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传媒视角】中国经济超美国

订阅
2009-08-25

【每日漫画/daily cartoon】

白宫还能撑多久?

(图片来源:卡格政治漫画网)

【热点/hot topics】

【北美洲/美国】

《纽约时报》:中国10年内将超美国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今天发表研究报告说,中国有望在未来10年内超过美国成全球最大经济体,比原来预计的时间要提前十多年。报告中说,未来10年内中国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将超过美国,而且也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国。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说:“未来10年内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将出现戏剧性变化,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而美国则需要依赖向中国出口实现经济增长。”不过,他也指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着二次探底的危险,通货膨胀也可能重新抬头。

马骏在报告中预测,中国经济将出现“W”形复苏,而不是许多经济学家预测的“U”形复苏。报告中说,导致中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可能出现新一轮衰退。

过去两周中国股市出现的大幅下跌加深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担忧。

马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通货膨胀可能重新抬头,并给政策制定者构成严峻挑战。他说,超低利率政策和经济增速过快都将给中国物价上行创造有利条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高通货膨胀的局面可能重新出现

【欧洲/英国】

《泰晤士报》:朝对韩态度转温和

朝鲜方面近日的这些举动是很罕见的,那么这些行动背后到底暗含着怎样的动机呢?推测朝鲜对韩的态度从强硬转为温和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最明显的可能是为了经济援助。朝鲜目前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另外朝鲜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制裁。目前,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对朝援助近乎中断。而李明博上台之后,更是改变了之前一直很“大方”的对朝经济援助。有分析认为,正是目前糟糕的经济状况迫使朝鲜上周派出吊唁团,实际意在争取援助。不过也有评论指出,朝鲜一直以来都面临着经济困境,为什么突然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影响朝鲜的政策了呢?

第二种可能是金正日政府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有所改变。朝鲜此前多次发射火箭、试射了核弹,金正日现在对强硬派人士已有所交代了。再者,朝鲜官方目前正在筹划金正日最小儿子金正云的继任方案,所以金正日在对外关系上或许有所松动。

第三种可能就是金正日目前采取的是一种捉摸不透的战略,让对手时刻保持防御状态。最近的一些迹象表明,韩国政府目前的确无法判断朝鲜吊唁团此行背后的真正意图,所以拒绝公开金正日所捎口信的内容。国际社会只能猜测金正日究竟在想什么,而金正日对此心知肚明。不过对于这位手中没有什么大牌的领导人而言,派吊唁团赴韩可能是他可以选择的最好的一张牌。

【亚洲/韩国】

韩联社:朝鲜暗邀美对朝特别代表博斯沃思访问

朝鲜近日向美方表示,有意邀请美国对朝政策特别代表博斯沃思访问朝鲜。

华盛顿外交消息人士24日表示,朝鲜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访朝前后,曾邀请博斯沃思和六方会谈美方代表团团长金成访问朝鲜。

美方接到朝方邀请之后,正在讨论是否由博斯沃思访朝,但尚未作出最后决定。若博斯沃思接受朝方邀请访问朝鲜,将促成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朝美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谈。

博斯沃思于去年2月底就任对朝特别代表一职后,多次向朝方表示愿意访问朝鲜。当时朝方不但表示拒绝,甚至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坚持走强硬路线。
尽管朝方希望与美国直接对话,但美国坚持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进行双边对话的立场,因此会不会接受朝方邀请,还是未知数。

《中央日报》:美国特使将于下月访问朝鲜

华盛顿高层外交灵通人士23日表示,应朝鲜方面邀请,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史蒂芬·博斯沃斯将于下月中旬访问平壤,美方六方会谈特使金成(Sung Kim)将一同前往。这被认为是贝拉克·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后朝美间的第一次围绕朝核问题进行正式协商。

该外交灵通人士说,“2月末就任以来,博斯沃斯代表多次表达了访朝意向,但是朝鲜方面一直拒绝接受,并进行了2次核试验等活动。但最近朝方的立场发生了变化,转达了邀请博斯沃斯访问的意向”,“美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下月中旬博斯沃斯代表一行的访朝事项”。美国政府认为,从近期朝方态度转向缓和这点来看,美国政府代表团非常可能与金正日国防委员长进行会谈。

该外交灵通人士还表示,“奥巴马政府主张在6方会谈的框架内进行朝美会谈,如果朝方放弃核试验并重启6方会谈的话,美方将提供朝美关系正常化等里程碑式的一揽子交易,美方将向朝方直接转达这一意向”。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