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商要情(12.12—12.18)

种昂2022-12-19 10:07

1.山东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11.6%

12月12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山东全年粮食总产1108.76亿斤,比上年增加8.62亿斤,增长0.78%,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其中,夏粮总产528.32亿斤,比上年增加0.88亿斤,增长0.17%;秋粮总产580.44亿斤,比上年增加7.74亿斤,增长1.35%。

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实现粮食增产,其中6个增产超过8亿斤,山东省增产量排在全国第四位,占全国总增产量的11.6%,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

提示:山东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山东农业的优势不仅在于粮食产量高,更在于农业与工业相结合,通过工业科技反哺农业,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2.山东启动出境开展商务洽谈活动 首批赴韩国团出发

12月16日,记者从山东省商务厅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满足企业“走出去”见客户、抓订单、寻商机的需求,山东省将于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中旬组织开展“出境开展商务洽谈活动”,分批次组织企业赴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欧盟开展系列经贸促进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00余家企业近600人报名参团。

目前,山东省首批出访日本的企业有24家34人,主要为机械、化工、食品、新材料、纺织品、服装等相关行业企业。该团将于12月18日分别从济南、青岛两地出发,赴日本东京、大阪、北海道等地拜访客户,进行对接洽谈。赴韩国团将于12月17日和19日分两批从青岛、济南出发,在韩期间将拜访韩国贸易协会、韩国农水协会等商协会,拜会我驻韩国大使馆汇报交流与韩国合作情况。

提示:市场需求在变,行业风向在变,能早一步深入市场、实地考察、抢到订单,就能在未来经济恢复发展中占到先机。

3.山东启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到2025年建成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高区

加快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沿海经济大省山东启动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山东省科技厅近日印发的《山东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作指引》,到2025年,山东将建成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高区,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活力十足的中小型企业,形成若干“十百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显著提升科技引领支撑海洋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从功能定位看,海高区是具有海洋特色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省级高新区管理。其建设布局聚焦海洋信息技术、高端海工装备、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深远海养殖与精深加工、深海资源开发、海洋油气、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和临港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及未来产业发展,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优势,形成科创能力强、主导产业明确、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善的特色园区。海高区由设区的市政府作为主体申报,由山东省政府认定批复,实施年度报告制度,定期综合评价。

提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海高区将成为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新载体。

4.德州创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

2022年,德州市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小麦玉米周年平均产量达到1490.1公斤/亩,其中产量超过1500公斤/亩的面积达到61.8万亩,占比54.2%。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表示,这意味着德州“吨半粮”产能创建首战告捷,创建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高产示范区的目标初步实现。

德州地处鲁西北平原,是黄河下游产粮大市。早在2004年德州就提出建设“吨粮市”,200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2021年秋,德州提出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高产示范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核心区实现平均单产15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区达到900万亩,单产1100公斤以上。

提示:难就难在高位再增长,难就难在找到大面积稳定持续高产的有效路径,最终要提高的不只是产量,更是产能,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最足的底气。

5.前11个月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2月14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1—11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今年前11个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改善8.1%,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改善10.5%。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4微克,同比改善8.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05,同比改善5.2%;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3.7%,同比改善2.9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153个国控考核断面中,优良断面121个,占比为79.1%,同比改善10.5个百分点。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度调查部资深记者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