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印象三:推陈出新

孙芙佳2013-08-05 16:45

经济观察报2013暑期训练营C组孙芙佳

《冰点》十分重视创新,希望打造一个不同于主流媒体的“都市报”,无论在体裁方式上还是内容表达上都以读者为中心,突出新闻价值。《冰点》在创办初期的十年里,成功运用了多种新闻体裁,使得报道形式更加丰富:

首先,转载的运用。《冰点》强调独家性,不人云亦云,但面对好的报道,也会转载。很多畅销书的作品,都曾首先被《冰点》转载,这种转载影响之大往往超过人们的预计。

第二,事实随笔。《冰点》也曾刊登过随笔,但不是文学创作,而是对事实的感悟,涉及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知名记者张建伟就写过一篇关于教育的随笔,受到读者好评。

第三,时评诞生。后期出现的“小冰点”将重点放在评论上,不同于一般大报的社论,《冰点时评》对社会敏感问题的分析往往犀利尖锐,符合受众的“口味”,让人觉得一针见血,由于受到许多知名学者的鼎力支持,《冰点时评》奠定了较高的起点,受到社会关注。

第四,对抗性访谈。一般的人物访谈较为温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冰点》的厚重感,但是对抗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想的展示,也降低阅读的快感,如果两个学者能“掐起来”,传播效果就不止于此。《冰点》报道过,学者刘东和郑也夫就“大学生电视辩论竞赛”相关问题展开的辩论,智者思想的碰撞确实十分精彩。

第五,亲历式报道。这是一种以第一称方式讲述亲历故事的新闻形式,目的是增加受众的真实感。1995年《冰点》刊登了多篇此类报道:到广州下海的青年知识分子写的《南方打工纪实》、大学生走投无路的《求职日记》、登上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峰的攀登者《与死神握手》等,这些亲历式报道都在不同程度得到了受众的认可。

此外,《冰点》的深度报道在内容表达、结构安排等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规律:以感性翔实个案打动人心,如在《换我最后的权利——关于“安乐死”》中,正是张可佳的个案增加报道的沉重感,读者真实体会到病痛而不能安乐死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的痛苦;选择突出人物的典型事例。新闻报道中往往会采访到很多人,但在表达事情的一个方面时,避免“群像”出现,只选择一个人物的经历来写,可以避免重复,加深读者印象:开头抓住读者。长篇报道要在开头迅速抓住读者,这样读者才有读下去的耐心。

李大同曾说评价一篇报道的好坏有一个标准:是否能一口气读下去。能读下去说明语言通俗、情节生动、故事感人,读不下去说明报道并不成功。好的新闻需要掌握两点:满足受众需求和坚持新闻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人民的权力,而新闻媒体在践行人民路线时,也可以从《冰点》获得启示:以新闻价值为纲,以普通人生活为起点,对公众、国家、历史、未来承担起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