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官眼中的蒋介石
导语:陈志让的抱怨几乎是困扰近代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传记写作的最大问题。而蒋氏父子传记最为独到的地方正是其独一无二的资料。为了写蒋经国传,陶涵访问了160余位与蒋经国有直接关系的人,专程去台湾三次、大陆两次,到过台北、北京、南京、宁波、溪口、奉化、南昌、赣州等地

 

by罗四鸰
相关阅读:专访陶涵:调和者蒋介石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时任美国驻台湾代表的丁大卫萌发了为他立传的念头,不过这位蒋经国基金会顾问却拒绝由基金会出钱写一本官方传记。1994年底,丁大卫赴台湾出席蒋经国基金会董事会议之余,拜访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并请余纪忠先生赞助出版蒋经国传记一事,余纪忠慨然允诺。丁大卫返美,找到了他在美国国务院长期共事的老朋友陶涵(Jay Taylor)。陶涵欣然受命,于1995年夏开始《蒋经国传》的写作。3年后,书稿完成,交哈佛大学出版社审定。哈佛大学出版社极其慎重地委托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何伟林(William Kirby)和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n Nathan)审查该书稿。两位学者给出的意见是:无论从史学或政治学的角度看,《蒋经国传》都是极其精辟之作,建议出版。陶涵的英文初稿原800多页,哈佛大学出版社认为太长,后浓缩删减为435页。2000年10月,《蒋经国传》(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式推出。
《蒋经国传》出版后,在西方学界好评如潮,哈佛大学出版社决定资助陶涵继续写《蒋介石传》。这一次,陶涵花了5年时间完成这部传记。2009年4月,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后被评为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历史类好书、吉尔伯奖2010年最佳图书。
已过古稀之年的陶涵经历很简单。1957年开始从事外交工作,1960年代初,在台中美国国务院华语学校学过两年中文,之后在台北美国大使馆做二等秘书,专门负责撰写政情报告及分析,曾任职香港美国总领事馆。1980年代初,中美建交,陶涵出任美国驻华使馆政治参赞,后担任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中国问题专家,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
坐地铁从首都华盛顿跨过波多马克河,到了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县,著名的五角大楼坐落于此。曾在许多地方住过的陶涵,最后将家安在这里。陶涵家里的仿古中式家具和中国摆设,显示出主人与中国不同寻常的关系。一间房间外挂着一块仿古门牌,写着“陶寓”二字。我与陶涵的交谈在书房中进行。
在其1961年出版的《袁世凯传(1859-1916)》中,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华裔历史学家陈志让说道:“现代意义上的传记,从来没有,至今也未能在中国出现。”陈志让抱怨,他手上的资料尽是一些没有说服力的资料碎片,明显带有偏见,甚至可能是编造的。而他所能做到最好的是“通过看穿一个人来写一段历史,而不是根据历史来写一个人”。陈志让的抱怨几乎是困扰近代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传记写作的最大问题。而蒋氏父子传记最为独到的地方正是其独一无二的资料。为了写蒋经国传,陶涵访问了160余位与蒋经国有直接关系的人,专程去台湾三次、大陆两次,到过台北、北京、南京、宁波、溪口、奉化、南昌、赣州等地。不过,最新奇的是其中莫斯科以及美国国家档案局迄今未公开的一些资料,以及陶涵运用“资讯自由法案(FOIA,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要求美国中情局、国防部、国务院等单位提供的涉及蒋经国而尚未解密的文件。英文版的蒋经国传,注释和索引就多达90页。而蒋介石传中所引用的资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注释多达2000多条。在哈佛大学出版社为《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所建的网页上,专门列出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和第一手材料便有15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对蒋介石日记的引用。
自1915年起,蒋介石便开始撰写日记,每天清晨用毛笔写,除西安事变和因病住院期间外从不间断,直到1972 年7月21日因手疾方停止,其中1915、1916、1917和1924 这四年已佚,共63册。1975年蒋介石去世,将日记留给蒋经国。1988年蒋经国辞世,又将父亲和自己的日记交给三子蒋孝勇。1996年蒋孝勇离世,两蒋日记由其妻蒋方智怡保存。2004年12月,蒋方智怡代表蒋家将这些日记暂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期限50年。这些日记运到胡佛研究院后,胡佛研究所用了300万美元对这些日记经技术处理放入恒温档案库,并用微缩胶卷进行拍摄,然后再影印出来。2006年3月,这些影印出来的蒋介石日记开始正式对外开放。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正是利用这些日记的第一本传记,书中2000多条注释,其中有420条便引自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日记内容相当丰富,除了充满了蒋介石对个人道德的自我反省外,还有大量篇幅记载了他的个人感情、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分析等。“我认为蒋介石日记是客观的资料,他告诉我们所有事,甚至是他个人的真正想法。”陶涵以“反攻大陆”为例表示,尽管蒋介石不停鼓舞、说服国人反攻大陆的希望,然而在他日记里却明白表述他的绝望,认为无法以武力反攻,此生反攻无望,或许下一代才有可能。因此在陶涵看来,不仅蒋介石日记,许多名人的日记都能提供相对公允的研究资料。
正是通过这些日记和其他新资料,以及五年的寻访和阅读,陶涵发现蒋介石是一个“高度矛盾的人”——“他是一个现代的新儒家,但也支持女权,也能接受宋美龄同性恋外甥女孔令伟公开穿男装。他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但不介意自己除了两个非婚生孙子之外,所有的孙子女全是欧亚混血儿。他没有太多领袖魅力,大体上也不为同侪所喜欢,但有时他的坚决、勇气和清廉往往也使他颇受爱戴。他是个很自我约束的人,但却具备气势凌人的个性,表面看来沉着、不苟言笑,脾气极坏,却又笑容可掬,偶尔伤感啜泣。从日记分析,他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可是,一旦面临对国家存亡、统一或他本身统治地位的威胁,他会不惜诉诸残暴手段。在日记中,他有时候会陷入偏执的怒吼,但是碰到危机又往往能够冷静分析事理。”
在陶涵笔下,一向刻板、单薄的蒋介石形象变得有血有肉,也更加丰富复杂。如1931年12月初,宋庆龄来访,向蒋介石说,如果他肯释放被捕的共产国际特务牛兰及其妻子,莫斯科可以安排遣返蒋经国。宋美龄力促蒋介石接受。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死于革命的卅多万官兵“犹亲生扶养之子”,他怎能把个人需求置于国家利益之上?1941年6月18日,蒋介石读到某西方通讯社报道德国和土耳其签署条约的译文后在日记中写下:“德之攻俄,毕不出数日矣!”并召见当时中共驻渝代表周恩来,促中共向斯大林示警。6月22日,纳粹两百万大军进攻苏联。1971年7月9日,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华,直至六天后基辛格一行离开北京,尼克松才宣布。蒋介石在其日记中写道:“以静制动,以正克邪。”史景迁在《纽约时报》对该书评价道:“透过蒋介石日记的慎选引用,陶涵成功表露了蒋介石的个人特质。陶涵拒绝一般认为这些日记不值一晒,毫无历史旨趣的想法,相反的,日记引文搭配上重大政治、军事局势的生动细述,他让我们更贴近这些还在成形的思考。因此,某种程度上,陶涵在蒋介石与他置身的世界之间建构了更具个人感性的连结。”
在《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中,陶涵引用的新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还有秦孝仪编纂的十二册《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在莫斯科发现的共产国际组织和中国共产党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的重要联系记录,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史研究室2002年发布的张学良将军的一些文件、日记和录音采访,胡佛研究院档案图书馆2003年公布的宋子文档案,1940年代后期到1975年驻中国和台湾的美国外交官的采访CD,运用“资讯自由法案”(FOIA)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档案馆获得的机密文件以及新近出版的回忆录、哈佛大学学术会议论文以及数百次采访……这些资料的运用不仅让蒋介石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让人们对许多历史事件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几乎占了全书三分之一篇幅的蒋介石与史迪威、马歇尔之间的关系。作为外交官,陶涵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引用并提及的资料让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到抗战时期和内战时期的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并提供了独特的国际背景让人重新看待那段历史。
陶涵没有回避蒋介石的几次“极端行为”。“如1947年他下令批准的‘三二八事件’,1947至1948年把数十万大军送进东北遭歼灭,以及1949年撤守台湾后头几年的大规模执刑。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人性,而且以蒋本身的目标来讲,也没有必要。”不过,在陶涵看来,蒋介石在台湾25年,“以经济和社会指标而言,他相当成功,为台湾的经济奇迹奠定了基础——这份成绩在他撒手人寰时,可谓功大于过”。陶涵记载,据二战时的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将军本人所述,蒋介石曾告诉魏德迈:“如果我至死还是独裁者,不过与其他独裁者一样与草木同朽;可是如果我成功的为民主政府建立真正稳固的根基,我会永远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家庭中。”
陶涵笔下的蒋介石是复杂的。历史中的蒋介石究竟是独裁者,还是民主社会的推手?是一位失败的军阀,还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随着新的资料出现、时间的推移,蒋介石的形象或许还会有新变化。面对难以识别的历史和今天的台湾,可谓: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

by罗四鸰

 

作者: 陶涵(Jay Taylor)
译者: 林添贵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2-8-18

相关阅读:专访陶涵:调和者蒋介石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时任美国驻台湾代表的丁大卫萌发了为他立传的念头,不过这位蒋经国基金会顾问却拒绝由基金会出钱写一本官方传记。1994年底,丁大卫赴台湾出席蒋经国基金会董事会议之余,拜访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并请余纪忠先生赞助出版蒋经国传记一事,余纪忠慨然允诺。丁大卫返美,找到了他在美国国务院长期共事的老朋友陶涵(Jay Taylor)。陶涵欣然受命,于1995年夏开始《蒋经国传》的写作。3年后,书稿完成,交哈佛大学出版社审定。哈佛大学出版社极其慎重地委托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何伟林(William Kirby)和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n Nathan)审查该书稿。两位学者给出的意见是:无论从史学或政治学的角度看,《蒋经国传》都是极其精辟之作,建议出版。陶涵的英文初稿原800多页,哈佛大学出版社认为太长,后浓缩删减为435页。2000年10月,《蒋经国传》(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式推出。

《蒋经国传》出版后,在西方学界好评如潮,哈佛大学出版社决定资助陶涵继续写《蒋介石传》。这一次,陶涵花了5年时间完成这部传记。2009年4月,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后被评为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历史类好书、吉尔伯奖2010年最佳图书。

已过古稀之年的陶涵经历很简单。1957年开始从事外交工作,1960年代初,在台中美国国务院华语学校学过两年中文,之后在台北美国大使馆做二等秘书,专门负责撰写政情报告及分析,曾任职香港美国总领事馆。1980年代初,中美建交,陶涵出任美国驻华使馆政治参赞,后担任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中国问题专家,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

坐地铁从首都华盛顿跨过波多马克河,到了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县,著名的五角大楼坐落于此。曾在许多地方住过的陶涵,最后将家安在这里。陶涵家里的仿古中式家具和中国摆设,显示出主人与中国不同寻常的关系。一间房间外挂着一块仿古门牌,写着“陶寓”二字。我与陶涵的交谈在书房中进行。

在其1961年出版的《袁世凯传(1859-1916)》中,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华裔历史学家陈志让说道:“现代意义上的传记,从来没有,至今也未能在中国出现。”陈志让抱怨,他手上的资料尽是一些没有说服力的资料碎片,明显带有偏见,甚至可能是编造的。而他所能做到最好的是“通过看穿一个人来写一段历史,而不是根据历史来写一个人”。陈志让的抱怨几乎是困扰近代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传记写作的最大问题。而蒋氏父子传记最为独到的地方正是其独一无二的资料。为了写蒋经国传,陶涵访问了160余位与蒋经国有直接关系的人,专程去台湾三次、大陆两次,到过台北、北京、南京、宁波、溪口、奉化、南昌、赣州等地。不过,最新奇的是其中莫斯科以及美国国家档案局迄今未公开的一些资料,以及陶涵运用“资讯自由法案(FOIA,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要求美国中情局、国防部、国务院等单位提供的涉及蒋经国而尚未解密的文件。英文版的蒋经国传,注释和索引就多达90页。而蒋介石传中所引用的资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注释多达2000多条。在哈佛大学出版社为《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所建的网页上,专门列出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和第一手材料便有15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对蒋介石日记的引用。

自1915年起,蒋介石便开始撰写日记,每天清晨用毛笔写,除西安事变和因病住院期间外从不间断,直到1972 年7月21日因手疾方停止,其中1915、1916、1917和1924 这四年已佚,共63册。1975年蒋介石去世,将日记留给蒋经国。1988年蒋经国辞世,又将父亲和自己的日记交给三子蒋孝勇。1996年蒋孝勇离世,两蒋日记由其妻蒋方智怡保存。2004年12月,蒋方智怡代表蒋家将这些日记暂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期限50年。这些日记运到胡佛研究院后,胡佛研究所用了300万美元对这些日记经技术处理放入恒温档案库,并用微缩胶卷进行拍摄,然后再影印出来。2006年3月,这些影印出来的蒋介石日记开始正式对外开放。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正是利用这些日记的第一本传记,书中2000多条注释,其中有420条便引自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日记内容相当丰富,除了充满了蒋介石对个人道德的自我反省外,还有大量篇幅记载了他的个人感情、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分析等。“我认为蒋介石日记是客观的资料,他告诉我们所有事,甚至是他个人的真正想法。”陶涵以“反攻大陆”为例表示,尽管蒋介石不停鼓舞、说服国人反攻大陆的希望,然而在他日记里却明白表述他的绝望,认为无法以武力反攻,此生反攻无望,或许下一代才有可能。因此在陶涵看来,不仅蒋介石日记,许多名人的日记都能提供相对公允的研究资料。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