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科迪华:科技驱动农业变革

2019-06-24 11:01

微信图片_20190624104654

作为生存的基础保障,农业数千年来承载着人类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历史使命。然而21世纪以来,持续增加的全球人口、日益减少的耕地规模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在为全球农业环境带来严峻挑战。一场全球化的农业变革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科迪华农业科技™(纽交所股票代码:CTVA,下称“科迪华”)在6月3日宣布完成从陶氏杜邦的拆分,独立上市成为一家“初创公司”。传承杜邦先锋、杜邦植物保护和陶氏益农的百年积淀,科迪华基于科技力量,依托数字化创新、本土化运营和全球化协作三大布局,驱动全球范围的农业革新。

“种子和作物保护两大市场规模合计近1000亿美元,作为其中的全球领导者,科迪华拥有业界最杰出的产品组合、卓越的创新引擎、以及发达的市场通路所创造出的亲密客户关系,”科迪华农业科技™首席执行官柯林斯表示,这些资源和优势将汇聚成持久的成长动力,推动独立后的科迪华不断前行,专注投入到种植者和消费者的生活。

 “初创公司”与传承之心

科迪华(Corteva)源于陶氏杜邦农业事业部,名称灵感来源于“心”(core)和“自然”(teva),意为“自然之心”,该名称既整合了前身公司的深厚积淀,也展现了新公司致力提高农户生产力、保障种植者和消费者健康福祉的美好愿景。

一方面,拆分上市后,科迪华将杜邦先锋、杜邦植物保护和陶氏益农这三家公司的技术和网络无缝整合,打造出全面、平衡及多样化的技术和产品平台,形成完整覆盖种子、作物保护的这两大核心业务。

其中,种子业务源自杜邦先锋。凭借高品质种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流程、创新耕种模式、专业农艺服务和全产业链经营理念,科迪华能够大幅减少农户50%至75%的用种量,降低制种成本和人工投入,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和生产能力。

作物保护业务的前身则是杜邦植物保护与陶氏益农,其广泛覆盖了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牧场和土地管理、种子应用技术、城市病虫害治理、草皮及装饰作物病虫害治理等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基于三大行业先锋的产品与经验,科迪华也将继续深耕面向未来的数字农业科技业务,致力于赋能农业、农村与农民,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及经营体系,同时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今年4月,在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和植保中国协会联合主办的植保无人飞机系列团体标准宣贯会暨植保无人飞机飞控手培训会上,科迪华领衔多家行业领先企业,深入宣贯团体标准、分享植保优秀操作并组织现场观摩,彰显了其积极推动产业链各方协作,融合农艺实践与数字化技术以及促进农业安全、绿色发展的长期承诺。

科迪华农业科技™亚太区总裁傅培德(Peter Ford)指出,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需要拥有超过现在70%的粮食生产产量,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基数。而增长的产量很大一部分都要依赖于中国等亚太地区蓬勃发展的经济体。

与此同时,傅培德强调了生产效率对于提升产量的积极意义。“由于可耕种土地的面积不会增加,产量的增加需要依靠效率的提升。”傅培德表示,在此限制条件下,我们还必须注重粮食质量和环境保护,这些都是需要各方合力才能完成的。

增加产量、提升质量、减少污染——这三个因素是科迪华拆分上市后的专注方向,也是其传承前身公司经验、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

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并非易事。在科迪华农业科技™大中华区总裁黄田强看来,数字化创新、本土化运营和全球化协作,将成为科迪华未来战略的重要支撑。

首先,作为数字化农业的实践者,科迪华采用前沿的数字化技术,结合公司的农艺技术以及种子与植保相关数据,打造出了一套面向未来、高效且一体化的农业耕作和农场运营管理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黄田强举例道,针对危害农作物的秋粘虫,科迪华设计了贯穿作物生长全周期的多平台方案。在保障种子具有优良基因的基础上,科迪华运用种子处理技术,在其外侧涂上薄层,确保种子早期的茁壮生长。成长到一定阶段后,科迪华则使用斯品诺等杀虫剂进行后期防护,确保农作物良好的成长性、抗虫性和抗旱性。

其次,科迪华扎根于作物的生长土地,倾听当地农户的切实需求,采取了本土化的运营模式,开发有助于种植者实现丰收、开展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科迪华在农户、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桥梁,让种植者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也让整个农业系统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快速的响应力。

今年6月中旬,傅培德与黄田强先后走访了云南昆明宜良县、江苏昆山等地农户,了解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农户面临的痛点。“此前,科迪华在云南推出了一款玉米种子——先玉1171。这次来到云南,我们发现播种的先玉1171种子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对虫害的侵扰也有相当强的抵御性,这意味着这款种子非常适合在当地生长。”傅培德表示。

正是由于农业的本土化特性,科迪华更加注重与政府、经销商、机构、农户之间的相互协作。面对不同地区农业种植者所面临的挑战,科迪华汇集顶尖的种植技术专家、农艺专家,与当地农业专管指导部门通力协作,为农户带去可操作、可复制、有成效、定制化的作物保护方案,切实提升效率、保障产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田强指出,从田间地头到民众餐桌,科迪华致力于保护和维护全球的食品供应链,打造农业新生态,与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方展开合作,为本地种植者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科迪华的“中国故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陶氏化学与杜邦公司就开始了中国市场的开拓征程。此后,杜邦先锋、杜邦植物保护和陶氏益农陆续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兴办了工厂,并相继推出创新产品。

例如,广谱性杀菌剂大生M-45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此后在果树、蔬菜病害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几乎成为了代森锰锌类杀菌剂的代名词;玉米品种先玉335自2004年投放市场以来,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山西的夏播中获广泛种植,十余年间一直广受好评;除草剂稻杰于2005年在中国上市,将水稻田除草的安全和效率都提升到了新高度,十多年来已经发展成为除草剂行业的领军品牌。

目前,科迪华在北京、上海和台北设立了3处办公机构,拥有2家合资企业、6处生产基地、19座研发设施、100多种创新产品以及1000多名优秀人才,业务广泛覆盖28省区的3000多客户和3万零售商。

随着国内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政策的陆续推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中国政府在农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乡村振兴还是供给侧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科迪华在中国也积极地与各级农业政策部门紧密合作,帮助他们在各个地方的政策实施和本地运作。”傅培德指出。

在此过程中,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区都是小农户经营模式,庞大的农户基数也让创新的概念和产品无法快速的进行规模推广。对此,科迪华一方面坚持数字化农业创新,另一方面也积极开展农户教育。

黄田强表示,小农户对于新技术的接受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科迪华在中国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告诉他们什么样的种子是优质的、如何使用先进的技术、哪些做法可以保护环境,这些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令黄田强感到惊喜的是,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不仅为农业现代化带来动力,也为农户的意识转变提供了可能。例如,互联网技术增加了培训规模、拓展了培训渠道。基于微信群等平台,科迪华组织农民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课程培训,将此前30至50人的线下人数,提升到成百上千的线上用户。

曹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