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智慧地球”是个阴谋?(2)
杨阳 庞丽静
07:05
2010-05-31
订阅
 1  |  2  |  3 

撰写者担心的是,中国的工业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靠,企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等问题还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而IBM所关注的这些领域均是资源丰厚、资金充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果IBM凭借智慧地球大规模获得了这方面的项目资源,中国将会被IBM高附加值产品消耗掉大量资金资源,严重削弱中国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影响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效果。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这个领域里“IBM确信没有竞争对手可以在智慧地球的技术实现领域超越它”。尽管“智慧地球”可以带动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有带来新的技术壁垒形成的可能。因为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的核心如软件(特别是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集成电路(CPU、DSP等高端芯片)和互联网络——都一直被美国所主导,尽管中国正在奋力追赶,但差距还是很大。

国内的受益者

看起来,报告中的一些担忧并非全无道理。例如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缺乏核心专利。半导体专利国外企业占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国外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国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国外企业也占到了91%和89%。

  接下来的逻辑是:当全世界互联成一个超级系统——智慧地球时,这个系统的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如果中国在建设智慧地球过程中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那么国家风险自然将会凸显。

报告称,智慧地球的推广应用,还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安全。在信息产业特别是核心软硬件领域 (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等)将会受到严峻挑战。同时,医疗、交通、电力、银行等在内的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安全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而当广泛的物联网络使得各种风险互相交织延伸,将带来严重的、难以预料的信息安全问题——“现有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很难应对各类风险叠加后的综合风险”。

不过,一位IT行业人士认为,维系系统的安全不能依赖于供应商的善意和立场,但不能认为别人提供的系统就一定有恶意,反过来就迷信自己做的系统就一定安全。技术落后和系统缺陷导致的安全问题,跟刻意的漏洞同样严重。“真正安全的体系,即使个别系统中有漏洞,也能通过整体设计消除绝大部分安全风险。”根本上是要通过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制度手段在内的安全体系来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这是个防护体系,必须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该人士指出,智慧地球整个实施过程可以完全由实施者主导,对于最核心、最要害系统,可以实行物理上的隔离,建立一套独立封闭体系。

确保绝对的安全与及时把握机遇,永远是一对矛盾,如果要全部等到中国自己能够做的时候再做,可能“智慧地球”早就过时了,“也许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大”——如果将智慧地球的机会过多地留给国内,将可能使三部分人受益:科研院所、云计算相关公司和在搞物联网概念的企业,而一个可能的结果是,虽然IBM被排除在重点招标之外,由那些“国”字头企业中标,但最终由于技术上达不到而还要再外包给IBM。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