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不对赌、持股高比例 吴亚军玩转龙湖IPO(2)

订阅
2009-11-27
周亚玲

当时,龙湖的承销商也不好过。香港的大部分国际投行都忙着处理次贷危机。

“花旗负责龙湖上市项目的团队都撤了。”香港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对此花旗没有给出确认。

也在同时,楼市遭遇了最痛苦的一年,龙湖也传出资金紧张的消息。“那个时候,我们也确实不好过。”龙湖的员工说,“10月份一个月内,调整了预算,11月完成了组织结构的调整。”上市之前,龙湖一直存在着两套方案。

短时间调整预算,对于一家长期实行“IT”化管理的公司,并不难。

关键还是钱的问题。

2008年,龙湖的楼盘进行了价格上的调整。当时的降价叫“春雷行动”和“季风行动”。到了11月,龙湖实现了销售上的正增长。“我们在重庆的市场占有率还提高了一个百分点。”龙湖内部人士认为,品牌在那个时间点起了作用。

关键节点:如何处理和大钱的关系 

2008年的低潮期,一些房地产基金开始撤离原来的开发商,譬如AETOS离开了雅居乐和合景泰富。但后来的房价大逆转却拯救了整个行业,这也成为了今年那么多房地产公司能够上市的直接原因。

和所有的行业一样,投行和房地产公司的关系总是演绎“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的老话。2008年很多地产公司出让楼宇,赔偿30%的年息或割地给投行的消息不断涌现,使得两者特殊的共生关系更加地赤裸裸。

龙湖又是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呢? 

龙湖在上市准备期,一个关键人物为后来其自如应对投行奠定了基础。

2006年7月,曾任美林地产行业分析师和华润置地的财务总监的林钜昌的加盟龙湖,从整个行业的拐点到上市,林在龙湖一直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林钜昌很厉害,每个财务数据都滚瓜烂熟。一谈话,就知道是个厉害人物。整个上市,他起了很积极的作用。”了解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还说,花旗想用那笔4亿美元和龙湖做个对赌协议,但吴亚军最终没有在协议上签字,她不愿意稀释股权。

这笔巨大贷款的性质没有得到花旗的表态,但一位龙湖的内部人士表示了认可,“只是普通的银团贷款”。

2008年,很多地产公司的对赌协议得以曝光,而在2009年龙湖上市的招股书表明没有稀释股份给投行让吴亚军被资本圈人士认为“很聪明”。

浓重的“自我”意识,显示出这个女强人个性的一面。这种谨慎、独立的态度也带来了一些好处——不用被利益各方牵制。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