰对话:云时代的创新
导语:

《软件与信息服务》杂志社总编辑王晓民:其实,我在下面听郭总演讲的时候,我确实很庆幸,因为他的内容很精彩,我从郭总的演讲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是《软件与信息服务》杂志的总编,非常高兴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给大家提供服务。刚才听微软的申总演讲的时候特别提到一个词,虽然讲到云的千变万化,但是都离不开管理。接下来我们的高峰对话的主题叫“云时代的创新”,我想请出几位业界的专家跟大家分享对目前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看法。请允许我请出几位业界的专家,作为高峰对话的嘉宾,他们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申元庆先生,北京及时特软件总经理郭三铭先生,国美库巴科技副总裁黄向平先生,美国富桦明电子副总裁/生产总经理徐笑天先生,天心天思软件集团副总裁曾民先生,大家欢迎。

非常高兴我来主持这个环节,我记得我是17年前做IT行业,做IT专业媒体做了15年,我刚加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接触的电脑是戴尔的486,当时我加盟的这家公司是戴尔在中国区的总代理。那个时候觉得PC可以帮助人去完成各个功能,感觉很神气,觉得那是一个PC逐渐走向辉煌的时代。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云时代的创新,一点PC的影子都看不到。所以在论坛开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我问一下论坛的嘉宾,你们是不是同意现在已经进入了云时代?举一下手好吗?4位同意,一位不同意,同意的嘉宾里,我想请微软的申总,你能讲一下你同意的理由吗?

申元庆:在座的各位,如果有智能手机的话,大家都知道智能手机在国内不单是输出,输入也很多。你只要用到智能手机的话,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云的时代。

王晓民:申总用一个很简短的例子告诉大家云时代确实来了,我想请黄总,黄总能用用户的角度讲一下你眼里云时代的来临。

黄向平:很高兴回到母校。我想从电商这个角度,大家都能够充分感觉到云计算、云时代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双11天猫一天销售是190个亿,接近一个亿的定单,瞬间流量是1000多万,大家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没有阿里云的计算的服务,这些数据的处理是无法想象的,我想从电商的角度,我们以后充分体会到云时代的到来。

王晓民:黄总讲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你讲的数字我在很多场合都有看到。我想再问一下天心天思的曾总,你的理由是什么?

曾民:我刚才低调了一下,因为谁举手谁就要讲话。其实我同意云时代已经走近了大家的生活,刚才有讲手机的应用,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是做管理系统的,管理系统目前来说,包括OA管理系统等等都已经管理化,包括郭总裁的JD  store已经不是概念性的东西,我还是坚定的认为云时代已经来临。

王晓民:过去我15年做媒体,我采访了成千上万的IT的企业包括客户,我其实跟软件的代理商接触的非常多。我们报道了很多代理商的困惑,当然也报道过很著名的代理商哗变的消息。我刚才听郭总在分析传统的管理软件模式和JD想要实现的功能的时候,我感触颇深,我认为今天的JD平台确实是在解决现有的各种思想商业模式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想请郭总讲一下,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云计算的产生,我想你的模式根本实现不了,可是有了这样一个云的平台出现,我发现确实刚刚申总讲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得非常活跃,而JD,包括我们提到苹果的APP  store都是非常突出的,我想问一下在云时代的创新,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先请郭总讲一下结合JD平台的推出,当时在思考推出这样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你总结它主要有哪几个特点,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郭三铭:云时代大家已经说了很多,当时我们在JD开发过程当中为什么会考虑到使用云?或者从另外一种角度说,昨天跟曾总聊天,曾总昨天跟我说,郭总你真的觉得云时代来了吗?我说真的来了。那你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我跟他比喻说,比如我们从A城市到B城市,以前用走的可以到得了,用脚踏车可以到得了,那是之前没有云的时候,用别的方法可以实现。现在是云时代,我们有高铁了,更高速、更安全,能够快速达到我们原本所能够达到的目的地。那么基于这样的理由,当时JD在开发的时候,我们考虑到我们今天希望我们的JD未来能够有更多人使用,让两岸三地甚至全球都能够上网体验我们的JD。那么它背后必须要有一个很稳定的系统架构,也必须要有一个海量承载数据的能力,光靠我们这种一般的软体服务的供应商,或许可以解决。但是当我们提供后台服务器的支撑,我相信这不是我们的专业。幸好我们在2010年,我们跟微软合作,当时微软亚洲的数据中心还建在新加坡,香港还没有,台湾微软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协助,他让我们免费使用微软在美国的云计算中心。通过这两年左右的测试,我们公司一系列的产品都已经很顺利地在微软的云计算的平台里获得一种很平顺的运行的效率,给我们的客户带来很好的体验。现在我们公司里边几乎所有的服务器的应用,包括我们现在过去在所有BS架构上的产品,现在基本都移到微软的云计算里边。

王晓民:今天请微软的研发高管,看一下微软眼中云时代的创新究竟是什么样,包括微软像天心天思这样的合作伙伴正在做什么事情,能不能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申元庆:微软从86年上市之后,我们经历了很多变化。第一代是在90年代的设备,到了96、97的时候互联网出来了,互联网带动了另外一些产业。到了大概2000年初期移动终端出来了,移动终端开始做一些新的变化。到目前为止,大家谈到的云计算,基本上全世界来看,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都离不开云的部分。云计算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它已经发生了,重点它是在发生的前端,所以大家看到的云计算还只是初期。如果你用一个方式去描述云计算,因为一想到云就会想到雾,就会想到下雨,这是一个诙谐的语法,代表的地方是很多人对云的感受不一样。今天在座的各位是IT行业的高管,你对云的了解就算不是真的了解也能感受到。云对别的行业来讲真的不代表任何的含义,美国在西雅图的一个记者就访问路上的行者,他就问一句话,回答说今天天气不错,没有云。这种情况下代表这个虽然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是在座的各位都是IT行业的领头羊,所以对云的感受很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让微软从1986年到现在做了一个最大的转变,微软一直号称是做软件平台的公司,这就相当于乔布斯把苹果定位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移动终端的公司,所以他把苹果定位成移动终端,微软过去定位是软件平台公司,我们的巴尔默首席执行官正式宣布微软转换成一个软件平台加服务的公司。后边的地方是服务,一定从云里边服务,不管这个云来自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都是云里边的服务,云里边的服务是不会间断的。刚刚提到的我们跟天心天思的董事长有碰过面,所以跟行业里边的领军的合作伙伴都相对比较熟,所以像天心天思对微软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大家想想看,如果今天通过很棒的云的服务平台,能够把不间断的服务推销给我们的客户跟其他的合作伙伴,我想对他们在未来的开发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晓民:我想大家从申总的介绍当中可以非常明确的感受到目前微软的战略转型调整方面的整体的思路。今天应该是一个非常精确的传达,我也希望在场的所有的嘉宾能够对微软战略转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然它是不是能转型成功不能看他说,要看他怎么做。刚才申总给了一个明确的答复说云的时代是不可阻挡的,我想问一下美国的富桦明,你是最终用户,当服务商给出这样一个判断的时候,从最终用户的感受来讲,你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我先介绍一下,因为美国的富桦明在它的专长里是非常有名的,我请徐总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再回答这个问题。

徐笑天:首先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论坛,我本人不算专家,我是来跟各位专家、企业家来学习、探讨的。我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主要是做海外的市场,主要做一些照明、电子,最简单直接的是做一些荧光灯的整流器或者LED的整流器,还有一些路灯等等,我们照明整个全系列的电子核心部分都在做。整个公司是在中国两家工厂,在印度有一家工厂,研发中心在美国、上海还有在北京,整个是专项在电子照明行业,所以在国内基本上没有销售,基本上是做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比较多,所以国内可能看不到我们的品牌。

这次讲到云时代,在我本人来讲,我的看法也可能比较粗浅一点,主要是来学习的。但是刚才听各位专家的介绍,还有我自己的感受就是我非常同意微软申总的说法,我觉得这个是整个IT行业发展到现在跟实业的发展结合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但是在我们企业来讲,包括我们公司是一直比较重视IT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把它作为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在一个非常高的战略层次上去看的。因为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竞争,包括我们现在讲的做经营生产也好,一个最主要的就是快,我们的系统信息现在发展到云时代,其实比以前应该快了无数倍的效率,对我来讲,我们目前整个公司的信息系统也是在进一步升级,ERP十几年前已经用了,包括一些相应的供应链系统,包括现在已经有一些内部的MES,整个都是全套的系统在做,但是我现在想云时代对我们企业来讲,真正有哪些好的应用,不光以前是ERP的时代,后面发展到ERP2,现在是云时代的EPR,所以还是想跟各位专家一起探讨一下后边有哪些好的动作我们可以学习。

王晓民:刚才你听了关于郭总的JD平台软件开发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介绍,你用这个JD平台吗?

徐笑天:其实JD平台今年年初已经买了,但是我们刚开始做一些开发,因为企业内部的IT人员后面还要跟天心进一步谈合作,谈怎样把这个平台做好,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我们已经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JD人员,在里边做了一些报表系统。

王晓民:确实好用吗?

徐笑天:还是非常不错的,关键是看软件怎么用。

王晓民:刚才申总在回答讲话的时候说了一个小调查,很有意思。是美国媒体对普通民众做云计算的调查,我也看了那个电视片,我印象很深刻。其实在里边我也想请教一下几位嘉宾,因为云计算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创造的概念,我最早接触云计算概念是在08年的时候,后来我光理解就花了很长时间。后来我听了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云计算这个概念怎么来的?是很多软件研发工程师在绘图的时候,他用一朵云的形状代表互联网,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等到大家认为用互联网的服务的方式,用网络服务的方式来完成计算这件事情的时候,后来很简单就提了云计算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在整个对外传播的时候,我想这样形象生动的小故事很少有人对外传达,导致我们在理解云计算概念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有没有其他版本来解释云计算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解释的?我们暂时把这样一个故事给大家讲讲,我认为任何的技术概念推出来,理解非常重要,如果说你的概念创造出来,大家听不懂,要花很长时间理解,这是非常影响沟通效率的。今天我印象很深的是郭总讲JD平台的时候我听懂了,因为软件研发一直以来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今天我听郭总介绍我感受很深,他搭建了一个研究了很多年的平台,它是一个翻译体,它把我们以前他们不太熟悉的代码语言、计算机语言,翻译成我们熟悉的概念。我想在这一方面,为什么JD这个平台可以做到,为什么别的人做不出来,为了推出这个平台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郭总能不能再深入解读一下?

郭三铭:这个也不是说别人做不到,只是说因为我们做的比较好而已,我之前做研发做了20年,算是编程的老兵,其实到现在我还在写程式,不是说写上瘾了,而是说要时常保有那种感觉,才知道我们的研发跟服务跟业务之间的距离。因为之前我自己经常在设立其他的产品,包括开发工具,包括别的产品,以前我也听过别的类似的开发平台,可是这种开发平台要么就是太深,要么就是太浅。深到最后它其实还是另外一种语言,还得翻译,要么就是太浅,浅到只要把按纽按上去画面就出来了,可是这种画面没有用,因为没有系统最重要的灵魂,就是所谓的单据流程这种观念。因为我本身是很讨厌一天到晚不用写程式就可以出画面的人,因为我强调我是编程的老兵,我很讨厌别人说不需要我就能够做到我不能做的事情,但是因为我自己很不喜欢那样的东西,所以我要做出一个我喜欢的东西,JD应该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被锻炼出来。

王晓民:其实徐总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一句话特别重要,他说软件开发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好才是真正重要,可以看到用户的思路是我怎么把这个东西用好,他不愿意花很多时间考虑怎么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其实刚刚郭总介绍的时候,从研发人自身来讲,他不断在肯定自己的工作价值,但是最终这个产品是要给用户用的,如果能让用户更加方便、实用的使用你的产品,这是最大的贡献。我想跟国美的黄总交流一下,刚刚提到天猫,我有一个专栏讲到天猫,他一大早到天猫订购产品,就想去现场体验一下你们提供的服务,结果体验得很糟糕,因为反复的登陆,都登陆不上去,因为他本身也在研究云,就说认为这个天猫、国美后边建的云平台实际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今天在这个场合你讲一下一旦这个服务真正放到了互联网上,它冒了很多风险,有很多是你想不到的事情,你觉得把连锁零售的产品贸易的服务放到上互联网上,你最担心出现的问题,能不能说几点?

黄向平:其实天猫这次出现的系统问题,我觉得可能还是对云的使用没有充分,只是使用了20%的流量和处理交给阿里云在处理,对之前的情况预估还是不充分的。从风险而言,当然我也不是学技术的,不是太懂,但是还是担心对用户的隐私的保护,我不知道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性,这是我们现在关心的问题。包括最近很多网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我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云服务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对云服务我们寄予的期望是很大的,其实电商已经不仅仅进入到拼价格的时代,我们要注重用户的体验。怎么把握用户的需求,就存在着一个对用户信息的的高速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这是我们对云计算一个迫切的希望。目前包括阿里巴巴和淘宝都不能做到很好;第二个,在真正使用电商购物过程中,对他的体验环节我们能不能做到更好,比如大家买服装,尺码不对或者颜色失真,那是对产品的呈现比较平面化,能不能做到三维化、立体化,目前正在尝试,让用户在购物环节对产品的体验更加真实、更加全面,这都是我们的预期,不知道申总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王晓民:我接着黄总说的话题,我刚刚看到了一个数据,是做系统化的厂商他请了一个权威的电信机构做了亚洲十个国家客户对于目前云的看法,其中一个数据,中国一共调查了1134家中小企业,当时问到对云的担心的几个因素的排序,我记得很清楚,将近70%的比例担心的第一条就是黄总提到的数据隐私的问题,所以刚好借着黄总的话文,我想请微软的申总,关于内容保护安全方面,有没有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申元庆: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目前全世界各个不同的企业来看,全世界只有3家企业服务器达到百万级以上,国内的三大互联网的龙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它们的服务器的规模应该是30万台到50万台规模,再往下来看可能到了金山云,可能到了其他的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公司,直到新浪,可能达到万级到10万级服务器的规模,我提这个数字是让大家有一个概念,一个是百万级,一个是30万到50万级,一个是数万级的规模。大家很多人提到亚马逊在做云计算做得不错,也做的时间很早,但是如果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它的云计算的服务比做代理商来得更强。我在讲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大家一面在讲云计算,可是重点是云计算里的基础建设还是应用,99.9%的人关注的是云计算的应用,不是基础建设。第二个地方,微软在寻找一个数据中心,我们有35项审核标准,这35项审核标准其中的一项,这个地方的供电会不会稳定,供电的价格会不会合理,所以35项目的严格要求之后才能够选择一个数据中心。选择好数据中心之后,任何一项云计算都要通过全世界严格的要求。

王晓民:云时代创新你的建议是什么,每个人给一个关健词?今天的论坛我也非常高兴在这个场合跟大家有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我们一直通过媒体,通过跟很多专家的交流在呼吁云时代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但是对于我们行业内人士来讲,云时代也是机遇跟挑战并存的时代,所以云从云里雾里开始走向落地是刚刚开始,今年我看到主流的媒体大家都在探讨云怎样落地的话题。在格局没有形成的市场,一方面它对传统市场产生很大冲击,另一方面新的格局的确没有形成。以前在微软、在IBM这样的公司里边云是什么不知道,谷歌也不清楚,但是在非常迅速的进步当中,格局已经发生了转变,因此我说这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果在这个时代当中你要取胜,一定要做好自己非常充分的准备。我想我们嘉宾的思考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们请徐总先开始,一个关健词,然后用简短的解释说一下为什么用这个关健词。

徐笑天:我主要是做制造的,我还是关心制造这一块,如何真正把云时代的各个技术用到制造当中,这是我想表达的。因为之前用ERP好多年,但是我看目前企业里好多ERP,包括其他公司都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调研,我想如果通过云计算实现各个企业或者是整个产业链,你的上游供应商、制造、最终客户,包括像现在的天猫,能让它一直连通到最早先的制造厂,再连通到研发设计团队,我就想真正实现云制造的话,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对这个时代。

王晓民:徐总的关健词是“云制造”,实际上是实现云制造,对IT行业或者做软件的人听来就要制造云。我们请黄总。

黄向平:“分享”,假如云计算和云时代让大家提前享受到它带来的种种便利,我觉得一种开放和分享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对我们服务的提供者而言,其实包括今天郭总的介绍我非常感兴趣,我觉得分享共赢也是他们开发很核心的理念,我是很推崇的。

王晓民:黄总的关健词是分享,能说这样关健词的人,一般胸怀都很宽广。

曾民:便利。我是这样看,我认为云其实就是把专业问题、复杂问题给简单化,按需索取,这也是跟我们JD的平台有点关系,它本身产品也是按需去应用的,所以我是觉得便捷是对创新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王晓民:曾总的关健词是便捷,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做营销的,他脑子里装的都是跟客户需求有关。

申元庆:优化。做两个小小的广告,为什么提到优化?在微软研发集团总部的中关村,我们在7月6号的时候发布了云加速器,目前在我们第一期里边有十家公司进驻,十家公司进驻之后我们预期在11月初做一个毕业典礼,1月6号换第二批,在做的过程当中发现非常多的创新公司,大家知道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失败率相对很高,可是他们在做的过程当中很多移动互联网的想法各个环节都有,云加速器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我们也希望跟大家做这方面的分享。第二个地方,大概在明年的下半年,预计9、10月份的时间,中关村的一个创新中心,这个地方也属于我分管的一个范围,我对内部要求是打造全国范围内长江以北最创新的中心,我们让大家去做云,你才可以真正深刻的感受到。

王晓民:微软申总提的关健词是优化,他本人是做研发的,所以我不做评论。最后听一下郭总的精彩观点。

郭三铭:前面几位嘉宾讲的时候我好紧张,我担心我想到的被他们讲了。幸好他们没有讲我想的,因为我想的是张院长讲的,“机会”,因为云时代的来临为很多行业带来全新的机会,如果没有云计算的平台,我们JD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产品,它何以成为我们今天希望它成为的在云端跟所有的用户共享的平台?它如何成为新的运营的方式?它如何成为我们公司未来新的获利的机会?这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非常感谢云时代的来临未来带给我们公司全新的网上腾飞的空间跟机会。

王晓民:五位嘉宾用五个关键词跟大家分享了非常精彩的观点,大家给一些掌声。今天高峰对话环节因为时间原因就道这里,我最后用一句话做个总结,云时代因为创新而精彩,谢谢大家。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