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戏剧一般,备受瞩目的电盈竞购战闪电落幕。从6月19日,电盈宣布出售核心资产,买家麦格理银行、新桥资本进行争购,神秘买家国安环球投资出现,直至7月10日香港金融家梁伯韬以92亿元购入盈科拓展在电盈的22.66%股权,电盈竞购战在人们的错愕中划上句号。
中国网通集团新闻发言人李涛表示,网通对电盈有关交易表示欢迎,并将进一步继续保持和加深与香港电讯盈科在电信领域内的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推进双方业已达成的业务合作意向。
交易完成后,梁伯韬将成为电盈的最大单一股东。梁刚于7月7日辞任花旗所有职务,李泽楷则继续持有3%的电盈股份。
投资者对此次交易是否为长线投资尚持观望态度。由于梁伯韬与李嘉诚私交甚密,因此,有分析人士称,梁伯韬为“影子买家”,而幕后真正掏腰包者是李嘉诚。
而梁伯韬对此的回应是,收购纯属商业决定,为私人的长线投资。尽管如此,人们对此次收购案仍抱有诸多疑问,例如梁如何在短时间获得多方面通过,此非梁伯韬用一句“纯粹机缘巧合”就可带过的。梁伯韬于7月13日接受了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拥有的香港新城电台的采访,他承诺,将在今年11月支付首期付款时公布其收购公司财务资助者的名字。
幕后财团
按照李泽楷的说法,这次收购属于卖方融资(vendor financing),梁伯韬收购电讯盈科的资金当中有70%(约64亿港元)是由李泽楷借出,但梁伯韬必须在18个月内还清该笔借款。
此外,梁还要面对分期付款收购支付年息6.5%的高额利息,这意味着收购电讯盈科实际需要支出97.10亿港元。
“事实上,梁伯韬从银行借贷的可能性很小,银行会认为风险性太大,因此梁有可能会寻找新的有实力的财团支持。”嘉实基金的分析师刘天君说。而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梁伯韬的角色是过渡人,即让外资竞购风波平稳过渡。“有哪些投资者卷入了这起交易,要等首期付款之后才公布”,梁伯韬称。
市场最新的传言是,香港“大佬”霍英东,也是购电盈神秘财团成员之一。对此,霍英东表示否认。不过与梁氏资金有渊源的富豪远不止于此,几乎囊括了香港财经界顶级人物,包括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信德集团主席何鸿傲及香港兴业大股东查济民。
有消息称,梁伯韬的幕后支持者为长实主席李嘉诚。“有红筹之父之称的梁伯韬近两年淡出江湖,而电盈收购案无疑是李嘉诚给梁伯韬一个新的舞台。”
对于自己的新角色,梁称,未来会全力协助电盈进军国内市场。
影子买家
有消息称,李嘉诚曾提出收购电盈,但遭李泽楷拒绝。“而实际的原因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电讯已经拥有了香港第二大固网及流动电话业务,而香港电讯业并不想看到其左右手垄断了香港固话业务。”源创未来电信咨询公司的总经理汪速说。这种情况下,由梁出面买下电盈股份,充当影子买家,同时又避免了网通集团的冲突。
事实上,从网通和李氏家族来看,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梁伯韬表示他有意长期投资电盈,但只会出任电盈的非执行董事,至于会否出任主席,则视乎董事会的决定。
52岁的梁伯韬被香港投资界视为财技高手,1993年7月,梁伯韬成功运作了“青岛啤酒”,使其成为第一只内地注册境外上市的、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的H股,赢得“红筹之父”的美誉,2004年网通上市其为保荐人。
接近梁的人士则称,在内地人脉甚广的梁的另一角色是李嘉诚的资本市场的重要参谋。“梁伯韬可能是香港投资银行业界最善于处理结构性交易的人,”巴黎百富勤证券公司的同事曾评价称。
不过,如今摆在梁伯韬面前的并非坦途。这一交易中,花旗环球金融作为梁伯韬的财务顾问出现,但并不为他提供资金支持,原因是其比外界更了解梁的财务状况。
不过,对于梁伯韬来说,这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实际上,李氏家族近几年的资本游戏都有梁的出谋划策。而此次电盈收购战先是扑朔迷离,后又闪电收场,假如这场戏剧幕后的推动者如传闻所言为李嘉诚,那梁伯韬无疑也是导演之一,而后者亦告别了赚取佣金的投行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