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产能为何越减越多
导语:政府在出台短期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如果企业扩产的速度赶不上政策标准提升的速度,此前的投入就会化为泡影,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位富阳纸厂老板反映,大多数在经历了五轮淘汰落后整治中存活下来已属不易,很多企业贷款上马的新产能还没有收回投资。

经济观察报 种昂/文 如今,国内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石油化工等行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产能本已过剩,但却越减越多。这些产业多属规模经济,高耗能、高污染,对环境有着巨大的危害。一直以来,中央政府希望对这些行业淘汰落后、提高集中度,缩减产能总量、降低环境污染。可现实却是恰恰相反。

以造纸业为例,自2006年开始就已产能过剩,2010年工信部计划淘汰与新增产能分别为432 万吨、980万吨;2011年分别为819万吨、1300万吨;2012年分别为745万吨、1200万吨左右。

就连工信部部长苗圩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新增产能的速度,远远地大过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按照一般经济学常识,产能过剩将形成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产品利润会越来越微薄。中国每年公布一大批淘汰落后产能的名单,为何过剩产能却越减越多?或许浙江富阳造纸企业近年来的遭遇可以为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一个注脚。

有着“造纸之乡”美誉的富阳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过造纸厂一哄而上的现象,鼎盛时多达五百余家。该县一跃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但大多数纸厂规模小、分布散、污染重,节能减排刚性要求让当地政府备感压力。于是,富阳先后进行了六轮淘汰落后产能,淘汰方式像许多政府部门一样,规定到哪一年要淘汰多少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

纸厂是众多老板的血汗钱、命根子、聚宝盆。为了自保,他们开始硬着头皮融资贷款、扩大产能,达到政府规定的产能下限。当政府给出的期限到来时,尽管富阳有部分企业生产线被关停,但因为企业争相扩容,产能总量却越减越多。尽管扩产的同时,造纸厂纷纷投建环保设施,单个企业来看,排污指标下降了,可区域内排污总量始终居高不下。

在六轮淘汰落后产能中,富阳政府不断提高产能下限。当地纸厂老板们一再扩充产能。双方展开了一场“政策”与“产能”你追我赶的竞赛。

这一幕曾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行业多次上演。如河北的钢铁业,淄博的建陶业,山东的石化业。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但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私开后门。

造纸业一位专家认为,从全国来看,政府对于造纸业就缺乏总体规划。目前造纸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总排放的23%,到底这一数字要缩减到多少,对应的产能要淘汰多少,最终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模,都无明确的说法。

正因为无法看清行业的政策前景,眼前的生死线往往就成了企业拼命抓取的救命绳,为了一时生存只好追加投资、盲目扩张。由此,整个行业过剩产能越减越多,产业对于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依靠市场自行淘汰,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满足政府节能减排的刚性需求。企业纷纷扩充产能是为了自保,可到头来却成了政府采取“硬着陆”的理由。

目前富阳最新淘汰落后产能的说法是仅仅保留237家纸厂中的22家。如钢铁大省河北今年就放出狠话——三年要减掉全省一半钢铁产能,淄博曾在去年关停了一半的建陶工厂。

当企业扩产的速度赶不上政策标准提升的速度,此前的投入就会化为泡影,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位富阳纸厂老板反映,大多数在经历了五轮淘汰落后整治中存活下来已属不易,很多企业贷款上马的新产能还没有收回投资。

如果政府在出台短期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个长期、清晰、稳定的产业指导性规划,如果多数企业能够据此对行业、市场做出理智的判断——是转型升级,还是转产逃离,也许就能避免社会资本落入盲目投资的陷阱,也许过剩产能越减越多的尴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