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转换悬搁 300万保险营销员尴尬事(3)
欧阳晓红
2010-12-13 01:02
订阅
 1  |  2  |  3 

一位平安高管认为,代理人制可以优化但不应颠覆。他说,员工制未必就能解决销售误导的问题,相反员工制或许还会限制优秀代理人的正常流动。

“改制更不能急于求成,生搬硬套,如果强制将代理人‘转正’为正式员工,恐怕会导致行业的发展速度锐减,出现‘硬着陆’。”一位中国人寿人士解释。因为在其看来,改制可能性最大的是“员工制”这条路,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据透露,《意见》出来后,中国人寿曾向保监会阐明过自己的观点,希望监管慎重推行新政;不妨进行充分的论证。“身份不是根本,当务之急是保险公司应建设一套切实可行的营销员保障制度,分析营销队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结合中国国情予以解决?”

事实上,一些中型保险公司曾经试点过员工制,但无果而终。“小型保险公司可能没问题,但其员工本身也不稳定,可能还不及国寿与代理人签订的合同约束性强。”一位国有保险公司人士说。

据悉,目前新华人寿正在尝试“无责底薪”,即保险营销员无须完成月度指标,只要考勤合格,也能获底薪。

据上述国有保险公司人士介绍,现在的问题是,不少保险公司盲目招聘,而且新进的营销人员不是本地人,展业成本很高,话费、公交、租房等都上涨了,保险公司又不能以诚相待,新人进来后,尚未培训成熟就被推向市场去销售,而且他们面对的是更为理性的客户,受挫感很强。“反差很大,一旦受到挫折就会打退堂鼓。”他说。

一位做过调研的国有保险公司高管表示,真正做得好的营销员,并不需要归属感,像有的营销员一年保费收入四五十万,即使转员工,给科长职位,年收入也就七八万。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