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高清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总导演讲述幕后故事(三)

闲聊幕后故事2022-05-02 07:37

文 / 刘宝恒 

北京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南角一座居民楼的十层,2012年5月《大国重器》剧组在这里安营扎寨。六月的天气还没有热起来,但菜市口很热。正在建设的地铁7号线菜市口站房工地就在楼下。

老郑指着窗外马路边的工地围挡对我说,老主任你看,自从老郑来到央视,见到我总是这样称呼。老郑让我看的就是那个站房工地。他告诉我,别看工地上只有一个不算高的龙门吊车,工地上也没有车马喧腾。可地下几十米则是机器轰鸣,土走龙烟。几十米长的巨型盾构机每天24小时不停掘进,同时把水泥拱形预制件铺设完成,地铁的通道随着盾构机的推进随即建成。

目前,中国各地修建地铁使用的盾构机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过去,完全依赖外国的机器,再早之前则是明挖。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70年代北京地铁二号线建设时候的情景。沿着现在的二环路城墙,地上挖出了几十米宽几十米深的大沟,地铁通道建成,再用土把大沟填平。

那时,没有盾构机,地铁施工只能采取这样的笨办法,这就是明挖。两者的效率相差十倍不止。

装备制造业,改变着建设者的行为,也更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大国重器》摄制组现场采 访

夜色渐浓,我让楼下小副食店送来燕京普啤五瓶,开始我们的前期采访对谈,我把这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备足。用以指导即将开始的分集导演前采工作的理论基础,就是我说的粮草。

我问老郑,你怎么知道盾构机的情况?老郑得意一笑,我前不久刚刚帮人写完北京地铁建设的纪录片解说词。原来如此,难怪行家的样子。

回到我们的粮草。我觉得,我们必须制定几条前采指导建议,让导演拿着这个尺子,去丈量我们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就是搭建我们这部片子的基础型材。

对!老郑随后问我,这些年,有哪部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纪录片是工业题材的?我说,可能有,但说不上来。老郑说,其实没有。 

我想了想似有所悟。一直以来,工业题材的影片都是专题片的呈现方式。 

所谓专题片方式,就是由撰稿者写好类似经验总结样子的解说词,由摄影师拍摄一些各种工业设备和操作的空镜头作为画面,然后按照解说词的内容编辑成片,再配上解说词的声音、音乐,片子就大功告成。

几十年来,这就是工业题材片子的基本面貌。这样的片子很难感动人,很难深入人心,自然没人能记住它的存在。

没错!老郑说,工业题材纪录片要想做得“不一样”,不用讲什么创新,只要回到纪录片最初的样子就行。按照你的说法,就是讲人的故事,讲机器制造的故事,这是第一条。

怎样讲故事呢?讲制造机器的细节,讲制造机器的人,讲他们的情感,矛盾,艰辛,喜悦;这是第二条。 

第三条,让内行看热闹,让外行看门道,我说。说说为啥这样做,老郑问。 

机器制造是大学问,作为纪录片怎么说都不会超出制造者对机器的理解。而人物的情感则千差万别,让机器制造的研究者和制造者,也就是内行,在观看纪录片时互动情感,一定会引起共鸣。

《大国重器》摄制组现场采 访

让外行看门道,就是把机器制造的一些细节展示出来,让普通人看到制造的过程,奥秘,了解机器制造的艰难,严谨,美感,精细,观赏纪录片的兴趣必然产生。

同时,还可以了解机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增长相关的行业知识,知道机器制造及其应用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激发人们对机器制造者的崇敬和感激。 

第四条,以上三条都是手段,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细节和故事内容表达纪录片的主题,不能表达主题的故事,将不被采用。 

不知不觉,窗外晨光熹微,地铁工地的灯光彻夜通明。 

马路上,早班的公交车和自行车载着人们奔向各自的工作场所。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行走的马路下面,有着怎样一番情景,几年后,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我们就是要通过纪录片的过程展示,让人们知道,机器制造与普通人的关系,机器离他们很近,不是冰凉的钢铁巨兽,他们有温度,有情感,机器和制造机器的人,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讲故事的纪录片与人有着天然的亲近。

窗外,天色大亮,五瓶啤酒喝完,微醺老郑,鼾声入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