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从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开始

言咏2019-03-18 10:5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言咏/文 一个小学一年级孩子的母亲在微信群里吐槽,说孩子语文考试有一道填空题,问“树上的柿子像什么”,正确答案是“灯笼”。孩子答错了,且不理解为什么柿子像灯笼,在孩子眼里,这两样东西个头差太远了。

引发这场吐槽的是妈妈们对儿童剧的讨论。她们在佩服国外儿童剧脑洞奇妙的同时,也惋惜国产剧“槽点多到尴尬”。她们问: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

我想起不久前另一个微信群上传的一则视频。视频里,一个一年级女孩像背乘法口诀表一样流利地背诵着什么。上传这则视频的妈妈说:“看,我家孩子班上的学霸”。我听不懂她在背什么,追问之下,才知道,她在背词——不是英文单词,是中文单词,诸如“半天”“半个”“半日”“从来”“从小”“从中”这些没有语境的割裂的词语。为什么要背?回答是:学校发了词汇表,不要求背诵,但考试会考按拼音填空,为了更好地应付考试,家长让孩子背。

这就是答案。这两则故事并没有抹黑中国教育,相反,更可以算是写照。其负面影响不止于僵化了母语的学习。小学教育对孩童而言是珍贵的启蒙。如果从这一阶段起就不允许答案的多样性,就因为服从于考试文化而用死记硬背替代鲜活的思考,那就不要奢望他们长大之后还能葆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正如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印度女记者帕拉维·艾亚尔所观察到的,中国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使他们相信答案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而她自己总是被鼓励做完全相反的事,当她在德里念哲学时,教授在课堂强调的是:永远不要盲从。因此,她在看到、享受并赞叹中国的经济成就时,也会想念印度思辨传统带来的思想自由驰骋的乐趣。

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还事关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治的完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当我们强调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靠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获得高质量发展时,更应该重视当下的教育是否培育了孩童这种潜能,或者更悲观地说,是否扼杀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奇思妙想,扼杀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异见思维?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否定,说“不”容易,难的是深入思考后理性、建设性地展示对立面的观点。一个自治完善的社会需要充分的辩论,但这辩论要建立在倾听之上,建立在清晰克制的表达之上,还需要“超越屁股决定脑袋”的狭隘。

因此,教育尤其是最基础的教育,要为创新赋能,而不是背道而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素来是应试文化,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基础教育培养的是知识扎实的人,而不是有创新精神的人。等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或就业阶段,再对他们提出创新的要求时,相关的基因已经被磨灭了。需要反思的是,用12年的时间用如此方式准备一场考试值得吗?在一个人思维最无拘束,认为“柳树像头发,乌鸦羽毛飞起来像鱼”的孩童时代,用打叉扣分的方式强加“标准答案”,如何让他们习得世界是缤纷的,观点是多元的?当一个人在启蒙之初,就习惯于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考试,又如何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更应该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智力探索?

依靠教育体制改革带来变化需要时间。其实,每个人——包括教育者也包括家长,都可以通过自身小的改变去推动大的改变。当下的中国,已经有很多教育者有所反思,并在体制内探索具体而微的改革,或者干脆跳出体制,尝试新教育。这些新教育模式,吸引了一批定见清晰、定力强大的家长,甚至也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和鼓励,成为有可能推动主流教育缓慢变革的一股清流。

相比于新教育,体制内的教育稳定性和确定性更强,但也需要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守护天性的好奇,激发思想的驰骋,奠定终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对于体制内教育中那些与之相悖的积弊,不随波逐流、不推波助澜,而是智慧地绕开它、对冲它。至少,不要为了便于考试要求孩子滚瓜烂熟连串背诵毫无意义的词语,还不如把时间花在经典的人文阅读上。

这同样需要定力,但从长远来看,无论对个体还是国家都有所裨益。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容易过时,但那些仿佛无形无用的,为创新赋能的教育,将浸润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员工,更好的公民,也成为更好自己。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评论版主编
武汉大学法文系毕业。08年入职机动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