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举办2019财经新闻论坛 聚焦可持续发展与健康传播

2019-05-30 15:12

5月28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19清华财经新闻论坛”在学院环球资源厅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报道可持续发展与健康传播”,来自国内外高校与媒体的学者及专家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分享与讨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杭敏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议题与议程。她指出,可持续发展与健康传播都是广受关注的前沿议题,联合国于2015年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兼顾了社会、经济与环境;健康传播则有助于个人作出正确决策,促进全社会健康水准的提升。本次论坛与诺华集团(中国)合作,旨在探讨世界性议题在中国语境下的意义,以及新闻媒体在报道可持续发展和健康传播议题时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记者Marilyn Geewax介绍,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新闻机构与记者人数却在不断减少,这要求记者将宏大议题分解开来,讲述与读者更息息相关的、有吸引力的故事。在可持续目标落实的进程中,从性别平等到海洋生态,每个议题的细微变化都值得关注,记者应当指出问题并引导人们的行动方向。

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联合主任 Rick Dunham通过具体的报道案例,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报道角度和策略提出建议。他认为,记者在注意问题与现象之外,更应有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对全球性的话题作本地化的阐释,加以背景说明、原因分析、数据比较等,并进一步思考解决方案。

纽约城市大学麦格劳财经新闻中心主任Jane Sasseen介绍说,被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绑架的美国媒体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名人和娱乐新闻上,为此,传媒学刊《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与杂志《国家》发起倡议,呼吁媒体对气候变化等重要议题投入足够关注,寻找与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选择最佳的叙述方式和报道工具。

彭博新闻社高级编辑、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兼职教授Lee Miller介绍了健康传播的代表性议题。他展示了彭博终端关于健康传播的数据调查与研究,以生动详实的案例说明了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意义。他谈到,新闻能够让改变发生,让世界变得更好。“一则新闻报道就像是一块投入湖水的石子,它能激起涟漪,也能掀起波浪,而健康报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北京周报高级可视化编辑 Pam Tobey则从数字技术的角度讲述了可持续发展与健康传播的报道方法。她展示了围绕全球变暖、海洋垃圾和健康报道等主题作出的可视化报道,并介绍了数据的来源、分析工具及图表制作工具,提供了可操作化的建议。她强调,数据的合理使用,能够更好地让读者了解他们尚未知晓的新闻事实。

主旨演讲结束后,演讲嘉宾围绕可持续发展与健康传播的挑战与前瞻进行了圆桌讨论,并与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

论坛邀请了来自经济观察报、财新传媒、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郑州大学及春雨医生等机构的专家代表参与。春雨医生首席市场官万静波认为,“可持续发展与健康传播在中国的发展尚不成熟,需要专业引导,因此,此次论坛的讨论非常有意义。”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谭云明提出,“唯有关注自身、关注社会的学术研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由杭敏等十二位学界和业界专家基于“清华-诺华集团(中国)财经新闻系列课程”编著的《清华财经新闻大讲坛》一书。这本书也是财经新闻报道与健康传播项目的重要表达载体,其不仅包含了来自专业媒体人和高校学者对财经及健康报道的独到见解,还分享了医药健康企业从业者深耕数年收获的实践经验。通过媒体、高校和企业的信息交融、观点交互,让未来的传播人才汲取实践型知识的同时,也促进学界和业界专家的融合,为未来的医药健康行业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清华大学于2007年开设了“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GBJ),该项目是目前大陆唯一的双语财经新闻项目,已培养了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名国际学生以及200多名中国学生,向国内外新闻单位输送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财经新闻人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在这一平台的支持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业界合作举办财经新闻论坛,邀请国内外学者与专家陆续探讨了“财经报道中的数据新闻”“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报道”和“网络空间的经济报道与传播”等话题,为财经新闻报道的实践提供了广泛而深入的指导,也有效提升了清华新闻教育国际化与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