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利:商业地产找到出口远比追求风口重要得多

郭增利2018-01-19 15:18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郭增利 有人说,中国的商业地产热是快速城镇化带动的,也有人说是土地规划和住宅调控政策导致的。不管怎样,中国的商业地产一直都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发展,确实不是凭借企业的内生力量和市场导向推动的。

很多商业地产的开发,既不是企业产品战略、长期精细运作的需要,也不是优化资产结构、抵抗经济波动的需要。

在中国,商业地产已经持续火了20多年,直到现在。虽然其间有过小幅度的增速变化,但增量放大的趋势始终非常明显,复合增长率平均保持在每年25%以上,这个速度大大超过了社会消费的增长水平。

中国商业地产从2000年前后一路高速发展直到现在,基本沦为了一个庞大的附属品,无论是依附于住宅,还是依附于其他可售地产。总之,商业地产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日子一直就没有过。这是国内商业地产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的直接诱因。

没有遵循专业逻辑的行业,自然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在短缺经济时代,做得精与不精,其成果上的差别往往不是很大,因为大家基本都只是在分享市场红利而已,房地产企业尤其如此。充分的竞争才是成熟市场的常态,接下来的市场将和过往截然不同。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虽然还会充满阳光和发展机会,但企业的分化已在所难免。有的可能会轰然倒下,有的则会继续前行。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就只剩下被分流或者被吞噬了。我们与其去抱怨市场太恶劣,倒不如静下来退身一步,看一看我们的发展模式是否真正符合专业逻辑,看一看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是不是足够精细。

我个人认为,对商业地产而言,找到出口远比追求风口重要得多。理清专业逻辑,找到产品出口,企业才有更大的机会。找到出口的关键就是要尊重专业逻辑,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符合逻辑的产品都能禁得起考验。

商业地产具有地产属性和金融属性,具有商业经营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商业地产正是通过商业经营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和释放,最终实现从房地产产品到资产增值的金融化过程。这就是商业地产的专业逻辑。

对商业地产的商业经营功能,市场没有任何争议,而其社会服务功能,全行业却一直没有重视。当我们完全出于租金收益的考虑,一味放大商业经营功能的时候,其实根本无法达成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区隔,恶性竞争也在所难免,但商业地产的社会服务功能一直都没有被挖掘。

当我们改变思维,站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重新审视商业地产发展路径的时候,答案就有了。赋予商业地产以更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使更多的商业地产成为商业与社会服务功能体,其现实意义将远大于单纯强调商业经营功能。

从上述商业地产的专业逻辑可以得出结论,只有让商业经营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相互融合,才能在地产价值向资产价值转变的过程中得到保值和增值。只有抓住社会服务主线,才能让商业地产找到真正的出口,激发出更大的活力,才能让商业地产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成为市民居家生活的福祉,才能让商业地产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化价值得到体现和升华。

社会化和社会属性正在成为商业地产的新核心。各种社会服务和生活服务是不可或缺的,是有价值的商业资源,当这些商业资源经过有效的商业管理,被赋予货币化,就会成为有价值的资产,而这些资产通过金融工具的运用,就可以转化为增值的资本。资本最终一定将和社会接轨,例如强调社会化资本积聚的REITs。这就是商业地产的社会化服务和资本的社会化组合,他们共同构建起商业地产的社会价值闭环。

由此可见,社会化对商业地产而言,有着比其他行业更加重要的发展推动意义,让商业地产具有更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将是商业地产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路径。

(作者为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