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产到文化王健林说
导语:

叶林

依然是同一幅画面。采访刚结束,西装革履的“黑衣人”默契地从房间的各个角落冒出来站成两排,以极快的速度“护送”王健林离开,将前来“围堵”的媒体、膜拜者、更多的是那些希望能进驻万达广场的搭讪者甩在身后。

一个小细节是,如果你能抛过去一个足够刺激的问题,他则会停下脚步,爽快接招。

他是个工作狂,始终保持年少当兵时的作息习惯,5点起床,7点必须坐在办公室里,夜里11点后休息。他的身体硬朗,工作效率极高,他说(作息饮食)规律比什么都强。他的日程安排常常精确到分,他坚持每周六在万达规划研究院看图纸已经很多年。

他坚持用“高、大、全”的玩法,25年,70多个城市,100多座万达广场,缔造了一个商业地产的王国。高周转、快扩张的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为他博得了资本的青睐,也让他在圈子里成为效仿的对象。

争议出现在2012年。在宏观经济明显放缓的前提下,万达的收入同比增长34.8%,总资产达到3000亿元。但商业地产作为核心产业,同比增长只有15.1%,贡献率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万达“文化航母”的提法开始频频被王健林诉诸报端,其在文化产业上的一系列大手笔投入开始显山露水。

当被问到这些数字的变化时,王健林面露得意,“这说明万达收入的增长已开始更多地来自非地产业务”,接着,他说到2020年,万达将不再是房地产为主的企业,而是以文化旅游为主业。

事实上,十几年来,万达的触角早已伸至酒店、百货、旅游、文化等领域,这并不是秘闻。然而,在商业地产领域经历了近25年的长跑后,王健林此时提出向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实在是对人们的智力和接受力的极大挑战。

至少在外人看来,对于他一手创造的这个庞大的地产王国,这样的转型路径蕴藏的风险大到难以想象,正如一旦成功,收获的空间同样巨大得无法估量。

王健林给出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怎样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转型是“迫不得已”

变化常常产生于危机感,王健林说万达转型是出于公司安全发展的考虑。他自嘲要摆脱“人人喊打”的地产商身份,但也承认,新帝国目前还需要依托商业地产的收入才能存活。

“任何国家都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商业地产的生命周期不会超过50年,中国也不例外。”这是王健林对大环境的判断。

而对于企业的小环境,王健林说:“所谓好公司,就应该是循环再生产,不断扩大再生产,但是地产公司不是。拿了一块新地,项目一旦失败就没了现金流,还要再去找地,老是不稳定,再多现金储备,也总是担惊受怕。”

其实,王健林试水文化产业始于2007年,但具体怎么做,他当时并不清楚。

一位资深产业观察者直言不讳:“万达做文化产业,是一步步试错试出来的,误打误撞,又正好赶上中国文化行业高速发展的这波大潮,实际是把商业地产的包袱通过电影院线成功地控制在了风险线以下。”王对此并不否认。

当年王健林考察了国外很多Shopping Mall,下定决心要在万达广场做两种产品:电影院线和餐饮,但必须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当时国内院线产业刚萌芽,王健林先找到时代华纳,但对方要求必须绝对控股,也有部分政策原因,双方未能谈妥。接着,他又找到上海广电,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对方还说:“万达今后走到哪儿,我们跟到哪儿”,谁知上海广电发生人事变动,新领导对合作产生意见分歧,双方不得不撕毁合同。

合作不成,王健林异常受挫,决定硬着头皮自己做。但万达管理层对此反对强烈。当时国内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不超过5亿,院线做到头还要和其他方分账,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反对归反对,却已经没有退路。王健林当时的判断是:“虽然当时市场规模只有5个亿,和美国电影市场相比,中国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整个电影市场会随着民众的需求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将宝押在自己头脑中的趋势,也意味着要做好长期赔本的准备和勇气。然而,三年之后,万达院线居然实现了盈利。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万达投资的其他业务上:万达大歌星卡拉OK娱乐连锁,最开始交给专业公司运营,但连续多年赔钱,王决定自己做。目前,万达大歌星拥有63家店,规模在业内全国第一,2012年总收入7.25亿元。

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AMC院线,这一交易在当时备受质疑,但一年下来,几千万美元的净利润已证明了王健林判断的正确。

对于这桩收购,王健林坚信的原则是,“只要给好的激励制度和稳定预期,他们就一定能做成事。”事实上,万达除了在信息系统和其对接外,只向AMC派过一个联络员。

收购AMC,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是万达向文化产业迈进的第一步。之后,万达投资重心开始从竞争激烈的商业地产领域,向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

“万达城”蓝图

2012年11月,万达宣布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注册资金50亿元,总资产310亿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文化企业。

前不久,万达首个文化旅游城项目(简称“万达城”)在哈尔滨启动。此外,万达已决定斥巨资1000亿元,在长白山建亚洲最大的滑雪场、在云南西双版纳建媲美迪士尼的大型主题公园、在大连金石建世界最大的影视文化产业园,同时建50家高端旅游度假酒店和多个国际顶级水平的大型舞台。

据说,为了争取“万达城”项目,各个省、市政府都曾多次找到王健林,并“诚恳”地提出给予众多优惠政策。

“过去中国把文化当作事业,不太重视文化的产业属性,国家有补贴。”在王健林看来,中国的文化和产业不能对接,多数的问题是有文化没产业,如果出现一批既懂文化又懂市场运作的人,文化产业的春天就到来了。

“万达商业地产已经很成功,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转型做文化和旅游?”同样的问题,王健林经常被问到。

而且,文化产业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报期长,很难“赚快钱”。万达目前负债已达千亿级,每个“万达城”的投入都在百亿以上,若不能带来预期收益,整个集团将难以避免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只要是好东西,在中国就不愁没

市场。”王健林看到的是未来中国新

的消费趋势——文化和旅游,而

且坚信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他的底气还来自于国家

政策的扶持。“既然国家支

持,为什么不趁势而上?”王健林很直接。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之初,便坐拥六家银行的巨额授信,而且贷款期限长、利率低。

下转42版

从地产到文化

上接41版

最重要的是,他要为万达今后20年储备核心竞争力,“现在万达商业地产如火如荼、模仿者众多,再过几年可能就会有市场容量问题,万达需要未雨绸缪。”

已初见雏形的万达文化产业版图,涵盖电影院线、影视制作、影视产业园区、舞台演艺、电影科技娱乐、主题公园、连锁娱乐、报刊传媒、字画收藏、文化旅游区10个行业。其中,文化旅游度假区将成为万达新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万达即将在大连金石建立的世界最大的影视文化产业园,会将影视外景地、影视制作区、影视体验区、影视会展区以及旅游、商业、酒店群结合,形成一个完全闭合的影视产业链。

在此之前,王健林特意多次考察国外市场。他看到,全世界影视基地很多,但绝大多数只有外景地和制作区,国内的项目要么只有外景地,要么只有制作区。王健林的野心则是完全打通电影产业链,成为“核心掌控者”。

事实上,金石文化区的策划和研究用了4年,直到并购AMC,才让王下定决心将项目落地。如今,通过AMC的关系,美国六大电影制片公司中的四家已表示愿意在金石文化区拍摄、制作影片。“世界巨头的进入,可带动一批全球和中国影视公司涌入,再加上举办大连国际电影节,金石文化区建成后一定会成为全球影视文化中心,人气一定非常旺,来自文化、旅游、酒店设施的回报将指日可待。”美妙的愿景让王健林很兴奋。

万达文化的另外一个投资重心是“万达城”里的主题公园。王健林并不否认“万达城”有着迪士尼乐园的影子。但与迪士尼不同的是,“万达城”以购物、旅游、观光为主题,深植于所在城市的当地文化,与城市融为一体。“过去的旅游模式是观光、度假式的单一模式,做酒店,加上高尔夫,而万达现在做的是把文化、旅游、商业糅在一起。”王健林称,在万达的旅游度假区里,院线、大歌厅、秀、主题公园、电影乐园以及杜夫蜡像馆等多业态共生,营造出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这些项目单个看没太多创新,但组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新的旅游商业模式。”

新的旅游模式能吸引“人气”的另一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出足够好的文化内容产品。有人说万达总是能讨当地政府的“好”,也敢于投入能迎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元素和设计,所以成功的机会比别的企业要大得多。“要做就做第一,要投就投大手笔。”王健林很喜欢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别人都看好的事情未必能做成,别人不看好的事情未必是坏事。”

王健林想把“万达城”作为一张新的名片推向世界,他说:“(万达城)最多只会在中国开发8个左右,如果像万达广场一样复制,肯定会死得很惨。”

野心与现实

王健林给万达文化集团定下的目标是2016年收入达到4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20名;2020年收入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10强。他认为这是一个“蹦一蹦,够得着”的目标。“今后会逐渐地适度抑制房地产的收入,增加其他放入。”王健林强调。

一直以来,万达地产用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建成一个万达广场,主要因为万达在管控模式上进行了极大的改造和创新,使之模块化和流程再造,包括现金流的滚动模式能够保证把建设周期中的成本降到最低,包括如何配合销售周边的商业地产来养万达广场等等。

在文化产业上,王健林同样强调“创新”。“走传统的文化模式不可能成功,必须要走高科技、创新之路,走大投入、大产出的路子。”他说,多拍几部电影、多演几台舞台剧才能产生多少收入?一个万达城,每年至少要创造几十亿的收入才算实现目标。

万达一位员工曾为记者算过一笔账:一场成本25亿元人民币的大型舞台秀,以一场演出座位为2000人、平均500元的折扣票价来计算,每周6场演出,一个月的收益是2400万,每年8亿,虽不能保证场场爆满,去掉一半也有5亿。

接下来,万达计划在国内开通三个类似的项目,一旦形成固定的规模,收益不可低估。事实上,舞台秀产品容易拷贝,除了创新成本,其他的硬件、内容成本并不是太高。

王健林很早就认定一个事实:只有电影科技、3D动漫、汉秀等这种既是内容也是科技的产品才有发展空间,而传统的影视等内容产业也要做出影响力,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并购。

王健林不同意做影视全产业链风险大的观点,“其实不是风险大,而是投钱最多。”王健林解释,“打通产业链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当拍片、卖片的影视公司只能看万达“脸色”,万达的议价能力自然会更高,随之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而且,“一旦把拍摄基地、制作公司、终端院线打通以后,将来万达迟早会有电视台,最终成为综合性的文化企业。”看来,人们所看到的这艘“航母”其实很可能是座“冰山”。

看好万达电影产业链整合的人认为,万达收购的海外院线为其带来主要优势,如果将来与海外合拍商业大片,很快就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后发优势无穷,万达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电影集团。

表示担忧的人则认为,万达搭台别人唱戏还有一定的胜算,自己做文化内容,并不容易,因为整个公司的架构、文化,如果不能很快实现转型,很难做好对灵活性要求极高的文化产业。

从现实来看,目前万达所投入的每一个项目,看到的也不全是乐观。一个文化生态链的养成不是朝夕之事,万达目前这种由地产向文化产业输血的方式,能维持多久?

“文化区、万达城这些创新项目,无疑会打破现有平衡,对现有管理模式形成挑战,内部需要不断研究新的管理模式。”王健林承认,比如万达城内的商业中心如何管,里面除了商业还有文化、娱乐,这些业态商业地产管理公司显然不擅长;让文化集团管,再单独成立招商和商管公司,显然又不合适。

王健林也曾多次在内部会议上强调:“全集团必须转变观念,要从开发思维变成经营思维,从房地产商思维变成商业运营、文化旅游企业的思维。”

一个看上去矛盾的事实是,在保利博纳、华谊、光线等专业的文化传播公司盘踞的国内市场,只有王健林敢于快而广地投入大笔资金,但“高负债率”也是一直以来外界对万达质疑最多的。万达的平均负债率超过80%,融资渠道主要是成本较高的信托和银行贷款。

王健林对此的解释是:第一,除去预收账款,万达的净负债率并不高;第二,如果按照国外的做法将所有资产的评估增值作为企业利润入账,“毫不客气地说,万达现在有这么多的持有物业没有卖,减少收入的情况下,账面现金比所有上市房地产公司的现金还要多。”

最后,对于万达来说可以倚仗的国家产业政策,同样是巨大风险源。虽然在过去的20多年面对频繁的政府宏观调控,万达一直保持了高速扩张,但即使王健林自己也承认了商业地产这个行业拐点的存在。未来,房地产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更为敏感的商业地产市场造成巨大波澜,忙于“转身”的万达是否为自己预留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实习记者姜艳君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