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分拆智能家居业务到科创板上市后 海康威视又分拆机器人业务到创业板上市

李华清2022-12-10 16:0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002415.SZ)A拆A动作又有新进展。

12月9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分拆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人”)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预案(修订稿)。预案介绍,本次分拆完成后,海康威视依然维持对海康机器人的控股权,海康机器人上市的发行股数占海康机器人发行股份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海康机器人上市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桐庐)基地项目、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一代移动机器人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软件平台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方向。

海康威视称,通过分拆,公司将进一步聚焦主业,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提供智能物联系列的软硬件产品,同时把海康机器人打造成旗下从事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借助资本市场加大海康机器人的研发投入,有利于提升海康机器人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随着证监会逐渐明晰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到境内上市的规则,在A股上,分拆上市的案例层出不穷,通常来说,行业龙头企业更有实力分拆子公司单独上市,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的大公司更有意愿分拆子公司上市,但也不是所有的企业均能如愿,家电龙头企业美的集团(000333.SZ)分拆美智光电到创业板上市的计划就中途“流产”——今年7月,美智光电创业板IPO终止,此前,美的集团为此筹谋了两年。而海康威视在分拆上市领域已有成功尝试——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到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在今年6月经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

频繁分拆创新业务

今年6月初,萤石网络科创板IPO申请过会,不出一周,海康威视即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分拆海康机器人到创业板上市的议案。

海康威视频繁操作分拆上市背后,与创新业务的成长情况有关。以视频技术为起点的海康威视,已走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业务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而所谓的智能物联网赛道庞杂,针对智能物联网的先锋赛道、典型赛道,海康威视孵化了众多创新业务,包括智能家居、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存储等,旗下的创新业务主体主要有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技术、海康微影、海康存储、海康慧影、海康消防及海康安检。

海康威视曾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介绍,2015年以来,海康威视鼓励内部员工创新创业,建立内部创新跟投制度,先后成立8个创新业务,2021年,海康威视有5个创新业务的收入过10亿元、净利润为正。

眼下,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发展势头较好。海康威视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整体收入70.08亿元,同比增长25.62%,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18.81%。同期,海康威视的总营收增长不到10%,远低于创新业务的营收增长速度。

在创新业务板块,发展得最好、占营收比例最高的两大业务板块就是智能家居业务和机器人业务。2022年上半年,海康威视智能家居业务营收达19.5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5.26%;机器人业务的营收达17.6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74%。

从毛利率的角度看,海康威视创新业务的表现也基本可以与主业比肩。2022年上半年,海康威视主业产品和服务的毛利率为44.61%,创新业务的毛利率为40.25%。

从海康威视高管层对外沟通所传递的信息来看,海康威视相当有意愿推动创新业务的分拆上市。

2022年10月29日,在业绩说明会上,海康威视高管介绍,海康威视是国有控股企业,自2010年上市后,团队越来越大,但缺乏激励资源,公司有意愿建立员工激励制度,但审批过程复杂,直到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电科允许海康威视做试点尝试,通过做创新业务给予员工股权分享。让创新业务独立上市的举措,最初是为了解决员工股权变现的问题,事实上,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压力变大,尤其美国针对海康威视的制裁一定程度上对子公司产生负面影响,让创新业务独立上市有助于新业务的独立发展,减少母公司对它们带来的影响。

分拆机器人业务的准备

对于多元化业务布局较为成功的公司,从管理层的角度看,大多不排斥分拆相对成熟的业务单独上市,分拆后母公司主业更为清晰、突出,被分拆的子公司在经营上有更多的自主权、独立性,被分拆后的子公司盈利水平若能得到提升,母公司依然受惠。但母公司股东们往往会顾虑,分拆上市是否会将母公司有价值的资产剥离,从而降低母公司的估值?

在前述的业绩说明会上,也有投资者提问海康威视的高管,随着创新业务的单独上市,是否会让母公司空壳化?当时,海康威视高管层回答称:“智能物联是我们的业务定位,从基础的底层技术储备、产品线的安排、产品业务的分布角度讲,创新业务只是智能物联的一部分特殊的业务场景,绝大部分的业务场景都在主业这里,我们认为未来海康威视仍然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另外,创新业务的业务维度相对比较单一,在风口上时,大家看到的都是它成长比较快的那一面,但也要想到它也会有发展瓶颈。创新业务不是只有发展好的影响,也会遇到挑战。”

从财务的数据看,海康机器人对海康威视的影响较为微弱。据海康机器人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海康机器人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65亿元、4.8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03亿元、0.50亿元、3.91亿元。同期海康威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不低于120亿元。据海康机器人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2021年末,海康机器人的净资产为7.53亿元,同期海康威视归属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34.61亿元。

为保障分拆后子公司和母公司的经营独立性,海康威视和海康机器人均已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和减少、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函。

目前,海康威视分拆海康机器人独立上市的事项还需股东大会审议,海康威视已通知将在12月2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资深记者
关注华南地区龙头企业,重点关注制造、教育、科技、文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