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生态治理 探索凝心聚力之道

秦东魁2018-09-13 17:38

1

作者(左一)参观调研沙漠化治理基地与参加调研的沙特王子合影

中国绿化基金会理事 秦东魁/文

五年耕耘开拓,八方联动呼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卓有成效,也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响应。生态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议题。

“分享中国生态治理经验,推动民间国际合作,促进生态共建共享”。9月12日,“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国际论坛在甘肃省武威市召开,推广民勤生态治理的中国案例,推广“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成果,让“一带一路”民间力量携起手来,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深化“一带一路”生态治理理念,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生态的认知是非常深刻的,2000年前的先哲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中国政府也历来重视环境问题,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时至今日,中国正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全面打响了生态环境的保卫战。在广大的基层,大批散乱污企业被取缔;在广袤的农村,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正在改变着群众的生活习惯;生产制造方式也接受着来自环境标准要求的深刻改造。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首先要以“建设”为基础和前提,要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环境稳定性。同时更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现代化手段,加快“智慧生态”建设,建立生态环保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的监控系统,从局部开始要建立全区域,全要素,全覆盖的采集和监控,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通过对所采纳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重点区域进行问题的可以预见处理及人员任务的分派。

 打造“一带一路”生态治理体系,要以共享姿态带动民间力量携手共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了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的天下大同理念,追求开放共赢,共建共享,符合趋势。这既是官方层面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广开民间合作之路的重大机遇。当前,民间合作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民间合作往往能采取多种方式、以极大的灵活性帮助生态治理问题倡议更好地落地,成为各国政府的向导。民间合作还能促使民心相通,使沿线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建设目标所不可或缺的。

 推进“一带一路”生态治理现代化,要大力促进先进经验国际间交流

当今生态治理问题为全世界所重视,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雾霾等等,虽然争议不休,但人类警惕与智慧并未缺位,生态不再是一地一国的事情,大力促进各国先进生态治理经验交流推广十分必要。在治沙方面,中国的塞罕坝,库布其,民勤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一带一路”各国贡献了生态治理中国方案,值得大力推广,以让更多国家人民受益。此外,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提升生态治理能力,还需有效开展对“一带一路”地区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等的综合研究,集成中国荒漠化技术,例如推广示范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荒漠化防治、生态保育恢复、可持续土地管理和绿色经济发展等先进技术模式。我们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更要广泛搭建平台,促进先进经验国际间交流。

 生活于同一颗星球、呼吸着同一片空气,世界各国都有义务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中国也将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继续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一道守护绿水青山,为造福人类共有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建立起一个生态治理国际民间力量长效合作机制,让更多国家、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 “一带一路”生态治理建设当中来,为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生态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