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拆分后 GE医疗中国寻路

韩静2018-10-27 10:5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韩静 “希望大家不要拍照。”看到有人举起手机对着身后的屏幕,GE医疗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总经理陈一鹏微笑着提示。

工厂里常见到类似“禁止拍照”字样的提示语,因为其中往往蕴藏着企业的技术机密。而这里的主角则是GE(通用电气公司)医疗近年来创新升级的一款产品——3.0T SIGNA Pioneer高端磁共振设备。GE医疗近日决定,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的这款设备开始对华供货。

然而,这一变化并没有引起中国医疗市场较大的反应。因为,全球高端影像设备巨头三巨头“GPS”西门子和飞利浦均在2015年就上市了高端3.0T核磁设备。GE医疗于2017年上市这款设备后,一直销往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而此前国内市场上即使出现了这款设备也都是从美国进口。

但GE医疗大中华区首席市场营销官王飚说,此举意味着GE医疗完成了布局全球市场的重要一环。

GE中国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总监戴鹰曾在医疗领域担任过5年CTO(首席技术官),他了解中国研发团队在医疗设备领域近十年完成了60余款医疗产品的研发并估算了这些本土研发为GE带来的收入:不低于10亿美金。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制造的产品为GE降低25%的成本。

在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时,庞大的市场空间为GE医疗提出了除技术外更多样的本土化需求。

今年6月,GE宣布分拆医疗业务,是三大巨头中最晚分拆的公司。随着高端产品的在华布局,以及市场的不断渗透,很多人更想窥见的是分拆后的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是否有所改变,下一步又将如何布局。

“智造”本土化

GE的医疗业务一直是其最赚钱的版块之一。从1991年第一家合资企业GE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至今,GE医疗不断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GE2017年的财报显示:拉丁美洲、中东、中国等新兴市场订单增长强劲,达12%,中国和中东地区是增长的主力。

而就全球高端器械设备领域来看,GE医疗是最晚分拆的公司,西门子在2015年正式拆分其医疗业务成立一个独立的公司;2016年飞利浦将照明业务独立上市而成为专注医疗业务的公司;GE于今年6月26日宣布分拆医疗业务,目前的进展暂不明确。

至此,高端医疗器械三巨头均走上了医疗业务独立发展的路径。分拆后,中国仍然是GE医疗的主力市场。

由于GE3.0高端磁共振设备是根据订单而供货,因此,GE开始在华供货,是看到了中国市场对该领域强大的市场需求。据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核磁共振设备市场深度评估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国内超导磁共振需求量约800台/年,以市场均价500万元/台估算,目前国内磁共振(医用、科研)市场容量约40亿元。

陈一鹏介绍,作为美国本土以外唯一一个具备3.0T高端磁共振设备生产能力、同时生产超导磁体和磁共振系统的生产基地,天津生产基地实现了“智造”本土化。“举例说,目前高端磁共振生产线上关键流程操作的工作人员都在美国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同时,美国、日本的研发、质量控制工程师也都定期在天津工厂参与培训和检验工作。”陈一鹏说,在人才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技术本土化。如此,天津工厂和美国工厂遵循着相同的标准、提供同样质量的产品,为全球稳定供货。

此次,天津工厂生产的3.0T磁共振产品开创性的实现了DST环绕全景成像技术,配合业界首个定量图谱MAGiC技术,首次实现了图像不受参数限制、扫描不受操作影响的行业新标准。可在一次成像中提供至少6个不同的对比度,通过一次扫描解决了原来需要5至6次扫描实现的图像信息,获得全脑定量图谱,脑扫描的时间从20分钟减少到2分半。GE医疗创新的成果很快受到了国内市场的需要。

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陈敏一直在进行磁共振神经扫描方面的研究,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症等老年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测。今年5月,北京医院携手腾讯觅影和GE医疗磁共振产品部,成立“医学磁共振影像人工智能联盟”,共同开展多中心合作项目,借助MAGiC定量图谱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进行人脑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肿瘤方面的临床研究,通过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技术应用,深入老年疾病的研究。“MAGiC技术带来的创新,将改善医生进行神经扫描和诊断的方式。”陈敏介绍说。

理解本土化

GE和中国市场的渊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早在1906年,GE就开始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是当时在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外国公司之一。1908年,GE在沈阳建立了第一家灯泡厂;1934年,GE买下了慎昌洋行,开始在中国提供进口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服务。1991年,第一家合资企业GE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或许彼时的GE高层不会想到,未来在中国市场会有着怎样的需求和前景。而后任者则将身处具有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应对机遇与挑战。

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E医疗集团中国总裁段小缨有着多年海外工作经验。她是GE中国第一个来自本土的首席执行官,也是GE中国第一个女性CEO。段小缨坚信:走近中国,才能理解中国。她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时发现,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不一样。段小缨在之前接受采访时谈到,大型三甲医院,产品、临床、科研的需求跟国外大型高端医院差不多;而基层医院所需要的产品可能只针对临床,并不做科研和教学;民营医院面对的则是技术和服务本身的问题。“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我们会围绕四大支柱,渠道、产品、服务和生产推进本土化,某种程度上是量身定做。”段小缨说,GE在更贴近需求的地方组织研发、生产、制造,希望可以有更快的发货和供货周期。

GE医疗还在中国建立了一支由专业销售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团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去优质产品、领先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在临床专家评介会上,GE研发团队通过和客户交流的机会收到问题的反馈,以进一步改进。卢殿峰说,正因为如此,GE医疗的产品做到了“本土订制”。而GE医疗的磁共振业务则在服务中国的基础上,做到了服务世界。

谈到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没有人比陈一鹏更了解这些年它发生的变化:2012年GE医疗计划投资1亿美金在中国天津建设第五大生产基地,2014年6月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完成整体基建。2015年,以3.0T Pio-neer平台磁共振系统的成功试制和量产,开启了高端磁共振全球供应的业务格局。2016年至2017年间,天津工厂在3.0T高场超导磁体制造工艺、磁共振系统集成测试、液氦系统回收等多个关键生产环节不断完善和提升,实现了3.0T SIGNA Pioneer磁共振的全面、稳定量产。4年来,GE医疗已经连续2次增资,投资总额从最初的2.1亿发展到4.7亿,增长超过2倍。投产不到4年,产值从1亿增加到12亿。“目前,GE供应全球市场的磁共振产品有50%产自天津工厂。未来,3.0T高端磁共振设备也将有20%产自天津工厂。”GE医疗大众化去磁共振业务总经理卢殿峰透露,接下来,全系列的磁共振产品均有望实现在天津生产。

“当初规划下来四万平方米,现在只使用了大概60%。”陈一鹏说,未来3年GE还将在这里再增资1.6亿,为全球市场布局。还有很大的空间,有更多的产品,支撑更大的产量,支撑更大的市场。

坚持本土化

因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三甲医院分流到其他医院。一位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任先生告诉记者,很多患者因为在三甲医院排一个核磁的检查要等待很长时间,会到民营医院或基层医院检查,如果设备是高质量的进口产品,检查报告也能得到三甲医院医生的认可。

市场现有的磁共振设备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档,而高端3.0磁共振设备由于其价格比较昂贵一般用于大型医院和科研机构。卢殿峰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为了满足不同需求,GE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除了3.0T高端磁共振产品,还有1.5T磁体、1.5T磁共振系统等类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他说,产品和服务都要及时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驱动下,国民对于健康监测和疾病管理提出了更高需求。据《2016-2021年中国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统计,2011~2015年,我国磁共振设备保有量从4381台增加到9089台,每百万人口磁共振设备保有量则从3.3台增加到了6.6台。而这一数据在美国是25台,日本则超过40台。

因此,中国的磁共振成像市场相比欧美国家提升空间更大,GE医疗全球供应链磁共振战略经理Micah Lange认为,中国磁共振市场的增速将达到欧美市场的2倍以上。

GE2017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1221亿美元,利润率减少5.7%。医疗板块贡献了191亿的营收,同比增加5%。在巨额亏损的第四季度,GE医疗仍保持了6%的增长。段小缨透露,目前GE医疗70%的营收来自于美国之外,中国是GE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营收和订单约占整个公司的15%。

今年6月26日,时任GE医疗集团总裁兼执行长约翰·弗兰纳里(John Flannery)通过内部邮件宣布,计划将医疗业务独立成为医疗公司。而独立的动作未露端倪,风云突变。美国东部时间10月1日,GE董事会开除了上任仅14个月的CEO约翰·弗兰纳里。并在当天宣布,任命小劳伦斯·卡普(H. Lawrence Culp, JR)接替弗兰纳里为公司CEO兼董事长。

王飚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医疗业务的独立,会让GE医疗更为专注、高效地在医疗领域长期投入,并更快速地获得资本,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产品创新,提供满足患者多种需求、疗效显著的解决方案。

而行业内关于“换帅后是否会影响GE医疗独立”的讨论,王飚认为,不管董事会如何决定,都不影响GE医疗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不影响对中国客户利益的最高关注。GE将专注于本土化,因为这是坚持多年并将继续下去的策略。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