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的另一面

雷颐2016-07-25 16:51

【城南旧事】

雷颐

19世纪德国统一的最大功臣,世所公认,非俾斯麦莫属。1862年9月末,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王国的首相兼外交大臣。虽然普鲁士已崛起多时,逐渐统一德国,但距最后统一,仍有相当距离。最大的困难在于,德意志的一些小邦国分别在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控制及影响下想统一德国,必然要与这些国家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战争。俾斯麦上任一年半后,就发动了“普丹战争”(1864年2月-1864年10月);普丹战争结束不到两年,他就发动了“普奥战争”(1866年6月-1866年8月);普奥战争结束刚刚四年,他又发动了“普法战争”(1870年7月-1871年3月)。这三场战争一次比一次规模大,对手一个比一个强。通过这三场对外之战,普鲁士最终统一了德国。

俾斯麦上台时在议会的演讲中公开声称,只有“铁与血”才能解决问题,对内对外尽显其“铁血本质”,被称为“铁血宰相”。但“铁血”掩盖了他的另一面,他并非是位一味强硬、只知向强敌开战的莽夫,还是一位精于外交手段、对国际大势、地缘政治有准确判断的外交家。这三次战争,除了显示其军事才能外,更显示其外交的纯熟老练。

化敌为友:寻求与敌人的共同利益

丹麦作为德意志的北邻,德国人居住的荷尔斯泰因公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长期以来从属于丹麦国王,几世纪前就有条约规定这两个公国永远不许分开,它们始终与丹麦组成一个共主邦联。丹麦国王同时也是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公爵,但是它们不愿与丹麦合并,都有自己的议会和行政机构。石勒苏益格同丹麦的关系比较密切,它的南部居民是德意志人而亲德,北部居民是丹麦人而亲丹麦;荷尔斯泰因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德意志人,按维也纳会议规定,它又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1863年,就在俾斯麦就任首相第二年,丹麦新国王即位,颁布新宪法,干脆将这两个公国完全吞并,引起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抗议。普丹之间,必有一战。

德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或曰对手是奥地利。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欧洲存在800多年,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松散联合体,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长期是德意志的领导者。随着普鲁士的兴起,开始了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争斗。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德意志邦国被并入组织松散的德意志邦联,仍由奥地利领导。要统一德国,普鲁士必须与奥争霸,成为德意志的领导者,才能最后统一德国。普奥之间,必有一战。

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巴登、维尔腾堡和黑森达姆斯塔德等西南四邦紧邻法国,法国一直不愿德国统一、强大。尤其是此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梦想恢复其伯父拿破仑一世的辉煌,重建帝国,对德意志西南四邦的操纵与控制更加严厉。要统一德国,必须收回西南四邦。普法之间,必有一战。

这三个邻国,都是德国统一绕不过去的门槛,都只能用战争才能最后解决问题,实现统一。但俾斯麦绝非逞匹夫之勇的鲁莽之辈,决不会同时“三面出击”,到处树敌,与周边诸国关系全都同时剑拔弩张。相反,他认真分析欧洲形势,决定利用诸大国间矛盾,充分施展外交手段,孤立敌人,各个击破,最终达到目的。

经过认真分析、权衡,他选择丹麦作为首打对象,因为丹麦违约吞并荷尔斯泰因公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在先,为他提供了进攻丹麦的“合理性”,其他国家虽然反对,但不便干预。况且,“解放”这两个邦国,对欧洲政治版图没有过大影响,其他国家也没有必要干预。再说,克里米亚战争严重削弱俄罗斯国力,而法国则不再支持丹麦对该两地的利益,以换取其在其他地区的收益,唯一公开表态支持丹麦的是英国。俄、法、英,影响欧洲三大国中有两个不支持丹麦,而且英国也只是口头支持,肯定不会干预。唯一需要担心、考虑的是奥地利。奥地利一直想维持自己在德意志世界的领导权,事实上是普鲁士最重要的敌人,而且丹麦吞并的此两邦与奥地利利益攸关。普鲁士要进攻丹麦,必须过奥地利这一“关”。

俾斯麦的过人之处、也是最能反映他外交谋略与手腕的,是能根据需要,找到与敌人的“共同利益”,将敌人化为盟友。既然此两邦与奥地利利益攸关,俾斯麦就通过具体外交谈判、磋商,让利给奥地利,说服其最后同意与普鲁士一同向丹麦开战,二者平分战利品,普鲁士占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占领荷尔斯泰因。1864年2月,普、奥向丹麦开战,丹麦战败。同年10月,签订和约,丹麦放弃这两个公国,分别为普、奥占领。

“利害”与“是非”双重功效

对丹麦战争胜利后,俾斯麦立即开始策划对奥地利的战争,要将奥赶出德意志邦联,实现以普鲁士为首的德国统一。在联合对丹麦的战争中,普鲁士摸清了奥地利军队的底细,为日后击败奥地利提供了条件。同时,关系紧密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分属普、奥,成为两国不断摩擦的根源,为普鲁士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借口。

俾斯麦认识到,此时的国际形势对普鲁士有利。俄国在1853-1856年与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和撒丁王国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元气大伤,被迫签订巴黎和约,和约规定“黑海中立化”,实际剥夺了俄国在黑海保有舰队的权利,并且必须拆除黑海沿岸的要塞,大大削弱俄国在欧洲的实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原以为会得到奥地利的支持,但奥地利害怕俄国势力扩张并未支持俄国,反而与英、法同盟,战后奥、俄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加剧,所以俄国支持奥地利的可能性不大。为了确保俄国不支持奥地利,俾斯麦还对俄表示愿意协助俄国取消有关“黑海中立”有关条款。英国一直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深恐法国强大,独霸欧洲,因此反希望普鲁士能强大到牵制法国,也不会支持奥地利。最可能支持奥地利的是法国,俾斯麦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会晤,含糊其辞地表示普鲁士会默认法国吞并卢森堡及莱茵河地区,换取法国在普、奥战争中的中立。意大利经过两次独立战争,已基本统一,但威尼斯仍在奥地利统治之下,意大利一直想夺回威尼斯。这个“天然”盟友,俾斯麦当然不会放过,1866年4月与意大利订立攻守同盟。同盟规定如果普鲁士向奥宣战,意大利也必须同时向奥宣战,打败奥地利后,将威尼斯归还意大利,在威尼斯未归还意大利之前,不得与奥地利议和。

在对奥地利作战前,俾斯麦做了最周详的外交活动,保证了战争中有利于己的外部环境。

荷尔斯泰因并入奥地利后,与普鲁士摩擦不断,越来越激烈。1866年6月,普鲁士军队进入荷尔斯泰因,挑起普奥战争,意大利依约同时向奥地利宣战。

更难得的是,对普奥战争,在德意志的社会舆论也站在普鲁士一边。在战前两个月,即1866年4月,俾斯麦提出实行普选,在普选的基础上召开全德议会的主张。此举不仅使奥地利大为不满,而且引起不少邦国掌权者的不安,纷纷投向奥地利,如萨克森、汉诺威、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一加塞尔、黑森一达姆施塔德和德意志邦联的其他成员国站在奥地利一方。梅伦堡、奥尔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以及汉堡、不来梅和吕贝克3个自由市站在普鲁士一方。

但是,德意志诸邦的社会舆论、各社会阶层普遍支持普鲁士。1866年大选,获得普遍肯定。此时的德意志工人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民主党已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影响很大。社会民主党对普奥战争的基本态度是:工人党只能把力量放在使困难的政治形势迫使普鲁士政府对工人阶级所做的让步成为真正的成就方面,要求普选权、落实普选权,把它看作是人民不可缺少的当然权利。在普奥战争中,工人党既不能热衷于普鲁士专制主义,也不能热衷于奥地利的愚化政策,但现实是普奥战争只能在二者之间作选择,那么就希望、并且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普鲁士军队取得胜利,而不是奥地利军队取得胜利,是普鲁士俾斯麦率领的军队取得胜利,而不是奥地利贝奈德克将军率领的军队取得胜利。论证德国的自由派分子,尤其是工人阶级一定为普鲁士胜过维也纳,而不为奥地利胜过柏林而感到高兴。因为当问题已经这样摆着的时侯,普鲁士得胜比奥地利得胜要好一些。哈布斯堡的胜利会给工人带来什么呢?没有任何新东西,工人阶级也知道,普鲁士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东西,可是这里还有改善的希望,德国的一切民主主义分子现在正应该为实现这种希望进行宣传鼓动。直到三十年后,恩格斯在1895年3月发表的著名的《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一文中,仍多次肯定了俾斯麦1866年普选的意义:“在1866年,他举行了他的政变,即对德意志联邦和奥地利,并对那跟政府发生冲突的普鲁士议会,实行了一个自上而下的革命。”“由于德国工人善于利用1866年实行的普选权,党的惊人的成长就以无可争辩的数字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社会民主党所得的选票在1871年为102000,1874年为352000,1877年为493000。”“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作为使人民群众对他的计划发生兴趣的唯一手段时,我们的工人立刻就很认真地对待了这件事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效法的模范。”当时最激进、最革命、反对俾斯麦最坚决的政党和政治力量都这样评价、看待俾斯麦的普选政策和普奥战争,其他较为温和的政党、政治力量、社会阶层,如也曾反对俾斯麦的资产阶级现在则对其赞赏有加,由反对转为支持。

普奥战争中,俾斯麦以“利害”获得了外部功利层面的外交成功,又以“是非”获得了内部各阶层价值层面的支持。

战争爆发后,奥地利被迫与北边的普鲁士和南方的意大利两线作战,很快就溃不成军,普鲁士大军直指奥京维也纳。危急之中,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向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紧急求助,请他出面调停。拿破仑三世也怕普鲁士占领奥地利后势力太大,立即出面调解。此时普军轻而易举便可攻占维也纳,普王威廉一世和那些带兵打仗的将领们自然都想乘胜前进,一举破城,但俾斯麦却力排众议,坚决主张不破维城,就此停战缔约。威廉一世开始不接受他的意见,俾斯麦坚持己见,甚至以辞职相挟。在他的坚持和劝说下,威廉一世终于同意立即停火谈判。1866年8月23日,普、奥双方在布拉格正式签订和约,规定德意奥地利完全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宣告解体;奥地利承认普鲁士建立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把它对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的管理权全部让给普鲁士;同时,奥地利还把威尼斯割让给意大利。经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基本统一了德意志。俾斯麦后来在回忆录中解释了他为什么不同意攻占维也纳、为什么同意立即停火:“普鲁士军队以战胜者的姿态进入敌国首都,这对我们自己的将士当然是非常愉快的回忆,但对我们的政策并没有必要:因为这样一来,就会像把任何一块旧有的领土割给我们一样,使奥地利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我们完全没有如此迫切的必要,这只会使我们以后的相互关系中增加多余的困难……胜利后的政治指导原则应该不是探究可以从敌人那里榨取多少东西,而是只考虑什么是政治上必要的。”

他的不攻破维也纳、立即停火主张当然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其“政治指导原则”和“政治上必要”却很明确,就是以普鲁士为首的德国统一,一切的一切,都为此目的服务。而且,有以爱虚荣出名的拿破仑三世亲身出面调停,不能不给面子,尤其现在不是与法国翻脸摊牌的时候;攻下维也纳占领全奥,会使法国甚至包括俄国在内的其他大国对普鲁士的突然强大感到不安,有可能引起干预;对奥地利打击过深过重、伤害过大,在必将到来的与法国的战争中,想争取奥地利保持中立非常困难。最重要的是,战争此时已达到了最初、也是唯一的目的:实现以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统一。自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萌芽并产生两种统一思路和方法,一种是在奥地利领导下建立当然包括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帝国德意志全境统一,建立“大德意志”;另一种是在普鲁士领导下,建立排除奥地利、由普鲁士统治的统一,“建立小德意志”。几十年来,普鲁士一直主张、寻求、坚持后一种方案,既然这个目的实际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继续打仗,立即停战就是最明智的主张。

知进知退,见好就收,战争完全为“政治指导原则”和“政治上必要”服务,决不为显示赫赫武功的虚荣而乘胜追击,这一原则将具有政治、战略远见的政治家俾斯麦与那些只知一味猛打猛杀的莽撞军人区别开来。

政治家与赳赳武夫

普奥战争将奥地利逐出德意志邦联,最终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德意志基本统一,只有西南四邦仍保持独立地位,距完全统一,仅一步之遥。这最后一步,却是巨大挑战。此西南四邦名曰独立,实际受法国操纵、控制。法国是当时世界实力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国,欧陆第一大国。

普奥战争结束后,普鲁士与法国关系开始紧张,摩擦纠纷不断。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非常自负,仍然轻视普鲁士,要求普鲁士同意法国吞并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斯塔德部分领土,作为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报偿。俾斯麦断然拒绝了拿破仑三世的要求,并把法国的意图通知了西南四邦,使它们认识到法国的野心,从想依靠法国保持独立转而对法国产生强烈戒备心理。俾斯麦利用这种心理,与它们缔结秘密同盟条约,使原来依赖法国者,至少成为中立者。

战争总是需要借口和理由的。相邻两个关系紧张摩擦不断的大国之间,和平是脆弱的,战争则是一触即发,从不缺乏借口或理由。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沙贝拉被推翻,王位虚悬,临时政府决定寻找适合的继承人。俾斯麦暗中派人到西班牙,活动收买临时政府,提议由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有远亲关系的霍享索伦家族中的利奥波德亲王继任国王。如果俾斯麦的图谋实现,对法国是巨大威胁,是俾斯麦外交的巨大成功。但1870年6月此消息泄露,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极为愤怒,向普鲁士提出强烈抗议。利奥波德亲王在普鲁士国王的劝说下表示放弃西班牙王位,但拿破仑三世并不满足,决不善罢甘休,命令法国驻普鲁士大使面见普鲁士国王,要他保证永不同意霍享索伦家族成员继承西班牙王位。

对法国这一要求,普鲁士国王温和婉转拒绝,并将情况电告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的俾斯麦深知拿破仑三世酷好虚名、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特点,认为有机可乘,在与参谋总长毛奇和陆军大臣罗恩商量后,非常狡诈地修改了普鲁士国王电文,使其带有侮辱、挑衅法国的口吻,然后公之于众。拿破仑三世果然上当中计,一点就着,怒不可遏,并未经过认真准备就在1870年7月19日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正式爆发。拿破仑三世信心满满,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亲上前线,直接指挥,希望能像伯父拿破仑一世那样战果辉煌,建功立业。

e3bc533d269759ee5a7d8b7fb0fb43166d22df18

油画《普法战争》中战场上的俾斯麦

然而法军进攻并不顺利,很快就被普鲁士军队击退。普军不久就反守为攻,9月1日至2日,普法进行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色当会战。9月2日,法皇拿破仑三世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色当惨败加速了拿破仑三世帝国的崩溃。9月4日,法国宣布恢复共和国。10月5日,普王威廉一世的大本营迁到距巴黎22公里的凡尔赛,百余年来这里都是法国国王的主要居住地和政府所在地。

1871年1月18日,在大获全胜、进军巴黎的情况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自立为皇帝,标志德国统一的完成,普法战争的“政治指导原则”和“政治上必要”已达目的。

d6c710950a7b0208c2a8a9ed60d9f2d3562cc89f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身着白色军装者为俾斯麦,是画师应德皇的要求特意画上的。

1月26日双方签订关于巴黎投降的条约;1月28日双方在凡尔赛普军大本营又签订了停战协定,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连同火炮和弹药移交给了德军,赔款2亿法郎;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在国民议会批准和约草案之前,德军获得了将军队开进巴黎的权利。最后,5月10日双方签订法兰克福和约,确认凡尔赛和约草案的基本条款,但条件更加苛刻,赔款从2亿法郎增加到50亿法郎,还要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的部分地区,普法战争以法国惨败正式宣告结束。

这三场完成德国统一的战争,每场战争的前前后后,俾斯麦都进行了成功的外交活动,没有成功的外交,这三次战争不会如此顺利。他的外交思路非常明确,决不同时四面树敌,必要时,甚至找到与潜在对手、敌人的共同利益,孤立、分化当下要打击的敌人。他的外交目标是,普鲁士的每次“铁血”行动,都能得到相关多数大国的赞同,至少是中立;这三次战争,都实现了这一点。战争对他来说,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完全为“政治指导原则”和“政治上必要”服务,没有必要,决不扩大战争。他确实相信“铁血”的力量,但他并不迷信武力,因为他是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不是穷兵黩武的赳赳武夫。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名历史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主讲《中国近代史讲析》、《法西斯主义理论剖析》、《辛亥百年的变与不变》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