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文 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让人吃惊,全日本40-64岁的人群中,大约有61.3万人过着“废宅”的生活,即与家人以外的人,超过半年没有交流。这其中,每3个人中就有1人依靠高龄父母的经济来源生活。
日本城市化比中国早几十年,东亚文化都将家庭关系看做非常核心的关系,日本出现的很多现象,最近在中国社会也逐渐显示出来。这两年“00后”进入大学,“95后”进入职场,但我与周围朋友说起各自亲戚家里,似乎总有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
在物质富足、关爱足够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勇于表达,敢想敢干。这是优势。但是另一方面,一些父母让孩子过度依赖自己,当孩子发现他人无法像父母那样处处照顾自己时,就不愿意去融入。我身边的一位亲戚,虽然有大专学历,自身条件并不差,但他40多年的人生里,从没有在外边正式工作过。他嫌弃外边“老板太苛刻”“同事太有竞争意识”“工作太累,赚的钱太少”。他的父母70多岁,为儿孙都买了房,给一直无业的儿子交着商业保险。这是个典型的“慈母严父”家庭:母亲一味宠溺孩子,永远把他当婴幼儿对待,为他的退缩、逃避责任找借口。父亲则永远谴责母亲太溺爱、儿子太无用,但缺乏扭转局面的办法。一家人很难真正沟通。
欧美社会用“密集母职”这个词,来形容当今社会养育孩子变成了一件过于精细的重大事情。密集母职所讲的养育,是以孩子为中心,专家引导,母亲高度情感贯注,密集劳务投入,并且花费大笔支出。
统计数据显示,1975年,美国全职母亲平均每周花11个小时在家照顾孩子,包括日常照料以及培养孩子能力的各种活动,在外工作的母亲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是6个小时。而今天,全职母亲平均每周在同样的事情上要花17个小时,上班族母亲则要花11个小时左右。这意味着今天的上班族母亲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1975年的全职母亲一样多。养育越来越精细之后,妈妈们似乎要变成无数个专业人员的合体,做母亲成了一个强调无限付出的事情。
随着养育变得特别专业化,母乳喂养、大脑开发、感统协调、心理健康等都大有讲究。做母亲这件事情变得很复杂,而一些母亲投入到新身份后,越投入越多,却忘了孩子不是永远处在3岁以前,不是永远需要事无巨细地照顾。如果父母没有养育孩子的边界感,永远把13岁、30岁的孩子当作3岁的孩子来对待,这种无条件的爱,反而会使得孩子长大后无法独立。
事实上,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角色也应发生变化。从全天不离的陪伴,到逐渐让孩子独立做主,养育过程是需要父母逐渐退让的,否则孩子的社会性就很难生长出来。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默曾经分析过,幸福的家庭里,没有一个人是控制欲很强的。夫妻俩都是成熟的个体。“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不成熟,十六七岁的孩子出去交往,父母一会儿一个电话,回到家后又细细盘问,这样的孩子能成长吗?”她看到不少家庭里,几个大人全部参与到管一个孩子,结果孩子的性格上反而一身毛病。
陈默建议,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妈妈可以每时每刻给予关注,怎么爱都不过分。3-6岁的孩子,家长需要诚心诚意地陪伴。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这是孩子探索欲望形成的年纪。6-12岁的孩子,家长要真真切切喜欢。孩子有可能在学校被老师评价,可能受到打击,但如果他们感觉家长是爱和永远接纳的,他们会安安心心度过童年期。12岁以后的孩子,家长要实实在在相信他们。不要追着问干了什么,这样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现在我们身边的年轻一代,在家里被一直宠爱,成年后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枯燥工作,也没法做快递员、保安,认为自己伺候不了人。他们的父母往往是60后或70后,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房价低的时候就置办了不止一处房产,觉得自己有财力让孩子一直“啃”下去。但是这些“啃老族”即使能够衣食无忧,作为一个在社会上完全没有独立精神的人,又如何能教育好他们的下一代呢?
养孩子实际上应该是个越来越轻松的事情。当孩子脱离3岁以前的密集陪伴期,父母应该看到孩子处处生长出的独立意识,通过自己的退让,给孩子试错的勇气。永远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只会让孩子以为整个社会都可以无条件爱他,最终却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现实前,失去了闯荡的勇气。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