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洽会上巨量“投资”与政绩

2014-05-30 21:51

张延龙

5月26日,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闭幕。正如大家看到的,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完满的大会,其重要意义在于,“西洽会暨丝博会”是过去已经举办了17届的“西洽会”的升级版——提升了国际化程度,特别是突出了面向中亚国家。

会议还形成了“务实的成果”,所谓务实的成果,主要是指西部地区的城市在洽谈会上的项目推介,以及与客商签订的大量合作项目,每年西洽会进行总结,这些成果常常数以千亿计,数字惊人。

比如说,距离西安市区尚有一段距离的西安临潼区就宣布说,它在西洽会上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超过千亿。而临潼区在2013年的GDP刚刚200亿出头。

过去连续多年,“西洽会”的各项签约数字越来越大,以至于人们对数字本身都失去了敏感。最早的时候,几亿元、几十亿元都是了不得的大项目。但现在,一个普通的、甚至很多外地人都没有听过名字的小县城,都能动辄签约数百亿的投资项目合同,这已经渐渐超出了想象。

而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些地区过去的经济增速,也压根没有像他们每年在西洽会上签订的投资项目金额增长那样飞快。

当然,这尚不足以轻易判定那些成果和数字是注水的,但至少它看起来不怎么合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这要从历史谈起。“西洽会”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最早几届的“西洽会”,是以促进中西部商品贸易为主要目的,与广交会相似。当时的“西洽会”以商品展示为主,通过这些商品的集中展示、洽谈,促进了地区间的贸易。

到本世纪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西洽会”转向以投资洽谈为主,其主要目的是促成资本在中西部地区间的流动,特别是东部的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省份的加入,“西洽会”的规模越来越大。

与商品贸易相比,投资带来的资本流动,是更高层次的合作,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其他成本——比如说,通过对商品质量和价格的比较,人们很容易做出交易的决策,但对在西部地区投资一间工厂、兴建一家酒店甚至景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实地商务考察、投资分析。

这就意味着,那些动辄数百亿元的项目投资,是不太可能通过一次为期两三天的会议上实现沟通、洽谈、进而实现项目签约的。资本不可能如此轻率,这几乎是一个常识。

这样看的话,那些在镁光灯下的洽谈和签约成果,其实只是地方政府对过去一年招商成绩的一次集中展示,至于这两天的洽谈内容,其本身是否直接推动投资决策,我想,这并没有太多人去关心。

换句话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西洽会”的意义并不是能够有一个场合可以与投资者洽谈,而是有一个场合可以展示形象、展示成果、展示工作成绩——那些投资合作的成果,就是过去一年的最直接政绩,有广告的效果,对于这一点,他们的上司也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也就很明白了。那些越来越惊人的投资数字,本质上并不是严肃的商业数字,而是政绩数字。至于政绩数字有时候看起来不怎么合理,那也是很合理的。