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时代的野心
导语:

2012年初,当杨元庆喊出所谓的“PC+时代”时,很多业内人士不以为然。他们的理由足够充分,在苹果、谷歌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里,PC只是摆在办公室里的那个“打字机”而已,怎么可能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发起者呢?

联想之后一年的表现都在证明杨元庆并不是只起了一个概念。他说联想的智能电视就是“大号的PC”,智能手机则是把联想在PC供应链上的那一套搬了过来,联想也并没有像惠普和戴尔那样有意卖掉PC,而是成为了超极本最早的推动者之一,这一切都跟PC脱不了干系。

而且他的这一套商业模式几乎都做成了,尤其是智能手机,已经做到了国内销量的第二名。在基础毫不占优的情况下,联想智能手机这种高度依赖供应链和渠道的另类打法的确是最有效地“消费”了在PC上的资源。

杨元庆更加务实了,在第一代乐Phone打造明星机型的战略搁浅后,他就意识到了中国市场以及联想的独特性。抱着金饭碗,却非得去要饭,之后在谈到智能手机战略时,他都说首先要让更多的人开始用联想手机。通过供应链管理以达到更便宜的价格,越来越强大的销售网络可以让联想手机有机会出现在任何一个消费者眼前。最关键的是,“我可以容忍只要规模,不要利润,你可以吗?”

联想智能手机的这条路径几乎是在复制联想PC,它们都主打高性价比,都认同“农村包围城市(电信运营商定制是其最重要的市场)”的价值。当品类足够多时,杨元庆所说的“PC+时代”多终端的互联互通就可以实现了。

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对于联想而言,三星显然是下一个对手。但不同的是,三星玩的是产业链,联想可以用成本去压死那些还不够分量的国内OEM厂商,而面对三星这个有技术,又有成本优势,还可以控制上游零部件供应的对手,联想显然没有现成的办法。

所以,杨元庆的2013年注定要经历很多。“我们已经在明处,这是跟以往最大的不同。”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上,很多负责产品研发的联想高管都要随时接受他的PK。他很清楚,如果说此前的联想用销售来驱动,就可以足够成功,那么想要成为一家能代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发声的公司,就要在自己的基因里加入技术的维度,这比什么都重要。

联想又一次做出了业务结构调整:分成了“Lenovo”和“Think”两个产品集团。杨元庆的目的很明确,针对两个不同的使用人群,联想提供的不再只是PC,它会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里面有手机,也可能有电视,而这才是他所说的“PC+时代”。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