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捕集技术产业化应用实现重大突破。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甘肃正宁电厂CCUS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迈入工业化应用新阶段。
该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规模达150万吨,相当于种植近1300万棵树,且首次实现从捕集、压缩到封存全链条技术装备100%国产化。业内人士指出,这对推动煤电行业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双重意义。
技术创新方面,项目实现三大核心突破。首先,捕集环节采用复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设计,结合自主研发新型吸收溶剂,捕集率超90%,纯度超99%,有效降低能耗;其次,压缩环节首创国产八级整体齿轮式二氧化碳压缩机,每吨二氧化碳压缩耗电降低10度,输送效率提升10%;封存环节建成国内最深咸水层封存工程,单井年封存能力20万吨,配套“空-天-地-井”立体监测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创新构建了“煤电+碳捕集”协同运行模式,可根据电网负荷动态调节碳捕集系统,在实现深度减排的同时保持机组灵活调峰能力,为传统火电企业探索“低碳转型与保供增效”并重发展路径提供了示范案例。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推进,CCUS技术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成功投运将带动碳捕集装备制造、碳运输服务、封存监测等新兴产业链发展,为能源央企绿色转型提供新增长点。
据悉,捕集的二氧化碳将用于油田增采、绿色燃料合成等领域,创造经济效益。该项目作为华能陇东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核心配套,展现了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的产业链协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