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德国的转型

萧瀚2019-01-27 02:08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萧瀚/文

本文看似2018年读书单,其实只选择了部分对我的思考最有启发的阅读(因问题意识而主要集中于世界史中的法政类),做一番整理,于别人未必有什么参考价值。人的问题意识不同,阅读目的各异,读书并无标准答案,在这个标准答案遍地的国度,强调这一点似有必要。

我读书向来比较乱,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下面提到的这些书,是因为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而系统阅读的,与这些主题无关却又读得有滋有味的“闲”书,就不涉及了。

国际政治方面的阅读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重读)、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格雷厄姆·艾利森《李光耀论中国和世界》、基辛格《大外交》(重读)、《论中国》(重读),这六本书是2018年在阅读国际政治方面觉得比较重要的著作。

我读书很慢,不管什么书,如果打算读完,一定是每个字都读过的——包括注释,这个读法很笨,但对我这种笨人,只能这么读才会对思考有真正的助益,更由于记忆力惊人地差,许多书常常刚读完,就忘光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书,隔几年就得重读(比如亨廷顿的书)。上面这些书里,布热津斯基《大棋局》、基辛格《大外交》,我觉得是在国际政治领域值得重读的好书。

目前以“修昔底德陷阱”知名的国际政治术语观念里,中国时常被视为一个挑战美国霸权的崛起国,无论是米尔斯海默还是艾利森,都持有相似的观点,虽然艾利森似乎比米尔斯海默乐观,并不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个绕不过的陷阱,而是事在人为,但从他给出的论据来看,中美面临一战的几率相当高。不过,比起布热津斯基,这两位比较国际政治学家的战略眼光似乎没有那么远,前者的《大棋局》出版于1997年——22年前,对于中国崛起的速度和可能性都进行了极具前瞻性的预言——以中国目前在全球的经济地位,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他看走眼了,但我认为布热津斯基目光如炬,也许看得更清楚——毕竟现在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所谓“中国时刻”。

另外,与其他比较政治学家相比,米尔斯海默的理论有一个让人不安的“预言自证”特点,即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专论过的社会学上的托马斯定理:“如果认定某些情形为真,那么它们就会变成真的。”米尔斯海默认为国际社会的丛林特征导致了大国争霸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一种将国际环境推向战争的观念毒品。默顿在上述同一部著作中,也举例说明战争预言的“预言自证”问题。在2014年修订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第十章,米尔斯海默详细预测中美关系的近况和中远景,而这几年的发展正在一步步“验证”他的预言。然而,这到底是预言还是诱导?米尔斯海默去年9月份出版的新著《大幻灭:自由梦与国际现实》(尚无中译本),延续了他一贯的悲观论调,进一步认为在国际政治领域无法建立自由主义的政治秩序。虽然托马斯定理既有“预言自证”,也有“预言自败”,然而,一个可悲的现象是,往往悲观的预言容易自证,乐观的预言容易自败。

基辛格的《大外交》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外交史著作,多年前读过——那是冲着应该读而读,并非带着自己的问题读,所以此次重读,收获很大。基辛格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进入世界近现代外交史的叙述,“均势”观念贯穿了全书,这符合基辛格一贯以来的外交思想:国家之间只有确保权力均势才能保持世界和平。这种外交观与丘吉尔所谓“无永久之友,无永久之敌,唯永久之利益”可谓一脉相承,也是英国长期以来成熟和主流的外交战略。他在《论中国》里对中国也暗含均势逻辑的期许,希望中国不要谋求大国霸权,但他其实心中充满疑惑,甚至并不相信。

《李光耀论中国和世界》出版已经五年,我到去年才读,不得不佩服李光耀犀利的眼光和缜密的逻辑,到处都是真知灼见(具体就不展开了)。

日本史的阅读

长期以来,我对日本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自2015年去日本访学以来,这种好奇心尤不可遏,对日本史和日本文化方面的书特别关注。今年上半年因为要写一篇关于明治维新的文章(明治维新150周年),就又新读些书,也重读些书。参考资料当然不止这些,我只列出比较重要的几本。

《创造日本:1853—1964》、《日本史(1600-2000)》、《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明治维新》(重读)、《从幕末到明治》、《未完的明治维新》、《战后日本经济史》、《剑桥日本史(第五卷):19世纪》、《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

上面这些书里如果只能读一本,我会选择比斯利的《明治维新》或丸山真男的《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这两本书我可能会经常再读。关于日本方面的好书实在不少,比如之前也读过不止一遍的道尔《拥抱战败》,以及今年商务印书馆刚出的《倒叙日本史》系列四本(文章写完才看到这书,未读),就是坂本太郎的旧书《日本史》、升味准之辅四卷本的《日本政治史》、赖肖尔《当代日本人》、约翰·托兰《日本帝国衰亡史》、苏珊.B.韩利《近世日本的日常生活:暗藏的物质文化宝藏》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菊与刀》、《武士道》也是谁都会想到的书),不久前刚出中文版还没来得及读的藤井让治《江户开幕》更是是值得细细品读的日本史名著……

我觉得思考日本现代化问题,需要把握几重日本史和全球史问题,比如,一是日本的地缘特征,使它能够远离帝国漩涡,一定程度上免遭东亚大陆的大一统之祸;二是日本历史的一些独特性,比如天皇制度、幕藩体制、藩阀体制、地方自治传统、佛教与表现为泛灵论的神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结构和民族意识的影响;三是十九世纪开始全球性的工业帝国主义时代对日本的强烈刺激,及其基于本国而引发的回应方式;四是日本民族的单一性,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以及相当独特的国民性,比如勤奋、自律、集体主义、服从等;五是日本在国际政治方面缺乏悠久历史经验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前面列出来的这些书,不限于去年读过的,也包括后面举例的书,对于上述我认为最重要的五个问题,都有深浅不一地涉及,解我许多困惑。不过,即便是去年刚读的这些书,也并不是每本都好,比如冈田武彦的《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前后水准不一,后面的三万字质量就差一些;佐佐木克《从幕末到明治》则对天皇完全不敢批评,故而有失公允等……但是布鲁玛的《创造日本》和丸山真男的《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则是名副其实的杰作,尤其是后者,丸山真男作为日本迄今最杰出的政治学家,对日本问题的形成及其来龙去脉都有极其精湛的考察与透视,参照他的其他作品(比如《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可知,他对明治以后的天皇制解剖得尤其深刻。

这样谈论日本史,当然会过于肤浅,对于中国人来讲,研究日本应该是个长期持续接力的事业,严肃地讲,我囿于语言的隔阂,还没有资格进入这项事业。就此打住。

德国史阅读

去年下半年,为了写一篇与德国有关的文章,我开始系统阅读德国史方面的著作。然而,就像想要了解和理解日本一样,读史都得从源头开始。我最初只打算写一篇跟魏玛共和国有关的文章,计划里只需要系统了解魏玛共和国史。结果发现根本不行,只能继续系统地往前读史——以前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读史,纯粹是读着高兴,与治学关系不大,所以获取资讯的效果很差(比如多年前曾读过两遍的迈克尔·格兰特《罗马史》几乎没什么印象了,即使书上做了两遍笔记)——不然理解不了魏玛共和国,也理解不了第三帝国。于是,走进第二帝国史,然而,这依然不能解我困惑,所以相继回到神圣罗马帝国史、罗马帝国史、罗马共和国史,最后索性回到一直以来就很喜欢的李维罗马史时代,以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和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这一阅读还在继续中,需要今年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愛德华·吉本六卷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才读到第三卷,多年前读过的简本不能算数,好在吉本的史著,极有阅读快感,并不让人望而却步。

去年最让我震撼的阅读,来自德国已故的政论家和历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哈夫纳目前在中国出版的中译本已有五本,即《丘吉尔》、《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解读希特勒》、《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回忆录,1914—1933》。作为一个政论家和历史学家,出身于法学的哈夫纳有着特别的学科优势,其史著史识超群,文字上不但简洁晓畅,而且逻辑缜密、论断精准,又由于在英国生活多年,英式幽默时不时也会点缀其间。至少目前这五本书,可以说,每一本都很出色,《解读希特勒》尤其精彩,其解读希特勒和德国历史之简洁与精准——而且别出心裁,令人击节。

当然真要了解德国史,仅仅读哈夫纳不够,他提供的是一个历史的医学模具,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的肋排以及身上其他所有骨骼,但历史的血肉与脏器,还得通过包括阅读其他著作的多种方式来填补。

关于魏玛共和国史方面的著作,国内向来出版得很少。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的瑞士学者埃里克·艾克的《魏玛共和国史(上下)》依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魏玛共和国通史(他的另一本书2015年出版的中译本《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可谓魏玛通史前传),法国学者里昂耐尔·理查尔的《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中译本2005),篇幅不大,但是一部年鉴学派风格的好书,有着广阔的“低机位”社会史视角,是对上述艾克通史极好的补充——介绍魏玛社会文化史的还有一本彼得·盖伊的《魏玛文化》(中译本2005),也可以作为辅助读物。

2017年11月出版的松特海默《魏玛共和国的反民主思想》、彼得·C.考威尔《人民主权与德国宪法危机:魏玛宪政的理论与实践》这两本书,对于了解魏玛时代的法政史很有参考价值,但都不是我最喜欢的著作。在我看来,前者没有历史的场景和血肉,只有凌空的思潮;而后者对于德国公法存在的问题既缺乏历史的纵深,也没有政治哲学高度上的批判,因此对其悲壮的结局缺乏透彻的洞察。这两本书的资料价值都大于思想价值。

2018年还新出版了一些德国通史方面的著作。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14:分裂的国家》(第四版),2011年,该书的第三版中译本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过,这部通史集中关注自魏玛共和国以来德国社会所经历的百年裂变之痛,呈现了惊心动魄的百年德国史,对于各种社会分裂与冲突及其后遗症与未来的隐患,都有公允和富有启发性的洞见(新星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剑桥德国史》也是弗尔布鲁克的作品,可以参照阅读)。商务印书馆出版、由乌尔夫·迪尔迈尔等多位历史学家合著的《德意志史》,篇幅不大,但参与的作者都是当今德国重要的历史学家,代表了各个专史领域很高的成就。这不是一部德国史,而是一部德意志史——历史视野宏阔远大,是在比较欧洲史背景下言简意赅的德意志政治、经济、文化史。与史蒂文·奥茨门特的《德国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相比,这部《德意志史》视野更开阔,史料运用更切要,尤其是史家的姿态更雍容,没有像后者那样隐含了强烈的民族国家自我辩护色彩——所谓“寻找优秀的德国人”这样的姿态,无法不显出自卫的姿态。

妙趣横生的阅读

除了上述较为系统的阅读之外,还有一些零散的东翻翻西看看——我向来都觉得这种阅读是最愉悦、最迷人的,也是阅读作为知性活动最具魅力的一面。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书赏心悦目,但没有时间通读,只能大致翻阅,下面随便举几个例子。

美国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的史笔简直是一支魔笔,理想国去年出的《八月炮火》——写一战的第一个月,她以小说家的手法却用精确的史料构筑了一个读者几乎可以触摸的世界,紧张、刺激、魔幻,充分展示了一战前后那个各国权欲炸裂的荒诞欧洲(另一本写一战也很好看的书是埃克斯坦斯的《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国内出版的塔奇曼著作已有六本,也都是好看的书。

理想国出的另一本德国史著作《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从欧洲尤太人的金融史角度,钩沉史事,从幽暗的历史深处别出心裁地打捞出俾斯麦与第二帝国的隐秘关系,让人耳目一新。

去年还有一部塞登施蒂克的《东京百年史:从江户到昭和,1867-1989》(上下)值得一提,作者是位热愛日本文化的美国人,他通过城市变迁的大量历史细节,举凡街道、市场、房屋、饮食结构、娱乐场所等的变迁,以大量细节呈现了东京如何从幕府时代走向现代大都市的历程,这个历程正是日本现代化的历程,这种小切口大历史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仿佛坐在推轨摄像机边上纵穿百年历史,有强烈的现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