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首相放了一颗哑弹

近藤大介2013-01-30 08:05

日本新的东南亚政策

1977年8月1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赳夫出访东南亚诸国。在最后一站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他发表了一场后来被称作“福田主义”的历史性演讲,提出了日本对“东南亚外交政策的三原则”:

一、日本不做军事大国,要为和平做出贡献;

二、日本作为真正的朋友,要与其他亚洲国家建立心心相通的互信关系;

三、以“对等合作者”的立场,努力促进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当时,刚上初中的我不懂“主义”的意思,曾询问过父亲。其时,“福田主义”在日本可谓妇孺皆知,整个亚洲都在盛赞“福田主义”。1945年以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外交始终没有走出“战后处理型外交”的阴影,简而言之,即道歉及赔款的外交。1972年与中国恢复邦交之后总算告一段落,实现最初的“理念型外交”。“福田主义”提出以后,整个东南亚(即东盟)的发展确立了以日本为主导的格局。

时隔36年,2013年1月18日,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发表了“东南亚外交新五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一、巩固和普及“自由民主、基本人权”等普世价值;

二、基于法治维护海洋权益;

三、促进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及投资;

四、尊重地区文化多样性和传统;

五、促进年轻一代的交流。

直白地说,安倍首相的主张就是:“今后日方想要继续加强日美同盟以围堵中国,希望与东盟各国合作。”其要旨与36年前的“福田主义”大为不同。

先不管其“内容”如何,它受到的“评价”也与36年前的“福田主义”大为不同。一言以蔽之,安倍首相本欲发表一场“时隔36年的历史性演讲”,提出“安倍主义”,不料却是一枚“哑弹”,没有炸响。

例如,日本的知识阶层最常读的一份报纸《日本经济新闻》(1月19日刊),对于此番“安倍主义”,不要说在头版,就是第二版、第三版也不见报道,仅在第四版辟出一小块地方刊登了这则新闻。安倍首相本打算在雅加达召开演讲大会,高调发表“安倍主义”,然而演讲大会突然宣布暂停,最后仅在与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总统会见之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这一主张。

究其原因,同一时期,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发生了日本国民的人质事件。日本的机械工程大公司,日挥株式会社的17名职员被犯罪团伙绑架了。日本是世界上最为和平的国家,17名日本同胞在异国他乡下落不明,成为全体国民关注的焦点。而此时日本的最高领导人安倍,却在东南亚忙活着什么中国包围圈,使日本民众在感情上无法接受。

事实上,安倍首相于19日早晨回国,围住他的记者们纷纷就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向首相发问,“安倍主义”早就被众人抛诸脑后了。1月,安倍首相意欲远赴华盛顿与奥巴马总统举行首脑会谈,这一“安倍外交的第一战”被奥巴马总统拒绝,可谓“不战而败”。这次“安倍外交的第二战”虽然“上场”了,然而没有丝毫反响,也不可不谓“黯然败北”。

安倍首相太忙

19日周六午前3时54分安倍首相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午前4时28分抵达首相官邸,立马听取了菅义伟官房长官的报告。之后,于6时1分在首相官邸召开了“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对策本部会议”。会后,安倍一脸憔悴返回位于东京涩谷的家。下午,安倍再次返回首相官邸商量人质事件的对策,忙到深夜。凌晨1点6分,安倍从首相到家里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更加憔悴了。

“安倍首相已经疲惫不堪了”——1月26日,安倍首相就任满一月余,然而周围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管理一个国家好比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而现在的安倍晋三首相就像在百米赛跑的冲刺阶段。”

从安倍首相某日的行程表即可窥见一二。首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10点半多回家,期间的活动密集,精确到分钟,几乎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另外,翌日早晨,首相访问了2011年东日本“3·11大地震”的受灾地宫城县。

安倍首相虽然身患“溃疡性大肠炎”这样的顽疾,每天却在重复着高强度的工作。

另外,1月28日例行国会即将开幕。因为日本的财政年度自4月起,1月底到3月底,国会将召集预算委员会以决定2013年度的预算方案,而安倍首相将会连日遭到在野党的攻击。

对于自尊心特别强的安倍首相而言,参加国会答辩压力一定很大,而大肠炎患者最忌讳的就是疲劳及压力。如果继续这么下去,令人不得不担心首相的身体不知何时就会垮掉。众所周知,13年前小渊惠三首相也是过着如此争分夺秒的生活,在4月上旬完成预算编制之际倒在了首相官邸,魂归西天。

两国首脑应会晤

安倍首相最近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中日关系。2006年9月安倍政权确立之初,当时的安倍首相在就任之后第13天就访问了中国。其时,围绕小泉纯一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中日关系陷入了“政冷经热”的时期,安倍首相访中堪称“破冰之旅”,取得了巨大成效。然而,本届政权下安倍首相意欲访美却未能成行,可谓“不战而败”,赴东南亚诸国亦“黯然败北”。既然如此,为何安倍首相不及早访问中国,实现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首脑会谈呢?

实际上,安倍首相与习近平总书记有5个方面惊人的相似:其一,生于同一时代,都是“1950年代前半期出生”的,准确地说,习总书记是年长一年零三个月的“兄长”。

其二,两人的父亲都是政治家。两人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前外相及习仲勋前副总理,都曾任高官。

其三,二人都遭遇过人生的重大挫折。安倍首相于2007年9月,罹患溃疡性大肠炎,以致事业未竟,不得不告别政坛。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文化大革命中曾有过惨痛的经历。

其四,二人都是谨慎的性格。安倍首相性格很小心翼翼,而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经常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词。

最后一个共同点是,二人都受到国内保守阶层及民众的支持,几乎同一时期当选为一国之主。政权初立,国民对新任领导人的期许都颇高,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二人都想在外交事务上有所作为。

日本公明党14年来一直同自民党保持友党关系,本届安倍政权也与自民党联合执政。1月22日,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携安倍首相亲笔书信访中,提起了中日双方搁置钓鱼岛问题。而前一周,鸠山由纪夫前首相刚刚访问了中国,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道歉。进而1月末,村山富市前首相、加藤纮一前自民党干事长也即将访中。

为了解决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多层次多方面的中日交流十分必要。福田赳夫首相发表“福田主义”之后整整一年,中日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如今我们更应该回归到“福田主义”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上去。

近藤大介

日本《周刊现代》副主编

d-kondo@kodansha.co.jp

 

日本《现代周刊》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