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普世价值很像神话(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马国川 许多人问我有没有背景?有没有人授意?”司马南坐在他家中阔大的客厅里,对记者说,“没有,背景就是我学会打字了。如果我没有学会打字,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文章。”
所谓“这样的文章”,就是最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司马南署名文章《冷看<南方周末>裸体冲锋》。司马南说,他不满意《南方周末》所宣扬的一些理念,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当他在5月23日看到《南方周末》的编辑部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后,“一夜未睡,10个小时一气呵成,完成了5000多字的文章”。
《南方周末》的这篇文章认为,四川地震后,中国执政党和政府“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只要国家以苍生为念,以国民的生命权利为本,“我们就会与世界一起走向人权、法治、民主的康庄大道”。
而在司马南看来,这样不遗余力鼓吹普世价值,既虚伪也荒唐,“普世价值也许不错,像巧克力,或咖啡,或卷烟。这玩意儿,摆着玩可以,尝尝鲜儿,也成。当饭吃,不靠谱了”。
这篇“奇文”嬉笑怒骂,充满了嘲讽和挖苦。“我写文章是明火执仗”,司马南笑着对记者说,“我憋了一股气,所以文章写得非常流畅”,“文章写出来之后,我就发到我的博客里了”。
新浪、搜狐等网站请司马南开博客,开了一年他也没写一篇文章。原因很简单,他不会打字。《冷看<南方周末>裸体冲锋》是他学会打字后写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写得用了一点心思,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能不能推一下?我以为他们会推,结果谁都不推。”司马南说。再后来,过了若干天,一个叫王小东的人在博客里转了这篇文章,有的网站又主动拿过去贴,反驳文章也出来了……
在抗震救灾中,国人团结一心,但是痛定思痛之时,价值观念的分歧与冲突再次浮出水面,而且似乎更趋激烈。于是,司马南的文章引发了网络上的一场风暴。有支持的,也有驳斥的,笔下都毫不留情。支持者欢呼,“侠士司马南出征亮剑,其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和不畏权贵、追求真理、秉承公平正义的鲜明战斗风格,风采依然”。反驳者则指责司马南“上纲上线,文章就像文革时期的大字报,运用联想,粪便全向人家头上泼,你难道又想像批海瑞罢官那样?”
所谓普世价值观,字面很清楚,本用不着争论,而且普世价值似乎也不应该有西式或非西式之分,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言论自由、诚信友爱等等,它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中国加入多个国际公约,也应视为践行普世价值的标志。普世价值不是伪科学,不需要特异功能才能理解,但为什么又陷入到这样一场吊诡之争?
而司马南的出场也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司马南与柯云路论战、与胡万林等大师们激烈缠斗的时候,《南方周末》站在了司马南的一边。许多人也正是从《南方周末》知道了司马南。
随着那些气功大师们销声匿迹,司马南不再是公众视野的焦点,尽管他依然活跃在电视等媒体。司马南坦率地说,“文章行文的时候我是有意识地凶巴巴、恶狠狠的,除了情绪状态以外,我也想通过这件事情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现在看来,他的目的基本达到,他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但是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他以这样“绝情”的方式与曾经支持过自己的媒体公开叫板?一个以反伪科学著称的“科学卫士”、“科学斗士”,为什么与一贯倡导科学精神的《南方周末》越走越远?
- 重组之觞:网通品牌价值将付之一炬? | 2008-06-16
- 营销创造价值——中国黄金开拓黄金投资和零售市场营销案例 | 2008-06-16
- 精彩案例:应用价值 简约制胜 ——方正商祺N500决胜中小企业PC市场 | 2008-06-16
- 大旗网,口碑聚合的价值 | 2008-06-14
- 司马南:普世价值很像神话 | 200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