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 经观电子刊物 - 博客 - 论坛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English

岁末车荒

在过去的两周里,关于北京“新车限购令”的传言达到顶峰,由此引发的“抢车潮”开始在遍布京城的400多家汽车4S店里上演。整个京城陷入了车荒。

北京人眼中京城堵车六大原因

北京为什么这么堵,生活、工作在北京的居民心中也有自己的答案。

【图片】环堵“中秋”

9月21日是星期一,虽然有限行的影响,但是由于第二天是传统节日中秋节,从当天下午三点开始,北京的各个交通主干道就感受到了晚高峰的巨大压力。

更多 新闻
评 论
专栏
给北京添“堵”的一块“硬骨头”,是政府部门和军队用车,将责任更多归咎于普通民众私车的增多...
专栏
想要缓解交通压力,交通管理部门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是每天频繁的交通管制,还是想尽办法疏...
网友建议
·多建城市轻轨,并再降低地铁票价
·其实很困难,每年有很多外地人口涌入北京,建设赶不上人多
·怕堵车就不让大家上路?怕杀人是不是要禁止卖菜刀啊?怕舆论影响不好是不是要禁止报纸书刊的发行啊?单双号其实是不合理的。我买车了你凭什么不让我上路啊。如果禁止所有的车上路,那当然全世界都不会堵车了。只知道禁止,还不如按规律办事。让人们随便买车,到时候堵得走不动,他自然不会开车上路了,还用得着你去禁止?或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设施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
·将首都迁到济南或西安,一切迎刃而解
·首先重中之重还是提升公共交通。收得再高,边远地区上班不便,还得开车啊,实在交不起税费,大不了背离北京。北京总不可能都是高端人才吧,衣食服务让谁来搞?
调 查
治堵方案: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
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重点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编制实施《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规划》,落实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用地。
将建立开发项目与配套代建道路、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制度。
本市将对中关村、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地区、交通枢纽以及重大交通节点、堵点,开展区域性综合交通系统优化。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等常规疏堵项目和区域交通组织渠化优化、交通信号优化、增设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和安全防护设施等交通管理项目。制定...
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行协调指挥和管理系统,以全面提高对全市路网运行的调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完善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逐步提高出租汽车预约叫车比例;建立交通信...
本市将加大违法占路停车处罚力度。严格停车经营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准入、退出机制。推广使用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建设具备停车诱导、违法监...
治堵方案:中心城公交出行比例达到50% 道路 进一步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本市将规划建设核心区南北地下隧道,其中明年开工建设西二环、东二环、西山隧道等地下隧道工程。
2015年前,本市将新建、改扩建478公里高速公路。重点建设城市西北部客运通道京新高速公路、西北部货运通道110国道二期、西南部通道京昆高速公路、南部通道京台高...
本市将加快建设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400公里微循环道路,打通一批中心城的断头路,实现一批次干路、支路,畅通道路微循环系统。
治堵方案:地铁 以超常规力度加快建设
本市将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调整建设时序,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一条线路一个指挥部和市、区联动,加快推进规划实施。
1号线、5号线、八通线、13号线的信号、供电、车辆段等将实施改造。1号线、2号线、八通线、13号线加装安全门,更新1号线114辆电动客车,对1号线186辆旧车进...
治堵方案:公交 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
本市将以中心城为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规地面公交线路,完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面公交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级换乘体系,构建公...
在进出市区高峰客流集中的道路和长安街、三环路等主要道路上,有关部门合理调配低峰运力,减少低峰运营车次,提高道路、车辆的使用效率。新增新能源公共电汽车2100辆。
本市将建成四惠、宋家庄、苹果园、北苑北、望京等9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成后沙峪、温泉、北七家等5处公交中心站,西红门、天宫院等25个首末站,2处保养场和2处充电...
治堵方案:停车 停车场实施特许经营
本市将在中心城建设5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落实已规划的公共停车场用地并加快建设,将四环路以内的公共停车设施纳入交通基础设施范畴,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实行特许经营。...
本市还将建设20万个基本停车位,由城区政府负责,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加停车设施,因地制宜建设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
政府投资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实行低收费政策。随轨道交通新线同步规划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四环路外站点逐步增加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停车位达3万个...
治堵方案:绿色出行 公共自行车将达5万辆
本市启动地铁4号线、5号线和八通线公共自行车试点,先期投入200余个站点、1万辆左右自行车,方便短途出行和公交接驳。在CBD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区...
本市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和鼓励单位开行班车。逐步解决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问题,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减少上下班小客车出行。
电视电话会议和弹性工作制将被推广。市、区属各级党政机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会议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效率,减少交通出行。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错峰出行...
治堵方案:本市行政机关公务车零增长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在此基础上,在一段时期内,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
本市将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有效减少中心城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
本市将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差别化原则,进一步调整停车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