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纳斯达克胎动机构跑马衔枚疾进
陈哲
2011-02-18 23:37
订阅
陈哲

  新三板扩容在即,虽然围绕着新三板、天津产权交易所和工信部全国五大OTC试点的定位,及扩容后上市企业是否必须为高科技企业还有着种种问题,但新三板无疑是今年市场的焦点。

无论是去年由风投机构掀起的增发大潮,还是各路券商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跑马圈地,都意味着国内中小企业迎来统一标准的OTC市场已经渐行渐近。

中国纳斯达克?

2011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作为年内证监会主导八项工作之首。

自此,市场普遍认为今年两会后,相关政策将会出台。泓域资本创始合伙人阚治东说,今年证监会将新三板提到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来自于全国范围内对建立统一OTC市场的呼声强烈。

尤其是去年年底的 “中原纳斯达克”事件后,证监会似乎因为其主导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未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而处于尴尬境地。

不过,从去年11月30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的表态中,证监会的这一轮扩大试点的范围,主要是国家级高新园区内的企业,而并未涉及包括天津股权交易所和五大产权交易所中的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试点在内的两类性质同为OTC的市场。

阚治东认为,即便是证监会主导下的新三板,仍然存在没有管理实体的问题,过去几年的代办股权转让试点在中关村,总体感觉不是很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是由一个松散的证券业协会在管。

“从成为公众市场的角度,天津OTC市场和工信部搞的试点,当然希望证监会能够予以审批。而由于隶属不同的部门,虽然证监会认为全国各地的OTC似乎做滥了,做砸了,但做起一个统一的市场并非易事。”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说。

该人士介绍,比如北京希望以中关村代办股权转让系统为基础,通过建立新的证券交易所,打造中国纳斯达克。这个令人兴奋的方案,当然还需面临目前新三板在深交所的问题。另外,在OTC市场中企业类型的问题,还是有与目前传闻“主要针对高科技企业”不同的观点。“我觉得中国的OTC市场,并不应当拘泥于所谓纳斯达克,仅仅在科技园区里,似乎有些太过狭窄。”阚治东说。在他看来,中国的新三板试点应当涵盖天津OTC、各地产权交易所和高科技园区。“这些市场可以各有侧重,但是完全可以通过统一网络平台,建成统一市场。”

“因为现在中国的成长发展快的企业,不仅仅只有高科技公司,只要是成长性好、现金流好、价值得到投资者的认可,都可以上新三板。”阚治东认为。

抢滩真相

作为资深风投人,阚治东预测,新三板对PE机构今后的策略会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一是投资周期的缩短,“国内的风投,貌似急功近利,实际上投资周期偏长。”

他以深创投为例,该公司成功上市60多家企业,从进入到上市的时间大部分在5年甚至10年以上,如果再加上上市锁定期,这个时间就显得太长。如果新三板交易足够活跃,有较好融资能力,有些创投完全可以将新三板作为退出渠道,将投资周期大大缩短。

“第二,由于新三板未来应配套转板制度,对主板和创业板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库。”事实上,在去年创业板的激励下,新三板去年的增发井喷已然透露出不少创投机构在扩容前杀入的信号。

据统计,2006年开闸试点至今,共有1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了18次定向增发,总融资额达7.83亿元,定增平均融资额为4300万元。而去年一年,新三板就完成10次定向增发,总融资额达4.38亿元,超过前四年的总和。

以最近公告定向增发的建工华创(430020)为例,其增发价市盈率高达38倍。于2010年11月推出定增计划的中海阳,其21.2元/股的价格,对应2009年的摊薄后市盈率甚至达85倍。

虽然多数定向增资的公司中都有风投的身影出现,总体来看,目前新三板市场的机构仍以中小型风投为主。一些大型知名风投向本报坦言,由于资金量匹配和投资取向等因素,尚未关注新三板。

不过,还是有资本市场“大佬”闪现其间。据了解,旗下拥有多家机构的阚治东,就是自中关村试点开闸以来,最早一批进入新三板的投资人。

作为阚治东的多年老友兼伙伴,曾任申银万国证券江苏管理总部、浙江管理总部总经理的刘龙九,其公司上海天一应该是在新三板上布局最广的机构之一,其投资的新三板企业包括指南针 (430011)、合纵科技(430018)、盖特佳(430015)(刘龙九以个人名义投资)、联飞翔(430037)、现代农装(430010)。

“虽然去年市场的融资案例多了,但我觉得现在的新三板仍然没有太大价值。增发多了,是因为有创业板,相信如果这些企业不在新三板,也能融到钱,所以去年的增发多并不代表这个板的融资能力。”程晓明说,这个现象其实不利于监管部门破釜沉舟全力推出新三板的一系列措施。

程晓明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做市商制度引进个人投资者等切实的改革措施,让新三板的交易活跃起来,逐步形成真正的融资能力。

做市商的诱惑

事实上,作为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中坚力量,包括申银万国、西部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已经开始大肆跑马圈地,吸引他们的,莫过于新三板扩容传闻的做市商制度。

“我们的人才和项目储备早已就绪,迎接扩容乃至新的交易制度都没有任何问题。”程晓明称。

“做市商制度的核心在于券商对于公司的估值定价能力,这得是靠能力吃饭而不是靠天吃饭,不是营业部多就赚钱多。”程晓明说。

“有人说我们增发融资业务做得不好,因为我认为新三板目前对券商的要求并不在这里。”程晓明坦承,“我们主要着力点在于未来的交易、做市。在一些成熟市场,做市业务占到券商利润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程晓明预计,全国共有84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能参加首批扩容试点的园区应在15-20家。“现在很多园区对新三板的认识还不透,我觉得券商当前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向他们推介,让其中的企业参与到新三板来。”

实际上,国内实力靠前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园区,储备挂牌企业都在上百家以上。张江园区一位高管说,从2007年起,张江就开始向监管部门申请试点,但一直未能上马。

据了解,西部证券目前已经与2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形成紧密联系,其中签署了挂牌推荐协议的企业超过50家,而整个新三板市场总挂牌企业家数不过76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券商都像西部证券那样“超脱”。就在目前新三板业务普遍难做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一些券商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据申银万国证券代办股份转让总部总经理张云峰介绍,西部证券是所有参与新三板业务的券商中唯一盈利的一家,“年税前利润是300万-400万元,主要来自于增发业务。”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