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科技人才培育激活乡村发展内驱动力

2025-10-22 09:59

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科技人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者和智慧支撑。从乡村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到乡村生态文明保护实践推动,从智慧农业的高质量落地到基层服务的优化升级,乡村科技人才以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激活乡村发展内驱动力,起到了关键性的助推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地在依托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探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也不断从人才培养方面加足马力,以智慧支撑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对接需求:锚定产业方向,定制培育方案

乡村人才培育的前提工作是对标需求,要紧贴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析人才缺口,确保人才资源的培育能够同步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各地在乡村科技人才培育当中,要精准对接现实需求,建立起科学精准的需求调研机制,确定好人才培养的关键类目,并立足乡村发展的具体情况,实时调整乡村科技人才培养方案,让乡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精准解决乡村发展痛点、堵点和难点。比如,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大多是依托当地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和人才的双重推动。在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和梳理的过程当中,可以与当地的农业院校以及特色龙头产业形成结对子关系,围绕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制定出可落地的专项人才培育方案。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以及后期研发生产等不同环节,明确技术人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核心点,以展开精准的人才培育。比如在农产品种植过程当中,可以培育能够实施现代化种植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才,让这部分人才可以将自身所掌握的先进设备操作以及环境调控技术或是绿色防控技术,运用到现代化种植当中,推动传统种植的智慧化转变,以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而在农产品延伸加工环节,要培养具备产品研发、成分提取、质量检测等专业技术优势的高质量科技人才。在专项技术课程开发过程当中,让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将自身业务技能,转变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进而开发出多元化的乡村特色产品,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乡村产业的全链条价值延伸。

而关于乡村特色生态资源的保护方面,要在生态治理专业领域培养科技人才,针对于乡村存在的土壤破坏、生态修复、河流治理等特殊需求,形成专业化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当地的科研机构联合服务于乡村生态保护。专业科技人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可以从指导群众掌握科学治理方法方面实施,向当地百姓普及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建立生态友好型社会的简单举措,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优势条件,确保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群众增收的协同推进。

乡村基层民生发展也同样需要专业科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针对于乡村基层治理工作培育专门化的高素质专业科技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生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专业科技人才可以投入到基层医疗服务当中,优质医疗资源倾斜到乡村,以“理论+实操”一体化培训体系助力乡村科技人才的知识和业务提升,提升人才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工作能力,让培育后的人才在工作岗位上能借助掌握的技术和能力为乡村基层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在民生领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协同育人:构建“产教城”闭环,整合培育资源

乡村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借助各类资源的优势,充分将企业、学校、政府等各个维度的优势力量融合为培育乡村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各地要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建立起企业、学校、政府共同发力的人才培育机制,让实践教学和各类政策资源,形成能够推动专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合力。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在人才培育工作当中要发挥需求导向和实践支撑的关键作用。在整个人才培育流程过程当中,要依据生产实际的具体需求,对人才提出专门化的技能需求清单,确保产业技术的标准和生产工艺难点,都能够转化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内容,让人才培养能够对标需求,满足岗位发展所需,同时也让人才能够在接受培养之后成长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除了在人才需求上明确目标以外,还要将自身的专业技术设备和生产场地作为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岗位的重要载体,让技术骨干担任人才培养工作的导师,指导学员能够亲身参与企业项目。通过实战操作和顶岗实习,让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发展需求。另外,学校也要充分发挥人才培育的关键作用,以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灵活的教学模式,丰富乡村科技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立足于乡村科技人才能力发展的需求,建设专业化的实训场地,通过完善教学设备,创设模拟性的场景让学员可以在学校内接触到企业化的实战操作,保证能够为人才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培育,又能为人才的实践经验增长注入强大的技术指引,让人才能够在理论知识增强的同时拥有熟练的实操技能。政府在人才培育过程当中要充分借助政策优势,设立专门的人才培育方案,通过资源和政策倾斜,为企业争取更多人才培育的机会,让学校能够有更多人才培育的资源,在全社会形成人才培育同步推进模式。

数字赋能:打造“零门槛”学习平台,扩大培育覆盖

数字化技术在当今社会的成熟发展,也为乡村科技人才的培育提供了新思路。各地要积极开发乡村科技人才培养线上学习平台,通过手机端投放专门的实用课程资源,以短平快实的方式,将生硬、抽象、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喜闻乐见的视频或图像内容,将涵盖乡村发展的各类生产、加工、经营,甚至是民生、法治等各个模块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可以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迅速吸收的短视频内容。平台还要积极开发个性化推荐功能,立足学员所需,贴合当地政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精准推送各类课程,让学员能够找到针对性强、效率高的学习内容。除了打造线上专属学习平台之外,还要积极开展直播培训,让乡村的生产经营渠道可以通过直播开辟更多路径。各地要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以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有专家带队的田间直播课堂,专家可以在田间亲自为农民朋友讲授种植知识。同时也可以打造有网络红人带队的农产品带货直播,让田间地头带货成为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形式。直播内容可以作为乡村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学习资料。让每位学员可以在观看直播中随时学习,确保培训直播内容能够被反复利用。还要借助当地乡村学员反映的各类需求,针对不同乡村发展的薄弱点环节推出针对性的适配学习模式,比如借助语音课程让晦涩难懂的文字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音讲解,也可以将复杂的农业种植知识转化为简洁生动的图文教程,用图片和音频解决科技人才想要学习的各类抽象复杂知识问题。

服务保障: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队伍

培育乡村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是还要确保人才能够留得住,能够真正服务于乡村长久、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当中,所以在人才培育工作当中,还要做好健全激励机制的搭建以及人才服务平台的搭建,让人才能够真正为乡村发展赋能。各地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依据乡村科技人才所从事工作的不同特性,将技术推广成效、产业带动效果、服务群众的实际作用等作为评定人才业绩的重要指引,让真正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也可以得到认可。同时,还要举办乡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比赛,评选出真正能够服务乡村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创新的真人才,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在发展平台的构建上,要为乡村科技人才搭建起一站式的服务平台,确保科技人才在乡村发展能够消除后顾之忧。无论是在住房、教育、医疗还是在交通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为人才建立起相关服务机制。

乡村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精准对接需求是前提,协同育人是关键,数字赋能是支撑,服务保障是基础,要持续深化人才培养,围绕乡村发展所需,持续创新路径,打造更高质量的乡村科技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王青元,菏泽学院)

(来源:光明网 作者 王青元)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