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日本(一):美味筑地
导语:日本餐厅名店众多,为了在短暂的旅程中尝到尽量多的店,我们从不做回头客。可为了可爱的“二郎神”,我们破例吃了一次“回头草”。日本美食杂志说米花有着“沼泽一般的魅力,一旦爱上就难以自拔”,果然没错。

 

筑地的寿司店几乎没有不排队的

经济观察网 曾榛/文 东京筑地市场起源于日本江户时期,占地23万平方米,每天出售水产225万余公斤,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产市场。人口占世界2.08%的日本却消费了全球15%的海产品。每天有3万余人穿梭于筑地市场,其中有进货的大厨、零售商、家庭主妇,也不乏各国游客。

蜂拥而至的外国游客,有一半是冲着闻名世界的金枪鱼竞拍去的。可凌晨5点开始的竞拍,3点就得去排队,看不看得到还得看运气,毕竟每天只有140个参观名额。参观的念头在我脑中稍纵即逝,一个吃货干嘛为了吃不着的东西折腾自己?

比竞拍、海鲜交易更吸引我的是筑地市场内那40余家美食名店。从筑地市场正门往里走十来米再左转有个叫“鱼河岸横丁”的区域,这里并排着6条又短又窄的小街,街道两旁密密麻麻排列着食材、厨具、调料等各种小店。那些名扬四海的餐厅基本集中在8号馆和6号馆两排商铺。这些餐厅虽然规模小、陈设旧,但却家家都有世代相传的美食绝技,令日本国内外客人心甘情愿冒寒风、顶烈日排队等位,少则十来分钟,多则几小时。若不早点来,早饭直接等成午饭;中午才来恐怕直接没得吃。因为这些餐厅大多凌晨四五点开张,午后一两点就关门了。过去,鱼河岸横丁是为筑地市场的工作人员和前来进货的买家提供饮食和休息的场所,可近年来却逐渐被观光客和银座附近的上班族“占领”。毕竟,来筑地干活、进货的人哪里费得起这个时间?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