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调查型记者在采访中存在的问题一:立场和态度

孙芙佳2013-08-05 17:19

经济观察报2013暑期训练营C组孙芙佳

2013年3月8日,上海松江网友“@少林寺的猪1986”发布一条图文微博,显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漂浮大量死猪,随后“@上海市农委”指出3月9日打捞出死猪900多头,3月10日则达到3323头。此事一经曝光,引发了市民对水质、猪肉安全等方面的担忧。《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到达嘉兴市(死猪来源地)对“死猪事件”展开调查,并在3月23日《黄浦江死猪事件调查》中公布了调查结果。

从总体上看,这期节目在编排形式上继承了《新闻调查》一贯的风格:平静、严肃、扣人心弦,但在内容调查上却使人们产生许多疑问,归根到底是记者调查不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记者的立场

调查型记者代表媒体的立场,又称为公众的眼睛,带领公众进入新闻现场,寻求事实真相。只有公正客观的立场才能增强新闻调查的可信度。

1.权威面前的身份弱化

在政治人物面前,记者主体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报道的倾向性,如果政治对记者的控制内化为统一思想,且这种控制是持久的,那么记者会反过来对政治逐渐认同。记者王志安在采访嘉兴市畜牧局、环保局、水利局领导时,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他没有认清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代表,立场摇摆不定,话语不够尖锐、犀利,反而成了政治人物的传声筒。一方面对领导的回答深信不疑,缺少质疑精神;另一方面跳过关键问题,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如80元补偿费问题;同时面对领导“柔声细语”,气场不足,不够自信。

2.对群众话语反复证实

记者在调查中,主要采访了两类人:官员和百姓。但对两者的调查方式却不同,对于百姓的话语,记者会经过反复论证才谨慎得出结论,但政府官员的言论却轻易相信。问题在于同为事件相关人,谁的话值得相信呢?政府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在利益面前显得太单薄,不足以让受众信任。黄浦江上漂死猪的一个原因是村民随意丢弃,王志安不仅采访了村民周根荣和李金良,还采访了捞死猪的保洁员,他们异口同声承认村民有丢死猪的不良习惯。反复证实是必要的,是新闻客观性的体现,只是对官员也该如此。

(二)记者的态度

1.不合时宜的笑容

调查中记者采访了死猪贩子潘会民,从中证实了死猪源源不绝和这些猪贩被抓有“百分之一百”的关系,潘会民说村民对他们“评价很高”。整体来看,这段采访王志安温和中带着严肃,有利于走进村民内心,但当他听到猪贩有自己的生意范围时,竟然露出了笑容,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记者采访猪贩潘会民和马惠华一方面是为了证实他们和死猪漂浮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应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但与潘会民的对话中却充满了一种自豪、轻松的氛围,让人费解。而对马惠华的采访则严肃得多,最后马惠华沉重地低下头,表达了他的愧疚。

2.缺少直面官员的勇气

前面提到,对于官员的采访必须严肃,否则在气势上就输给对方,不利于造成紧张情绪,也不利于寻求事件真相。记者王志安采访蒋皓副局长时,提出了为什么江上会出现这么多死猪?这是一个多么重大、严肃的问题,但王志安问完之后,竟然微笑了一下。难道记者是在和官员协商吗?不,这是官员必须而且要真实回答的问题。相反,这位副局长表情凝重,句句斟酌,两者形成对比,记者在态度上输了气场,缺少直面官员的勇气。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要坚定立场,要自信从容冷静、沉稳、自信、从容,只要这样才能,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受众信任,维护新闻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