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李若谷建言“一带一路”:构建投融资新体系 学会在质疑中讲好故事

张颖馨2019-05-23 13:1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颖馨 “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亦不容忽视。日前,在CF40孙冶方悦读会上,CF40资深研究员、原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结合新著《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一书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建议。

如何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5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资金融通稳步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肖钢从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投融资特点进行总结:第一,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在资金方面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第二,央企和国企引领作用很明显,这也是中国特色,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给予引领,国企央企率先,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也投入“一带一路”项目当中;第三,合作区聚集效应开始发挥,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园区的投资大概将近500亿美元左右,75个园区,园区聚集效应很好;第四,投融资的合作开始启动,要跟外国的机构和国际的金融组织来共同合作。

肖钢进一步指出,当前形势下,“一带一路”投融资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缺口很大。“未来要搞‘一带一路’建设,光靠中国的资金那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共建共享。我们未来方向应该建立一个资金来源多元、利益风险共担的这么一个机制。”肖钢说。

讨论会上,CF40常务理事、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谷对肖钢的观点表示认同,其以自身实践为例强调,以贷款为形式的投融资体制恐怕难以维继,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投资体制,即让其它国家的人能到这些地方去投资。

“有没有办法,起码在一个相当时期内,比方说十年之内给进行投资的企业有一些优惠的政策,这需要国家考虑:一方面需要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一方面国内政策又阻碍它的发展,怎么办?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此外,国际合作应该如何开展,双方之间的标准、理念、做法完全不一致,怎么融合?”李若谷直言。

针对上述问题,肖钢提出要“创新融合、求同存异、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调整国内的信贷规则;优化“一带一路”投资保护和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投融资风险的评估和预警;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债务违约救助机制;加强“一带一路”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工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直面质疑 讲好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不少国家的质疑。基于此,李若谷认为,应该思考怎么去讲好这个故事,让大家逐步认同。

“2006年我在OECD贸易小组会上发言,当时不少发达国家批评中国,说给这些国家贷款叫‘搭便车’。到底是不是‘搭便车’?我的发言主题是‘发展可持续,债务才可持续’。如果借款没用在刀刃上,没用在促进发展的项目上,那肯定都浪费掉了,项目自然也是不可持续的。把是否借款作为问题的标准,这是本末倒置。”李若谷说。

据李若谷回忆,当时会上有日本参会者质疑中国向苏丹贷款是帮助独裁政府,没有支持民主。对此,李若谷回复对方称,“我们帮苏丹建立起非洲最大的炼油厂,年炼油量500万吨,从此之后,苏丹所有的加油站不再排队,但是他们买的车都是日本产的;我们帮苏丹建了两个发电站,每一个20万千瓦,总发电量占原来的80%,现在家家可以用上电视机,但是他们买的电视机都是日本的,看的电视节目都是CNN、BBC等的电视节目。到底是谁支持了民主?没有我们给它建电厂,他上哪儿去看CNN的电视节目,怎么会去买日本的电视机?”

李若谷强调,最后也要想清楚怎么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处理好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能你发展了,别人发展不下去了,那别人肯定对你提出质疑。基于此,“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