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矛盾与实践路径

周小全2019-05-15 16:5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周小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系统的改革贯穿国内经济发展的过程,与国内经济共生共荣。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公开提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认为,这也是新时代金融系统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什么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如何化解目前金融行业存在的矛盾以更好地推行金融供给侧改革?从自身从业经验来看,笔者认为,目前金融行业依然存在传导机制不畅通、融资结构失衡、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可以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等角度着手,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解决目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1月,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年多来,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我国经济供求关系趋于改善,经济运行内在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今年2月22日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金融工作的主线。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化解金融供给和资源配置的失衡矛盾,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支撑意义,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与效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将是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领域。

第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端着力加强金融“结构”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金融供给侧矛盾,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即从“供给”端推进金融“结构”改革,其内涵涉及“金融供给”和“金融结构”两个层面。一个是金融供给体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是加强优质金融供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减少低效领域金融资源供给、推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加大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重点支持。另一个是金融体系结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是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优化,通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第三,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治本之策。总书记明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一方面,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角度看,我国融资模式单一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影子银行风险累积,银行主导金融业发展导致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金融资源错配导致部分行业风险积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调整金融的供给结构,有利于化解风险过于集中的局面,降低部分领域的高风险程度。另一方面,从根源上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看, 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之间的发展节奏、改革进度不匹配,是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关键因素,是金融系统风险急剧上升的主要根源。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打牢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但金融传导机制不畅、机构发展失衡、产品服务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金融传导机制不畅。一方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我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M2曾连续几年以12%-13%高速增长,目前基础货币存量、信贷规模依然处于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性短缺概率较低。另一方面,金融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渠道不畅。部分金融机构将资产和负债在表内和表外、银行和非银行之间腾挪,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空转,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出效应”,货币资金利用效率大幅降低,部分企业和领域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是金融融资结构失衡。我国社会融资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贷款一直占主导地位,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低,尤其股权融资是金融发展短板。据相关统计分析,截至2018年末我国社会融资总规模200.75万亿元,间接融资比重高达83%,其中银行贷款136.9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比例近70%;直接融资占比17%,其中债券和股票融资比例分别为10%和3.5%,剔除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直接融资不足14%。增量融资方面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中,贷款比重从2002年高达95.5%逐步下滑,但2018年仍接近80%;直接融资比重基本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受债券市场规模扩大和股票市场牛市推动,2015年直接融资比重达到24%,但其后受股票市场震荡调整以及资金面中性偏紧导致债券市场收缩,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下滑,2018年仅为14.8%。

三是金融机构发展不协调。我国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偏高,其他金融业机构规模相对偏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受到政策和资源倾斜,一直作为金融业发展的重点,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等其他金融机构近年相继有所发展,但仍然相对滞后。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250万亿,跻身世界最大的银行体系之一;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总资产规模仅相当于银行业总资产的8%左右。而银行业金融体系资源集中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接近40%,中小金融机构占比低,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等发展相对缓慢。

四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但我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不协调的融资结构,导致银行信贷体系、货币市场规模较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发展不足。分市场来看,我国的债券市场由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柜台债券市场三个部分组成,三个市场之间相互独立、存在分割。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对成熟,市场规模和影响力远高于后两者。此外,债券融资处在三大监管体系下,国家发改委监管企业债、证监会监管公司债、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监管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监管主体和审核标准差异,导致不同品种债券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作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重要途径快速成长,重点发展主板、创业板和即将启动的科创板,但其他区域股权市场和场外市场发展相对落后。

五是金融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相对于多元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偏少、结构不合理,金融服务供求失衡、资源配置效率相对偏弱。金融服务“重大轻小”,集中于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金融资源大量配置在产出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等行业和领域,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新兴行业与“三农”领域获得金融支持难度较大,农村金融服务与“三农”发展需求不匹配。

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

总书记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从2017年提出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到2018年提出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深刻阐释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发展脉络。当前,有效化解金融供给矛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须在“破”与“立”上下更大功夫。“破”是解决金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建立金融退出机制,去除低效金融供给;“立”是在补齐金融领域短板基础上增强金融创新、发展新金融供给,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实体经济效果。结合从业实际,笔者认为,可探索在六大领域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资金配置效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是推动非市场化利率与市场化利率并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逐步形成商业银行对市场化利率的定价权;二是改变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传导渠道,推动中小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作为传导主体,避免货币因“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非银行机构——实体”的传导链条过长导致的资金低效率;三是引入更多资金服务实体,包括引导民营资金、产业资金、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优先股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第二,深入推进融资结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重点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调整间接融资结构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发展直接融资体系将是未来金融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直接融资侧重于股权、债券融资,发展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优化和调整目前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鼓励发展存款单、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保险单等间接融资工具,增加更多有效供给,减少对银行信贷的融资依赖。

第三,深入推进金融机构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体系供给侧改革包括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动银行业体系改革、建立金融退出机制。一是优化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的布局,着重发展定位于小微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继续放开金融准入门槛,鼓励设立更多小微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推动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入外国小型专业金融机构。二是大力发展证券、信托、期货、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保险构成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鼓励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着力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重点推广针对小微企业的专项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产品支持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以推动证券行业注册制为契机,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伴随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资本孵化、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和结构化融资等一揽子综合服务。三是推动银行业体系改革。构建中小银行服务体系,着力发展区域性的中小银行、社区银行、小微银行、民营银行等银行机构。推动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支行和社区支行发展,在银行内部形成分层金融服务体系,将目前存在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下沉,精准服务不同层次金融需求。探索发展“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银行,深入了解产业、对接产业,推动银行的行业专业化发展,扩大金融有效供给。四是加快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和破产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和保障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通过兼并收购、清算重组等市场化方式推动低效金融机构退出,减少低效、高风险的金融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四,深入推进金融市场结构性改革,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重点在于发展股债融资市场,有力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一是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为基础。发展直接融资依赖于稳定、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需要建设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要进一步完善各级股权市场的制度建设,填补监管漏洞及短板,推进交易制度和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市制度,吸收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淘汰劣质企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二是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构建包括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场外交易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三是以发展股债融资为重点。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加强主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等不同市场间的有机联系,继续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推动地方各类股权融资规范发展,完善区域股权市场体系。四是建立统一监管、相互连通的债券监管与交易体系。建立标准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统一监管和执法,推动三大监管体系下的债券融资工具协调发展;实现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联通,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的债券市场。

第五,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精准服务力度。产品服务供给侧改革,以发展金融科技和创新金融为契机,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营销渠道、盈利模式等创新,扩大有效金融服务范围,更好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与国家战略等方面。一是推动金融科技,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运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精准对接金融需求、提高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等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和效果。二是探索新的抵质押方式,引入包括知识产权、专利等无形资产、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作为资产抵质押范畴,化解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因缺乏实物资产抵质押难题;推广信用保护合约等信用保护工具,增加信用风险控制手段,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途径。三是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等创新金融业态,推广供应链金融、保理、反向保理等新兴融资和业务模式,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

第六,深入推进农地金融制度改革,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解决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和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体系,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另一方面还应将农村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农地金融业务,在积极探索地票交易、农地信托、农地入股、农地证券化等农地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可着手考虑组建国家土地银行,从源头上增加农地金融制度供给。笔者在已有的农地金融相关课题的研究基础上,从“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三性合一的视角对优化土地银行功能有如下几点认识。一是提升商业效益。承建土地银行的目的在于为土地融资提供平台和渠道,同时其商业属性要求其向市场要效率,因此为了盘活土地资源,土地银行还需要具备完备的土地收储制度和高效的营运功能。要多元化拓展资金来源,在采取“国家财政+社会资金”形式基础上,借助市场化金融工具筹措资金。二是强化政策功能。农地金融的二元结构容易引发市场失灵和配置低效,政策扶植和引导尤为关键。土地银行具备政策属性,一方面土地银行接受政府财政的专项资金支持,享受资金便利,同时也承担着政策落地和信号传导的职责;另一方面土地银行具有监控防化风险的功能,加强流程监管,切实保护农户农企、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的权益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三是加强部门合作。由于土地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土地存贷业务、土地开发经营、土地金融等业务,因此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必然需要包括乡镇土地信用合作社、县区级土地银行、省市级土地银行、国家土地银行总行等各层级各部门明确的分工定位和加强协同。要优化组织架构管理,采取垂直管理体系,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四是做好相关配套。土地银行的稳健运作还需有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土地金融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组织构架、加大对土地银行体系的财政支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地价值评估机制等。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商业性、合作性与政策性相融合的农地金融化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项目编号:16BJY097)资助]

(作者系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