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9-25 22:07
9月23日,新石器在浙江桐庐举办第1万台车下线交付仪式。新石器成为无人配送行业第一家车队规模过万台的企业,也让这一长期处于技术验证阶段的行业,撕开了走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口子。
就在2024年,新石器的无人车交付量才刚刚过千台。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其交付量即扩增了10倍,达到1万台。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表示:“这是新石器的一小步,也是无人配送行业发展的新开始。”他认为,无人车未来将重构整个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
新石器成立于2018年,过去七年里其在L4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在物流配送、园区零售、安防监控等多个场景中探索无人化的商业运营,并与国内多家快递物流头部公司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新石器万台无人车生产线投产,2021年获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上路资质。
无人物流车属于自动驾驶车辆的一种,在技术上属于L4级高级自动驾驶,与乘用车的L2级辅助驾驶有着本质区别。虽然L4级无人驾驶一直被认为有着更好的商业化潜力,但过去多年来都没有获得规模上的突破,甚至渗透率还不及L2级乘用车。为什么在今年无人物流车能够快速爆发?
余恩源认为,一方面是AI技术开始爆发,去年各种各样的大模型开始应用,而无人车搭载的芯片、传感器、算法等技术,因AI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无人车的市场需求爆发。“从2022年开始,我们和不同的物流公司开始试点无人车的效能。中间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在2024年年底大家普遍确认,无人车对于运输的降本可以达到1/3,甚至是2/3以上。”余恩源说。
另一个决定无人车需求的重要前提是路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03个城市开放了无人配送车的路权。“国内也好,海外也好,管理部门也是看需求的,要不要给无人驾驶开放路权,要看需求有多大,需求足够大,那么路权也会逐渐越来越开放。”余恩源表示。
现阶段,快递是无人车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极具商业化前景的领域。桐庐是国内有名的“快递之乡”,申通快递、圆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快递(俗称“三通一达”)都起源于此地,其每年的快递件数占全国约三分之二。新石器选择在这里设置工厂并举办万台车交付仪式,即是为了贴近客户需求。
“这里有3万多个快递网点的老板,不是简单地让他们知道,家乡有了一个无人车工厂,而是让他们可以看到无人车整个生产制造的流程,我们也能收到大量宝贵的意见,非常直接的第一手的意见,这种数据闭环的效果很好。我觉得这是我们在这里设立工厂最重要的目的。”余恩源表示。
除了快递行业,无人车的客户开始变得多元。余恩源提到,今年年初无人车的客户还100%是快递行业,而目前比例已将至70%—80%,快递以外的行业占比约30%。在非快递行业中,城市配送(生鲜配送、医药冷链、团餐运输、社区零售)和即时物流,成为两大全新的无人车应用场景。据介绍,在即时物流方面新石器已与滴滴货运达成合作。
万台交付量,被行业普遍认为是无人车从试验走向规模化应用的门槛。对企业而言,这是对技术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的验证,也是对运营成本和商业可行性的验证,有利于强化市场信心并吸引资本投入。从行业层面看,无人车的大规模部署有助于推动无人配送在城市物流中的普及,为行业标准制定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推动整个无人配送领域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整个无人车行业,在今年迎来一轮爆发。从资本层面看,新石器、九识智能、白犀牛、卡尔动力等无人车企业,纷纷获得大额新融资。从行业竞争主体层面看,除了无人车企业,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新能源整车企业,顺丰、京东、菜鸟等快递物流企业,德赛西威、文远知行、佑驾创新等智驾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赛道。
余恩源并不担心高度激烈的市场竞争,他表示:“无人车真正的商业模式不在于卖车,而在于提供运力服务。谁能够给客户提供体验最好、成本最低的运营服务,谁才能够赢得客户。无人车的商业模式已经迈过了商用车卖车给司机的阶段,所以价高价低不是最关键的。所有客户看到的是我们能不能通过最好的服务帮助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于无人配送的赛道规模,余恩源判断,未来几年都会符合指数级发展规律,长远目标将是百万台。“中国有3000多万辆的商用车,分为面包车、三轮车和轻卡,这是城市配送用的,还有600多万辆的城际物流车辆,我们瞄准的是3000多万辆的城市配送商用车,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赛道天花板有多高。”他说。
就新石器接下来的发展,余恩源表示:“在今年剩下的一个季度里,会保持每个月两千台以上的产能和销量,今年很有可能会突破1.5万台。”他透露,公司现金流在最近几个月转正,预期明年有4至5万台的需求,加上海外,后年将是10万台以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