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股东减持 宁德时代市值一日蒸发超600亿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11-18 00:34

11月17日,宁德时代(300750.SZ)股价低开近4%,盘中一度跌超5%。截至收盘,A股股价报390.78元,下跌3.30%,市值较上周五收盘蒸发约609亿元。

消息面上,11月14日,宁德时代公告称,公司股东黄世霖拟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转让所持公司45,632,363股,占公司截至2025年11月13日总股本的比例为1%。

此次最终转让价格尚未确定。黄世霖与委托人中金公司将综合考虑股东自身资金需求等因素,协商确定本次询价转让的价格下限,且本次询价转让的价格下限不低于发送认购邀请书之日前20个交易日宁德时代股票交易均价的70%。若以11月14日宁德时代收盘价每股404.12元计算,黄世霖此次拟转让股份的价值约为184.41亿元。

根据公告,黄世霖此次出售宁德时代股票的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询价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不属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受让方通过询价转让受让的股份,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询价转让的受让方为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公开资料显示,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出售股票是一种结合市场化定价与减持规则优化的机制,其优势在于减少短期市场冲击、定价机制灵活、对受让方吸引力强、优化股东结构与长期价值、周期短等等。询价转让一般从启动到完成通常仅需1个月。尽管询价转让本身不冲击二级市场,但减持公告可能引发市场对股东退出的担忧,导致短期股价波动。

此次出售宁德时代的股东黄世霖有着特殊的身份,他是宁德时代第三大股东,目前直接持有宁德时代A 股股份466,021,310 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21%。此次转让完成后,黄世霖继续将继续持有宁德时代A 股股份420,388,947股,约占宁德时代总股本的9.21%。

与此同时,黄世霖还是宁德时代的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之一。2011年底,黄世霖与曾毓群(宁德时代董事长)联合创办宁德时代。2011年底至2022年8月,黄世霖历任宁德新能源研发总监、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务。在宁德时代期间,黄世霖主导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推动宁德时代成为宝马等国际车企的电池供应商。

在2022年辞去宁德时代所有职务后,黄世霖转向“光储充检”及储能领域。目前,黄世霖在专注储能设备与系统集成的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此外,他还投资多家储能相关企业,如福建集新光储充检技术有限公司、福建集智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因此,外界猜测,此次黄世霖减持宁德时代股份所得资金或将投入到储能业务中。

有动力电池行业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今年储能市场一下子起来了。有几个原因,一是受美关税政策影响,美国人紧急囤货;二是储能现在整个成本下来了;另外,国家搞‘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同时要求独立电站实行市场化运作,这些政策对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刺激。”

这就导致了目前国内市场储能电池一芯难求。“从二季度开始,基本上大家都买不到储能电芯了,所以现在储能电芯的产能是远远不足的。”上述人士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受政策调整(如取消强制配储)和“抢装潮”推动,2025年上半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23.03吉瓦/56.12吉瓦时,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均增长68%。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的40%以上,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同时,海外订单迎来井喷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规模达163吉瓦时,同比增长246%,覆盖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40.21吉瓦时,前十强均为中国企业,合计市占率91.2%。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汽车与出行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报道产业转型、车企动向等,对造车新势力、国内品牌关注较多,擅长现场采访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