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寻找多拉快跑的新马车|当“利润奶牛”减产①
作者 | 沈天香编辑 | 李国政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编者按一个幽灵,业绩下降的幽灵,在合资汽车品牌中徘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合资汽车品牌一直是中外股东的“利润奶牛”,但现在,绝大多数“利润奶牛”减产了——它们销量减少、利润下降,成为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和趋势。这种变化,导致合资品牌战战兢兢
海阔千江辏,风翻大浪随。汽车出海已进入深海区,在日渐拥挤的海上赛道上,中国车企出海的盛景刚启,同时也要迎接更大的风浪。如何在激流勇进的同时,打造长期主义的全球化战略,已经是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面前的课题。
作者 | 沈天香编辑 | 李国政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编者按一个幽灵,业绩下降的幽灵,在合资汽车品牌中徘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合资汽车品牌一直是中外股东的“利润奶牛”,但现在,绝大多数“利润奶牛”减产了——它们销量减少、利润下降,成为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和趋势。这种变化,导致合资品牌战战兢兢
编译 | 杨玉科编辑 | 葛帮宁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底特律三巨头正在重新评估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和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 福特汽车高管称,在中国将转向“更精简”的模式,专注于商用车和出口。尽管通用汽车准备在中国推出一批电动汽车,但高管们对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也直言不讳。受竞争压力加剧影响,St
除了在国内抢占更多的市场,出海几乎成了“必选项”。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动力电池出海作为一个新的热点话题被广泛提及。
中国客车制造商宇通纯电动客车凭借高阶的产品实力,摘得2022年度欧洲纯电动客车的销量冠军。
文/张馨琳9月28日,比亚迪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包括汉、唐及元PLUS,并公布官方预售价格。在发布会上,比亚迪宣布元PLUS、汉、唐三款车型在欧洲的官方预售价。其中,元PLUS德国预售价格为3.8万欧元,汉和唐德国预售价格为7.2万欧元,分别约合为人民币26万元和50万元。据悉,这三款车型也将于10月在法国巴黎车展亮相上市,并开启欧洲多国交付,包括挪威、丹麦、
选择供应商,宝马注重“供应跟随生产”的原则。
“实际上很多用户已经过了尝鲜阶段,他会越来越回归理性,回归产品本身,但产品不是靠讲故事讲出来的,下一轮竞争一定会回归到产品本身的竞争和服务本身的竞争。”卢放坚定地认为,岚图将迎来真正被认可的时机。
在中国车企纷纷远赴欧洲市场的大潮中,蔚来是独特的一个,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新势力车企的代表,它的成败更是对新势力的玩法在欧洲以至于全球市场是否仍旧通用的一次验证。
在张亮看来,自主品牌燃油车在国内市场处于缺少差异化的内卷状态。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呈现引领之势,在燃油车上自主品牌其实也已基本完成了对外资品牌的追赶。
比比亚迪更早进入日本市场的电动车还有特斯拉,以及德国企业奔驰、宝马、奥迪推出的电动车,但它们发展的速度仍旧缓慢。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市场有何优势,是否能打开局面?
孙晓红在会议上举例说明,车企出海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而是要面对金融问题、成本问题等诸多不确定性。
针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远高于汽车出口整体增速的现象,李威指出,中国燃油车出海的机会也仍然很大。
编辑:丁丁4月12日,聚焦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攻略,《经济观察报》举办了“大航海时代——中国汽车出海创新论坛”,邀请多位业内重量级嘉宾,以及比亚迪、岚图汽车、蔚来汽车、宇通客车、东风乘用车、云快充、远景动力等出海创新企业,共同探讨海上之路的新突破。远景动力解决方案产品技术总监历宏飞博士在论坛中表示: 我们认为出海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从新能源发展来讲不管是需求侧还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海外竞争至
编辑:丁丁4月12日,聚焦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攻略,《经济观察报》举办了“大航海时代——中国汽车出海创新论坛”,邀请多位业内重量级嘉宾,以及比亚迪、岚图汽车、蔚来汽车、宇通客车、东风乘用车、云快充、远景动力等出海创新企业,共同探讨海上之路的新突破。云快充全球业务合伙人乔旸在论坛中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生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而云快充作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与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建立
“大航海时代——中国汽车出海创新论坛”圆满落幕。黄云亮表示:公司在海外不断打造符合宇通客车经营理念的宇通模式,帮助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突围。
编辑:丁丁4月12日,聚焦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攻略,《经济观察报》举办了“大航海时代——中国汽车出海创新论坛”,邀请多位业内重量级嘉宾,以及比亚迪、岚图汽车、蔚来汽车、宇通客车、东风乘用车、云快充、远景动力等出海创新企业,共同探讨海上之路的新突破。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罗昊先生在论坛中介绍了比亚迪集团汽车业务的出海情况。比亚迪拥有有四大主营产业,分别为汽车、电子、新能源和轨道交通。业务发展分
跟日本、韩国、德国相比,中国不能单看出口量,因为它们已经走过了贸易出口的阶段,现在只有少量产品是贸易出口,大量是在当地生产制造,而且是全产业链布局在当地生产制造。
城九歌/文在经历了二十年的蓄力和长达八年在百万辆门槛前的徘徊后,中国汽车出口在过去两年迎来高光时刻。从2020年的95.5万辆,到2021年的201.5万辆,再到2022年的340万辆,这条漂亮而又惊心动魄的飙升曲线预示着,中国汽车正迎来又一次实现国际化的机遇,一次前所未遇的机遇。这一次,中国汽车业准备好了吗?为了助力企业成为被机遇垂青的幸运儿,经济观察报于4月12日组织了“大航海时代——中国汽车
聚焦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攻略,《经济观察报》举办“中国汽车出海创新论坛”,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海上之路的新突破。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www.eeo.com.cn
地址: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园2号楼4层 | 邮编:100081 | 电话:4001560066 | 传真:86-10-885108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9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B2-20214402 京网文(2020)3373-581号
备案号:京ICP备1801989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 @2001-2022经济观察网版权所有
经济观察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