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7-22 10:3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2024年12月16日,一辆小型车辆从后方飞速追尾,毫无防备的杨瑞芳被撞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当25岁的崔梓豪看到母亲的病危通知书和20多万元手术费清单时,几近崩溃。
转机在绝望中降临——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临汾服务站当即开通“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通道,迅速垫付 21.72万元,将杨瑞芳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作为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下称“交强险”)的有力补充,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承担着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依法进行救助的责任。
2025年7月上旬,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对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调研时了解到,在山西,这样的生命救援每年发生4000余次,其中25%的救助对象指向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事故伤员。
作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通过完善服务网络和优化管理来提升基金的使用效率。
无差别救助
崔梓豪说:“对方车辆仅有交强险,对方司机家庭普通,根本拿不出更多钱,东拼西凑也只是杯水车薪。”
尽管母亲已经出院,崔梓豪回忆起事发时内心依然五味杂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崔梓豪感慨道:“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有难以言表的感激。”
不幸的事故发生在一个个平常的日子。2025年2月的一个夜晚,长治襄垣县发生一起电动车与行人相撞事故,一人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致深度昏迷。伤者家庭本不富裕,停工照料加上高昂医疗费让其陷入困境。在属地交警部门迅速发出《垫付通知书》后,“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绿色通道开启,电动车事故的伤者也在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帮助下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是山西省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方面探索的创新举措,即扩大救助范围,在全国率先将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纳入救助范围,实现交通事故伤员救助“无差别”。
据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事故支队支队长张建业介绍,山西省交通事故伤员死亡率从改革初期的5.24%,目前已降至2.44%左右。张建业称,这一显著成效得益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系统性改革与多部门的协同发力。
张建业表示,在政策创新上,山西省率先突破,于2018年底修订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在全国首创无差别救助模式,将所有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无论责任归属、涉车类型,全部纳入7日全额预担保救治范围,彻底消除救助壁垒。在协同保障方面,山西省公安厅与省卫健委联合建立了警医联动救援救治联动机制,统筹医疗资源与交通保障;在服务机制层面,山西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采购了基金管理服务,打造“全流程高效服务体系”,同时在入院协调、费用审核、后付费及异地转院等关键环节,推行“零跑腿”服务模式,以快速响应、高效办结机制确保救治费用及时到位,既消除医疗机构后顾之忧,又让事故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山西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处长赵红武在谈及基金运行情况时表示,山西省每年通过交强险计提在7500万元左右,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近年来年均使用量在1.5亿元左右,年追偿率超50%,2024年追回金额7535万元,基金实现了平稳运行。
政府采购 企业管理提升基金效率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要从2010年说起。这一年,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
该文件明确,各省可依据自身情况出台具体管理细则。2021年底,五部委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存在的管理层级较多、统筹效率较低、结余过大时缺乏筹集封顶机制、使用范围窄、程序烦琐等问题,完善了救助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体制。例如,新扩大了救助对象范围,增加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为救助对象;延长了救助时间,将垫付抢救费用时限由72小时延长至7日;同时,还扩大了垫付的丧葬费用范围,将骨灰寄存和安葬等服务费用纳入垫付范围。
早在2018年,山西省就做出了类似的尝试。张建业介绍称,2012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实施办法》,每年从机动车交强险保费中计提1%的费用,作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主要来源。2018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办法》进行修订,建立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运营、全省集中管理、统一政策运作的管理机制。2019年8月,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中标成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人。
一位大型保险公司车险业务负责人表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来看,真正意义上的交强险制度应当包括两项基本制度:一是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进行法律性强制;二是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弥补强制保险的不足。两者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制度整体。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不少地区的救助基金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导致交强险存在的问题被放大,实践中引发不少理赔争议。
作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人,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做出了哪些提升效率的尝试?
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总经理唐勇表示,自2019年8月受托运营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来,公司与全省173家医院建立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利用公司完善的服务网络,打造“30分钟”生命急救圈;在申请使用上,创新研发“掌上救助”系统和“慧缴费”线上还款,实现“数据线上跑、群众零跑腿”。同时,公司建立了20项标准化制度,形成“申请—审核—垫付—追偿”全流程闭环管理,推进“警医保服务站”建设,年服务处理4000余起救助申请。5年多来,累计救助2.3万个交通事故困难家庭,垫付资金超7.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