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军工电子企业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11.SH,下称“新光光电”)公告披露,公司近日收到嵩县(隶属河南省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康为民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康为民被实施留置措施。
新光光电主要为武器系统研制提供光学制导、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激光对抗和光电专用测试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也有部分民品业务。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9岁的康为民1990年7月至1994年5月任哈尔滨激光研究所工程师;1994年6月至2001年8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1年9月至2018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目标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所所长;2018年12月起任新光光电董事长、总经理。2019年,在康为民带领下,新光光电跻身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
出身哈工大的康为民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据《黑龙江日报》2020年6月报道,康为民毕业于哈工大物理系,其父亲康松高曾参与创建哈工大光学专业,是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1986年,康为民考入哈工大应用物理系的应用物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哈工大从事光学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2020年哈工大百年校庆之际,康为民向该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新光光电582万股股票,占新光光电总股本的5.82%。康为民还用父亲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松高·卓越工程师奖助学金”等奖励基金。
康为民被留置颇为突然,五天前的9月23日,新光光电公告称将举办2025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召开时间预定为10月9日,按计划康为民将通过网络参会与投资者互动,目前来看康为民可能已无法按期参会。公司28日公告称,公司于当天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在康为民被留置期间,由公司副董事长王玉伟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据公开披露信息,新光光电始终坚持“以军品为根基,努力发展民品”的业务发展战略,客户主要为国企及央企,公司2024年年报及相关公告也披露了公司部分产品的情况。公司在回复2024年年报问询函中时披露,公司成功开发的中波红外制导组件,针对空中目标防御与拦截制导武器装备要求,在异形空间、高温环境下实现了异形结构设计与快 速扫描跟踪,凭借优异性能获得最终用户的认可。
在民品方面,新光光电将多年积累的先进军用技术向其他领域转化,结合自身在光电领域的研发优势及市场需求,针对电力检测、森林防火、野生动物检测等民用领域进行了产品开发。公司表示,先后承接了科技部重点项目“野生动物保护”,在未来一段时间可以持续向东北虎、亚洲象等方向发力,符合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政策。公司承接工信部激光到靶功率测试项目,解决大功率激光能力探测问题,对未来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项目的研发及后续的产业化,也将支持未来民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手握核心技术,但新光光电目前尚未实现持续盈利。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新光光电营业收入分别为1.50亿元、1.62亿元和1.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7.17万元、-3916.79万元和-6795.84万元,亏损幅度逐年扩大,公司已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28.08万元,同比下滑58.77%;归母净利润为-2078.73万元,同比下降16.35%。
对于持续亏损原因,新光光电在回复年报问询中表示,公司各年营业收入虽略有增长,但增幅较慢,主要受近年总体单位不可控因素影响,导致军品批量配套产品的任务计划处于波动状态,公司原有批产型号未能保持持续增长,同时,光学制导及激光对抗方向新研发的多个型号任务产品,尚未进入批量生产供货阶段,民品产品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此外,随着应收款项账龄的增长导致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政府补助的减少,综合导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降。
对于下一步发展方向,新光光电在5月14日的投关活动中表示,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推进各项工作,军品领域聚焦模拟仿真、光学制导、激光对抗等方向,产品转向“高端定制+批量生产+服务”;民品领域则进行战略梳理与组织架构优化,并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