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力辩轮胎特保案:或采取反制裁措施(2)
在他看来,中国出口过度依赖贸易模式,而且常常有“聚集效应”,看到哪个市场好就一窝蜂地上,很容易引起当地的警惕和重视。
虽然目前中国轮胎在美国市场上的进口量排名第一,大约有1/10的中国产轮胎都会出口到美国,但中国本土制造商生产的轮胎多是集中在中低端的售后市场,而供应汽车制造商的配套市场往往只有外资轮胎厂生产的产品才能够进入。
“这些本土轮胎制造商处境十分被动,如果美国市场从此关闭了大门,这个损失将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因为在中国本土市场,这些轮胎厂商同样也只能在售后市场生存,无法进入整车配套体系。”陈文凯说。
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土轮胎的出口已下降了20%至30%,轮胎特保案无疑是雪上加霜。真实的情况是,中国轮胎企业把污染和劳资问题留在了国内,把福利拱手让给了国外,却还在国际贸易上频遭壁垒。
陈文凯认为,中国在采取反制裁解决贸易争端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改变纯粹的出口贸易方式,比如考虑在当地建厂和提升品牌并进入本土乘用车市场的配套体系。
事实上,即使不面临特保案的刁难,整顿中国轮胎行业也是迫在眉睫。虽然本土轮胎企业数量不少,但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为抢占国际市场,只好以价格战展开恶性竞争。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国本土轮胎出口价格降了近一半,这也是国外对我国提起轮胎反倾销诉讼的重要证据。
不止美国,自2005年以来,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对我国出口轮胎多次展开反倾销调查,就连土耳其、印度和秘鲁等发展中国家也采取过类似的行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我国拥有出口资质的企业太多有关,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为争饭碗常常“窝里斗”,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内耗,还容易引起当地同行的强烈不满。
“如果我们不对产业进行升级,还会不断地遭遇类似的贸易制裁。”陈文凯说。
1 | 2 |

- · 中石油第三大天然气管道开始投产 | 2009-11-26
- · 中石油完成收购哈萨克油气公司 | 2009-11-26
- · 中国贸易投资团将赴荷兰 荷兰驻华大使表示欢迎 | 2009-11-26
- · 专家称中国短期内很难实现强制减排 | 2009-11-25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5大猜想 |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