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2022ESG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桌对话一 |中国ESG体系构建与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蔡越坤2022-12-30 20:52

近十年来,全球资本市场对ESG投资的关注度持续上升,ESG在全球获得了快速发展。在ESG和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全球趋势下,面对ESG的大潮,中国资本市场应如何提升ESG建设?同时,国内上市公司又该如何提升ESG建设,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30日,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作为指导单位,经观传媒主办的2022 ESG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年度盛典线上举行。论坛上,经济观察报编委、金融市场新闻中心主任袁金秋与全球投资决策支持工具和服务供应商MSCI的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中信证券数据科技组首席分析师张若海、勃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轶名围绕中国ESG体系构建与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

袁金秋:当前,面对全球推动ESG的大潮,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又有哪些误区?

王晓书:在过去十年中ESG在全球快速发展,呈现出主流化的趋势,不但受到越来越多养老金和主权基金这些追求长期稳健收益资产所有者的青睐,而且各类ESG基金和投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规模和体量不断扩大。在中国资本市场上,ESG投资虽然起步稍晚,但是在过去的几年有着非常迅速的发展,ESG主题的投资产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变得日益丰富,同时看到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和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开始制订自身的ESG投资政策和加强相关的研究能力。

此外,中国的ESG基金和投资还在发展的初期,规模和体量远没有达到欧洲市场的规模,内地监管机构尚未出台针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强制ESG信息披露要求,给ESG投资宽松的成长环境。但是如果以史为鉴,以邻为鉴,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需要认识到ESG投资不仅仅是短期的热点,而是长期的事情,需要持续地投入,进行数据和能力的建设。

王轶名:中国在ESG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企业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等一些发展理念贯彻有了重要的认识,当下我国ESG已经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如何创造长期价值并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包括社会环境等综合议题的发展,ESG理念变得尤为重要。

而且,2022年ESG相关监管制度不断加速推进,企业对ESG研究也逐步深入,2022年我们发现有更多的央、国企开始关注到ESG的自身完善和体系搭建的工作,可以看出,中国ESG的发展已经逐步地与国际标准相接轨,逐步地迈入到从概念走向实践发展的全新阶段。

张若海:目前从产学研的角度,目前在产业端,特别是企业端拥抱ESG整体的趋势是确定的。从资本政策监管管政策来看,是相对温和的鼓励全行业在推进ESG前进的过程。

但是,从产业端来看,ESG对于企业短期而言还是一个成本项,而且也受制于客观复杂等原因,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企业在引入新的管理机制时,没有实现大跨越式的发展。而且,ESG投资理念并不是企业获得ESG评分,而且在产业端,企业要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约束行业在经营中的各种行为,如何利用管理机制赋予公司更多的融资工具和发展便利。

袁金秋: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的急先锋。接下来,中国资本市场应如何提升ESG建设?如何形成示范效应?

王晓书:金融机构要进行ESG的投资,基石是全面的具有可比性的ESG数据,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出面临的ESG巨大风险。尽管我们可以看到有日益丰富的媒体报道、第三方调查、以及监管的数据披露,这些均可以给投资者提供各种数据来全方位审视上市公司的ESG表现,但是来自企业披露的ESG数据和业务数据仍然是投资者对于企业进行ESG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企业ESG数据披露,尤其是对于可比性的定量数据的统一口径,是金融机构构建起自身ESG风险防范的基石,这也有待监管给市场更多的引导,为资本市场的ESG提升和建设助力。

王轶名:2022年央、国企已经率先行动进行ESG的发展布局,而且央、国企在ESG领域的行动也是非常强烈的信号,当排头兵在中国ESG周期中趟完了大路,可能相关具体政策制度落地就不远了。

因此,作为上市公司要抓住ESG给每家企业的窗口期,要构建数据、选择好投资、衡量ESG工具,不断地完善自我,做好ESG方方面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自己企业ESG管理体系等,避免政策制度公布了之后,造成企业一次性的建设和投入,带来过大的压力。

张若海:2022年,深交所和上交所,一直在将ESG管理理念推广给上市公司,虽然并不强制上市公司去完成ESG相关信息披露,但是从信披侧也在加强上市公司对于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理念信息的披露。

建议监管和资本方面对不同的行业,最终应该设计稍微不同的方式,去帮助企业在进行ESG管理布局时度过从短期的成本管理阶段,最终可能在两年后实现能够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ESG的评分,全面推向所有的上市公司。

袁金秋:众所周知,ESG将重塑企业价值,市场应该如何加强对投资机构引导,上市公司应该如何提升ESG建设,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王晓书:随着中国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完善,外资投资到中国市场的渠道变得越来越便利,交易的标的和风险管理工具也在不断地丰富。在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的过程当中,ESG可以为投资者多提供一个角度,全面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

因此,在国际、国内的大趋势下,如果中国企业能够以ESG为抓手,提升内部的管理能力,不仅为企业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契机,打造吸引国际资金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看到一些全球性的可持续报告披露标准,以及绿色和可持续债券的衡量标准,目前正在逐渐形成这种全球性的标准,它的优势在促进资本的跨境流动和全球化的配置。所以中国的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需要积极地对接国际ESG标准,通过客观透明的数据披露,向世界展现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甚至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订和意见反馈,这样可以引导全球资金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实践与低碳转型。

王轶名:企业运用ESG重塑整个商业价值,可以获得全球资本市场,包括政策监管和消费端的认可。所以,企业精准地掌握ESG国际标准对中国上市公司国际影响力,包括吸纳境外资金等至关重要。我相信,在中国30年高质量发展的大的新周期中,一定会将ESG的价值发挥出来,不仅是为整个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也能为整个实体经济和中国上市公司提供非常丰厚的价值回报。

张若海:短期内鼓励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ESG标准信息披露,当市场能够接触到更加规范的ESG数据披露时,对于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资金端也要将企业同ESG或者以绿色投资为导向的使命,充分融入自己的产品管理规则中。从中期来看,鼓励上市上市公司将ESG管理纳入发展使命当中,从管理路径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综合来看,传统对于上市公司的评级是以财务绩效为核心的投资回报时代,但是未来一定是公司将发展同ESG融合在一起的新阶段。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蔡越坤】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资本市场部资深记者
主要关注债券、信托、银行等领域的市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