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脸、改名 苦等国产的林肯推出“航海家”与MKC提振士气

高飞昌2018-12-18 09:2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飞昌 进入中国市场四年后,美国豪华汽车品牌林肯走到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一边是“中美贸易战”硝烟不减,使得进口车身份的林肯在华增长从此前的高歌猛进变成几近停滞,一边是2019年林肯即将进入国产化阶段,未来新增长可期。然而当下的一段时间内,林肯依然处在“贸易战”与“国产化”的夹缝中,艰难前行。

数据显示,林肯汽车今年前10个月在华销售44359辆车,同比微增3%,相比2017年全年增长66%的势头,已是今非昔比。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今年“中美贸易战”爆发,进口自美国进口的整车关税被提升至40%,主要产地在美国的林肯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为提振士气,林肯在广州车展前夕推出两款新车,其一是林肯Nautilus,并取其拉丁文意思命名为“航海家”,实际上该车就是林肯中大型SUV MKX的中期换代车型,另一款新车是中期改款的MKC。说到新车命名,根据林肯目前的新车命名趋势,放弃以M打头的纯字母组合,而对每一款新车单独命名,这从林肯的全尺寸SUV Navigator领航员、中大型轿车Continental大陆,以及另一款即将登场的SUV Aviator飞行家身上都能看出来。不过,MKC为何没有改名目前尚不得知。

由于均是中期改款车,林肯航海家与新款MKC相比前作的改变都算不上大,最大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上,简单来说就是两款车都进行了“换脸”,前脸进气格栅变成了被称为“星辉式”的设计,即前中网部分由一个个林肯徽标样式的镂空镀铬排列组成,此前这两款车都采用“飞翼式”前格栅并和大灯连在一体,而新款车的大灯则采用了LED光源。车辆尾部,两款车都保留了贯通式的尾灯,并加入一条镀铬条来拉宽视觉效果。如此新设计,使得林肯旗下所有车型都完成了家族化设计的统一,其带来的效果是车辆看着稳重大气。

至于内饰,航海家与新款MKC都没有做出太大变化,保持着此前的稳重风格,T字形的布局和显眼的物理按键显得有些老套,但是航海家的仪表盘改成了液晶显示屏幕,另外两款车内部的软性材质包裹面积增大,座椅也换上了苏格兰真皮座椅,质感上有一定的提升。

动力系统方面,航海家仍然采用2.0T和2.7T两款发动机,其中2.7T V6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29匹马力,最大扭矩为528N·m,实际上这款发动机早在福特金牛座、锐界等车型上已经搭载,技术比较成熟,所不同的是航海家的变速器从6AT升级至8AT,这有利于提升换挡的平顺性。而MKC依然搭载2.0T发动机和6AT变速器,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3马力,最大扭矩为389N·m。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林肯新车发布会上,林肯亚太及中国区总裁毛京波宣布林肯的全新品牌理念——“静谧之旅”,这与此前林肯提倡的“静谧的豪华”一脉相承。从产品的角度,这意味着林肯产品特色主打安静和舒适。

航海家在前后车窗配置声学夹层玻璃,在车辆底部和油箱加厚吸音材质,使用静音轮胎吸收路噪,配合ANC主动降噪系统,以达到“静谧”的效果。舒适配置方面,航海家配备的22向电动调节前排座椅、Revel锐威音响系统、车载4G Wi-F和手机充电功能等使得驾驶员的驾驶舒适度提高,另外航海家还搭载了林肯Co-Pilot36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集成超过20项先进驾驶辅助配置,包括LCA车道居中辅助系统、ESA紧急避让转向辅助系统和PIB碰撞后主动制动系统,这些配置也有益于提升驾驶舒适度。而新款MKC也通过Stop&Go自动跟车功能、PCA防碰撞预警系统、车载4G Wi-Fi等提升了其科技含量。

在售价方面,林肯航海家预售42万元起,MKC官方指导价为29.88万-38.88万元。从竞品角度,由于航海家定位于中大型SUV,其竞品包括奥迪Q7、宝马X5、奔驰GLE等,但由于其售价仅为ABB竞品的一半,所以其实际竞品为同价位区间的奥迪Q5L、宝马X3和奔驰GLC,这几款车同样也可以看作中型SUV林肯MKC的竞品。可以看出,林肯依然延续着此前错位竞争的手法,即用高级别的车与ABB低一级别的车比拼,这符合其豪华车第二阵营的品牌身份。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林肯在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进入国产化阶段,这是规避目前“贸易战”的干扰、保障品牌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根据林肯的规划,2019年就将推出首款国产车,未来三年每年都将推出一款国产车,而林肯飞行家Aviator、新一代MKC、新一代MKZ,以及航海家,都有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产品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包括行业政策走势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观察、自动驾驶前瞻研究、汽车后市场产业洞察。尤其对于相关汽车企业战略变化和发布的汽车新品有独特见解。擅长做调查、挖内幕,呈现专业精准的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